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描写拙政园的句子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05    阅读:

描写拙政园的句子篇一
《观莲拙政园》

描写拙政园的句子篇二
《描写苏州园林的诗句》

描写苏州园林的诗句

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蒋堂《北池赋》,北池为唐宋时代苏州官府园林)

懒云仙,蓬莱深处恣高眠„„林泉爱我,我爱林泉。(吴西逸《殿前欢·懒云窝》,懒云窝为元代苏州宅园)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沧浪亭联)

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狮子林立雪堂联)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

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拙政园绣绮亭旧联)

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虎丘花雨亭联)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虎丘)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老板爱吃南边菜,都到苏州城里来

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疑珠十斛,柔香偏乳盈瓯,细剥小庭幽

东西南北桥相望,画桥三百映江城

春城三百七十桥,两岸朱楼夹柳条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夜读苏州诗,襟怀尽冰雪。

飘飘关塞云,微微河汉月。

秋兰南窗前,清香静中发。

怀我千载心,岁晚更幽绝。

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唐代诗人杜荀鹤

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宋·苏舜钦《沧浪亭》)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清·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怀云亭即今苏州北半园)

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拙政园

兰雪堂 :

兰雪堂是东部的主要厅堂,堂名取意于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诗句。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据园主王心一《归园田居》记载,兰雪堂为五楹草堂,“东西桂树为屏,其后则有山如幅,纵横皆种梅花。梅之外有竹,竹临僧舍,旦暮梵声,时从竹中来”,环境幽僻。堂前两棵白皮松苍劲古拙,墙边修竹苍翠欲滴,湖石玲珑,绿草夹径,东西院墙相连。堂坐北朝南三开间,“兰雪堂”匾额高挂 ,长窗落地,堂正中有屏门相隔,屏门南面为一幅漆雕《拙政园全景图》,屏门北面为《翠竹图》,全部采用苏州传统的漆雕工艺,屏门两边的隔扇裙板上刻有人物山水。

缀云峰

缀云峰位于兰雪堂北,山峰高耸在绿树竹荫中,山西北双峰并立,取名“联璧”。缀云峰、联壁峰为归园田居的园中景点。王心一《归园田居记》,兰雪堂前有池,“池南有峰特起,云缀树杪,名之曰缀云峰。池左两峰并峙,如掌如帆,谓之联壁峰。”两峰为明末叠石名家陈似云作品,所用湖石,玲珑细润,以元末赵松雪山水画为范本。缀云峰的形态自下而上逐渐状大,其巅尤伟,如云状,岿然独立,旁无支撑。1943年夏夜,缀云峰突然倾圮。后来,在园林专家汪星伯的指导下,重新堆成了这座高达两丈、玲珑夭矫的奇峰,如今此峰苔藓斑驳,藤蔓纷披,不乏古意。

秫香馆

秫香,指稻谷飘香,以前墙外皆为农田,丰收季节,秋风送来一阵阵稻谷的清香,令人心醉,馆亦因此得名。秫香馆为东部的主体建筑,面水隔山,为单檐歇山结构,室内宽敞明亮,长窗裙板上的黄杨木雕,共有 48幅,缘据行家考证,一部为《西厢记》,另一部为《金玉如意》。其中《西厢记》一出中,有“张生跳墙会鸳鸯”、“拷红”、“长亭送别”等场景,雕镂精细,层次丰富,栩栩如生。夕阳西下,一抹余辉洒落在秫香馆的落地长窗上。加上精致的裙板木雕,把秫香馆装点得古朴雅致,别有情趣。

涵青亭

园林建筑,以亭的变化为多。亭是一种只有屋顶而没有墙的小屋,玲珑轻巧,一般由屋顶、柱身和台基三部分组成。在园林中可点景、观景,又可供人小憩、纳凉、避雨。

拙政园不仅亭多,而且形式不一。涵青亭居于一隅,空间范围比较逼仄。但造园家以高大的白墙作底,建了一座组合式的半亭,一主二从,主亭平座挑出于水面之上,犹如水榭,两侧副亭略向后退,朝左右展开,似廊又非廊,主亭发两只戗,副亭发一只戗,整座亭子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给本来平直、单调的墙体增添了飞舞的动势。斜倚亭边美人靠小坐,天光云影水间,锦鲤遨游,荷莲轻荡。

描写拙政园的句子篇三
《拙政园的荷阅读答案》

拙政园的荷

①家乡的村前,有一口很大而水不深的荷塘。打从记事起,我们这些光着屁股的村童,每逢夏天常在荷塘边玩耍。

②我们用废纸结成了一只只小纸船放进荷塘,让风儿吹进荷叶底下,看谁结的小纸船被风吹得快吹得远。那时,荷叶的青翠、碧绿,以及荷塘的徐徐清风,好像与我们无关。因为在那个年龄阶段,我们对自然界的许多事物还没学会欣赏。确切地说,那时,我们是冲着荷塘里的水来这里玩耍的。

③我们在这里玩耍的内容可多着呢,除了结纸船以外,还脱下头上戴的小草帽用来捉荷塘里的小鱼小虾。有时,为了不被烈日晒着,我们还摘来一块块荷叶,用篾条串起来,披在身上遮挡强烈的阳光。有时我们还在荷塘边抓起一团团泥巴,捏成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小泥人,然后用来互相投掷取乐;有时,冒着火辣辣的太阳,大家一起跳进荷塘,利用荷叶做掩护,玩起水中的捉迷藏!

④也记不起多少次了,我们玩耍得兴趣正浓,不管父母怎样叫唤,照样是你唤你的,我玩我的,直到最后,父母生气了,拿着竹棍子气冲冲地赶到,我们才肯回去。

⑤光阴荏苒。后来我长大了,读书、参军,接着外出参加工作了,就再不像儿时那样到荷塘边来玩耍了。

⑥每次回去,我都重拾孩提时的那段时光,又一次次地来到荷塘,欣赏这里的自然风光。 ⑦盛夏之季节,天气较为炎热,夏雨常光顾。在雨帘中,漫步在荷塘的周边,那雨打荷叶发出一阵阵“扑扑”的响声,倒像是为我这位打道回乡的人鼓掌欢迎呢。更有映入眼帘的是雨打荷叶摇头晃脑的姿势,真像荷叶在风雨中开心得意地尽情舞蹈!

⑧夏雨过后,荷塘的景致更加迷人。那一枝枝迎风摇曳的荷叶,经过雨水的洗礼,它宛如一个个刚出浴的美人儿,打着一把把翠绿色的小伞,站立在雨水盈盈的池塘中,显得更加妩媚,更加艳丽,更加楚楚动人!更为诱人观赏的是在那朵朵硕大的荷叶上面,还盛着一瓢瓢雨水,当阵阵微风吹来,摇摇欲坠,雨水在绿叶的映衬之下,呈现出深蓝浅绿的色泽,真像一个个绿色的玉盘,盛放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圆的、晶莹剔透的珍珠玛瑙!

⑨令人最爱观赏的还数是夏夜乡间的荷塘月色。

⑩盛夏之夜,当一轮明月悬挂在天幕之上,荷塘里那挂满露珠的荷叶,在月光的照射下,泛着闪闪的银光,这时的荷塘之中,月光如泻,不时还传出一阵阵“咯咯”的蛙鸣。恰在这个时候,只要站在荷塘周边静静地欣赏,那满塘的月光,以及那琅琅的蛙鸣,何不令人如醉如痴……

5、孩提时“我”在荷塘里玩耍,除了放纸船之外,还有 、 、 等游戏。(3分)

6、有人说,第④段文章显得多余,可以删去。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并说明理由。(4分)

7、这篇散文以荷塘为线索,按顺序,先描写了童年在荷塘玩耍的情形,后描绘了家乡荷塘的 ,给我们展现了风雨荷叶、 、 三幅荷塘美景图。(4分)

8、第⑦段从哪两方面描写风雨荷叶的?画线的句子描写十分优美,请简要分析原因。(5分)

9、第⑧段写景详略得当,它重点描写的内容是什么?这样安排有怎样的意义?(3分)

10、从内容上看,这篇散文通过乡间荷塘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参考答案:

5、捉鱼虾、捏泥人投掷取乐、捉迷藏 每空1分 共3分

6、不能删。1分 因为这一段从侧面衬托了荷塘是村童的乐园,在荷塘里玩耍忘记了一切,竟然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如果删去,就不能充分反映荷塘玩耍乐趣之浓。3分(意思正确,语句通顺,即可得分)共4分

7、时间 自然风光 雨后风光 荷塘月色 每空各1分 共4分

8、从雨打荷叶的声音、姿态两方面描写风雨中的荷叶。2分(抓住要点:声音 姿态 ,语句通顺,即可得分) 这一句运用了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将雨中荷叶摇曳的姿势形象化、人格化,这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增强了生动性与感染力。3分(抓住要点,语句通顺,即可得分)共5分

9、文章重点描写的是荷叶上的水珠 1分 这样安排突出重点,充分凸显了雨后荷叶的风致优美,荷塘景致迷人。2分(抓住要点,语句通顺,即可得分)共3分

10、这篇散文热情赞美了家乡荷塘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深情留恋,抒发了热爱家乡、不忘乡情的思想情感。每要点1分,共3分。

描写拙政园的句子篇四
《观莲拙政园》

描写拙政园的句子篇五
《说明文》

风韵独具的苏州盆景

园萱

苏州盆景的发展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历史条件和文化条件。这里风物清嘉,景色旖旎,给创作盆景提供了最好的范本,苏州盆景的特色之一就是真实地表现了太湖一带的天然景色。那种疏林远山雅洁淡远的意境。又因在温带地区,水陆交通便利,可供盆景制作的植物品种极其丰富,苏州也盛产适于水石盆景制作的山石如透剔玲珑的太湖石,上等石料昆山石、钟乳石、砚石、沙积石等,为盆景制作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从吴越春秋以来,苏州一直是我国东南地区著名的历史古城,士大夫在营造既可享受城市物质生活,又可领略自然野趣的风景园林之作,觉得盆景雅俗共赏,色形并美,又取材容易,制作方便,观赏时,咫尺盆内能瞻万里天地,方寸之中可辨千寻美景,满足了他们不出门而获山林之怡的要求。于是摆弄盆景就成了苏州一带的封建士大夫的自鸣高雅的一种风气。而苏州历史上留下了大量诗文,正好成了盆景艺术家借此立意的对象,历代画家们笔下的画意,往往也是苏州盆景中刻意模仿的主题。对苏州盆景影响颇大的是明代沈石田、文征明、唐伯虎、仇十洲在当时的画坛上以崭新的画风名满天下,被后世称之为“吴门画派”。苏州盆景在此派画风的影响下,显示出独树一臶的风格,苏州近代著名盆景专家周瘦鹃先生也曾说“我们盆栽,一方面出自心裁的创作,一方面是取法手上,依照古人的名画来做,先后做成的有唐寅的《蕉石图》、沈石田的《鹤听琴图》,夏仲昭的《竹趣图》和《半窗翠图》,清王烟客的《新蒲寿石图》等”。苏州古典园林艺术成就对苏州盆景的影响也很明显,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苏州园林是苏州盆景的模本,苏州盆景是浓缩的苏州园林。

苏州盆景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树桩盆景,又称盆栽盆景,苏州盆景的特点在这类盆景中表现最为突出;另一类是山石盆景,又称山水盆景,再从中分出水石盆景与旱石盆景。好的盆景耐人寻味,具有美的意境、美的画境、美的生境,盆景的题款也与中国画的题款一样,是我国传统的民族风格,如“衡云”、“盼归”等,仅几个字,就能触亮你心灵的明灯,把景“诗”化,增加盆景艺术性和思想性,开阔美的领域。苏派盆景传统造型有顺风、垂枝、劈干、一顶、六台、三托等,以上所举各点可看出苏派盆景由取景到造型的过程。鉴赏盆景素有“一盆二景三架”之说,它的主要特点是:一是古雅。用松、竹、梅、榆、榉等树种制作的树桩盆景将自然景色缩龙成寸,往往是树木中的“寿星”,将一二十年以至上百年树龄的枯干老枝精心培育在狭小的盆中,使其高不过盆尺之势,苍古拙朴,又生机勃勃,加上配以陶都宜兴特产的紫砂盆和各式细巧的“苏做”盆架,更显古色古香。二是精巧。苏州盆景制作细腻精致,灵巧入微,宛如江南丝竹那样的委婉动人,它精在布局构思、气韵意境上,精在古拙之中,所谓“大胆落笔,小心收拾”的中国画理,在苏州盆景中的运用,既有严谨的艺术构图,又有高雅的艺术气度。三是意韵。苏州盆景是在吸收了我国传统古典园林艺术精髓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山水画、花鸟画的某些技法,独具匠心地创造,体现了“无声的诗歌、立体的画图、生命的雕塑”。苏州盆景艺术具有自然纯朴的风貌,生动活泼的形象,变幻莫测的手法,韵味隽永的情调。它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强烈地感染着人们,往往表现了原始而纯真的自然美,意欲呼唤人类热爱自然且增强人类保护、尊重自然的意识。

[阅读训练]

1.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请你阅读全文后加以概括。

2.文章说苏州盆景的发展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它的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联系选文,说说它的作用。

4.苏州盆景总的有什么特点?鉴赏苏州盆景应主要抓它的哪些特点?

明月苏州旧时桥

姜冲

五年前,结束了在苏北的生意,应朋友之邀来苏州发展。一路颠簸地乘车来到约定地点已经明月初上。电话联系,就在附近;又联系,还在附近,可就是找不到。心里有点发毛,说了地点:“你出来接我吧,我站着不动。”耳机里传来朋友的笑语:“你不就在我窗户的对面嘛!好吧,你站在桥上别动,我马上就到。”

桥!哪来的桥?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没有桥!只是两块斑驳石板搭在小溪上面,溪宽盈尺而已!两边草花摇曳,秋虫唧唧,下有溪水潺潺。

呜呼!亏他说得出来,这也叫桥!转念一想,这可不也叫桥?

五年过去了,知道苏州本就是江南水乡,河网密布,加之建城之初水巷街坊并行的格局,桥自然成就了苏州一大特色。有名有桥的就约有五百座,加上有名无桥、有桥无名的,那就更多了。

要说桥,自然首先要提到枫桥。枫桥位于阊门外古铁岭关前,横亘在古运河上,旧名“封桥”,多亏了张继,游历到此,夜泊江上,才成就了一段千古才情。南宋诗人范成大《吴郡志》中说:“枫桥自古有名,南北往来,未有不歇而题咏者”。可见枫桥一带繁盛由来已久。明代诗人高启有“画桥三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之句,诗写得不错,后来作者不知怎的被朱元璋腰斩于市,可惜了。唐寅说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大概也就在此处。

可以说,苏州有多少桥,就有多少故事,神怪的、爱情的、圣贤的……有乾隆踏过的宝带桥,如今孤寂地静卧在城东南的澹台湖中,星月交辉下诉说一段怀古幽情;有僧人苦等不得渡,一气之下数年苦行捐建的觅渡桥,这觅渡桥本叫灭渡桥,就是叫摆渡人丢了饭碗。这和尚虽有建桥一功,但也够狠的,想来也未必修成了佛;还有乐桥,不知乐从何来?查了资料,原来是叫戮桥,戮者杀也!古时这里既是集市又是刑场,后来为求吉利就取谐音成了乐桥。

还有一座叫斟酌桥的,在山塘河上。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与西施密会于此,斟酌又斟酌过后,才泛舟西湖,成了一对神仙眷侣。

还有一座名叫“金狮”的小桥也不能不提。此桥在金狮河沿北端,接道前街。日军侵占苏州,为军车出入方便,在此建单孔石桥一座,名曰濑川桥,濑川也叫濑户川,是日本濑川县一条小河的名字,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建时取现名。此段历史不知有多少苏州人知道,还愿意记得不?取名“金狮”不知是否暗合“警世”之意?抑或有“金狮镇邪”的寓意?

爱水,活得滋润;爱桥,图个豁达。这也许就是苏州人的精神特质吧。

[阅读训练]

1.找出文中作者关于自己所见到的第一座苏州的桥的描写的语句。

2.枫桥“多亏了张继,游历到此,夜泊江上,才成就了一段千古才情”具体指张继经过此处曾写下了一首千古名诗。您能把这首诗默写出来吗?

3.请用一句话概述文章第四段的主要内容。

4.除“枫桥”外,文章还着重介绍了苏州的哪几座桥?并用简洁词语概述这些桥的主要特点。

5.一座名叫“金狮”的小桥作者为什么认为不能不提呢?

6.文章最后一句“这也许就是苏州人的精神特质吧”中的“这”指代什么?

拙政园探微

柴福善

①当我臵身江南,来到苏州,才知有座拙政园,且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为全人类所共有。走进园中,发现此园竟以池水为主,40余处亭台楼阁,临水而建,树木掩映,花草摇曳,山石点缀。

②拙政园,明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所建。吴门画派领袖文徵明,亲自参与设计,并画《拙政园图》31幅,一景一图,一图一诗,后人称“有声画,无声诗,两臻其妙”。文徵明名重天下,江南园林无数,拙政园一跃跻身名园,且冠甲三吴。一架紫藤,传为文所手植,历经400余年风雨,至今枝干苍古,如虬龙盘旋,誉为“苏州三绝”之一。

③园中无山,堆土叠石人为再造。如黄石假山,峻奇刚挺,纵横拱立,大有群峰玉立之概,深得自然之趣。此山恰作了入园屏障,藏全园主景而不露,极似《红楼梦》大观园中情景。有人研究,认为大观园一些景物,就取材于拙政园。康熙年间,曹雪芹祖父曹寅出任苏州织造,雪芹少时常来苏州,并住拙政园。民国初年,苏州老者闲谈常及此事。

④兰雪堂建于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初五楹草堂,东西桂树为屏,其后有山如幅,纵横皆种梅花。不知何时,改作了三间,今非昔比。倒是堂中悬有长联:此地是归田故址,当日朋俦高会,诗画留连,犹余一树琼瑶,想见旧时月色;斯园乃吴下名区,于今花木扶疏,楼台掩映,试看万方裙屐,尽占盛世春光。怀古咏今,表达了主人超凡脱俗的情怀。远香堂,四周绕以回廊,臵玻璃落地长窗。堂边池水清澈,夏时当荷叶满池,荷花映日,清香送远。总之,亭台楼阁众多,多有典故出处,无须赘述。

⑤拙政园,建于大弘寺旧址。王献臣,祖先吴人,明弘治年间进士,后升为御史。因弹劾失职武官被诬,一贬再贬,最后自永嘉知县罢官归吴,时年四十有余,正值壮年,而老退林下,效古人拙政于种树浇园,怀才不遇,甚至满腹牢骚,无可奈何。人道王氏博学,善文辞,有古直臣风。直言敢谏,是否为政清廉呢?建拙政园历时二十年,如囊中羞涩,生活无以为继,断然修不得的。可惜苦心经营,其子一夜豪赌,将家业输尽,乃至其孙以吊丧为业。当为后世所戒。

⑥拙政园几经易主,最后为平西王吴三桂之婿所得,怎奈康熙帝“削藩”,吴举兵叛乱,婿惧而先死。拙政园遭籍没抄家,连园内楠木柱石雕龙石础,都起运北京,供大内使用。拙政园散为民居,以至分作三园。时光流逝,园事沧桑。如今三园归一,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1.第一段文字主要介绍了拙政园哪些方面的内容?

2.第②段中所说的誉为“苏州三绝”之一的事物具体是什么?

3.文中介绍《红楼梦》大观园的一些景物就取材于拙政园,这在表现文章主题上有什么作用?

4.文章哪些段落主要描写拙政园内的景物?作者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5.试概括文章第⑤段和第⑥段的主要内容。

风筝中的科学

窦光宇

古老的风筝,已经不仅仅是娱乐玩具,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风筝同样在为人类作贡献!

风筝又名纸鸢(yuān一种凶猛的鸟)、纸鹞(yào雀鹰),最早发源于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据说巧匠鲁班就曾“削竹为鹊,成而飞之”,应当说这是风筝的前身。五代时期的李邺,曾在宫中以线放纸鸢为游戏,又别出心裁地在鸢的头部安装竹笛,风入竹哨,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响声,因此得名“风筝”。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把风筝列为中华民族的重

大科学发明之一。美国华盛顿国家航空和空间博物馆中有一块说明牌上也醒目地写着:“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风筝的发明,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启示:1749年,美国一位名叫威尔逊的天文学家,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空中试验仪。他用6只风筝将天文仪器吊到700多米的高空中进行科学试验,第一次测到了大气的温度,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数据,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1752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曾用风筝挂上一只铁钥匙,在雷电交加时,把风筝送上天,引来雷电,从而证明了雷电也是一种放电现象,避雷针也由此发明。1804年,英国的乔治格雷爵士用两只风筝作机翼,研制出了一架5英尺的滑翔机。1894年,英国科学家设计了一只供战场观察的军用风筝,其作用犹如当今的卫星电视转播„„

最近,科学家提出了利用风筝发电的新方法。据估计,风筝风力发电机获得每千度电的成本仅有1.5欧元。而欧洲国家每千度电的发电成本平均为43欧元,风筝风力发电机的成本仅是后者的三十分之一。

据报道,俄罗斯物理学家在这方面作过探索。他们将50个巨大的风筝,放到空中从上至下排成一串,看上去就像一架通天的梯子。每个风筝伸展开来足有足球场那么大。而牵扯这些风筝的绳索约有6000米长,路灯杆那么粗。假如风筝所在高度的风力不足的话,人们还可以放松绳索使风筝升高。意大利科研人员计划建造发电能力在几兆千瓦范围的大型设备,并在计算机上成功地进行了模拟计算。设想的风筝发电装置,在风力作用下能够带动固定在地面的旋转木马式的转盘,转盘在磁场中旋转而产生电能。这种风筝重量轻,抵抗力超强,可升至2000米的高空。一个直径1000米的巨轮便可以提供250兆瓦的发电能力。这将是第一台发电能力和常规电站不相上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

此外,科学家还设计建造家用式的高空风力发电设备。房主可以把这样的设备安装在自家房顶上,或许还可以替代太阳能电池。这些小型风筝梯子只需100米或者200米高,就可以足够为一户人家提供几千瓦的电力。

当今,风筝在科学试验和工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更为广泛。利用风筝作海洋救生工具;利用风筝牵引船只;利用风筝传递信件;在风筝上安装无线控制照相机,进行空中摄影;在风筝上安装喷水器,喷洒悬崖上的植物„„这些应用极大地方便了人类的生活。

1.通读全文,说说风筝发电与常规电站发电相比有哪两大优势。

2.本文第四到六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第五段除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并就其中的一种说明方法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4.风筝最早发源于中国,风筝的发明成为中国人的一大骄傲。请发挥你的想象,进行一次创新之举,设想一种将风筝运用于生产、生活、科研等实践活动中的方法。(本文中提到的除外,文字要简洁)。

[参考答案]

《风韵独具的苏州盆景》 1.本文主要介绍了苏州盆景的发展条件和苏州盆景的种类以及特点。2.一是风物清嘉,景色旖旎,给创作盆景提供了最好的范本;二是在温带地区,水陆交通便利,可供盆景制作的植物品种极其丰富,苏州也盛产适于水石盆景制作的山石。3.分类别,先把苏州园林分成两大类,然后再分成小类,这样能条理清楚地把苏州园林的种类说得清楚明白。4.①自然纯朴的风貌,生动活泼的形象,变幻莫测的手法,韵味隽永的情调。

《明月苏州旧时桥》 1.两块斑驳石板搭在小溪上面,溪宽盈尺而已!两边草花摇曳,秋虫唧唧,下有溪水潺潺。 2.《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写苏州的特点桥多及桥多的原因。 4.乾隆踏过的宝带桥;僧人苦行捐建的觅渡桥;求吉利就取谐音的乐桥;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与西施密会于此的斟酌桥;暗合“警世”之意金狮桥。 5.这是日军侵占苏州时,为军车出入方便而建的单孔石桥“濑川桥”,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建时取名“金狮”, 暗合“警世”之意,意在警告世人不要忘记屈辱的历史。 6.“爱水,活得滋润;爱桥,图个豁达。”

《拙政园探微》1.所处位置、地位及其主要特点风格。 2.传说文徵明文所手植的历经400余年风雨,至今枝干苍古,如虬龙盘旋一架紫藤。 3.有力地说明拙政园风格独特,在古代就深受人们所喜爱。 4.文章第③段和第④段描写了拙政园内的景物,作者主要介绍了黄石假山、兰雪堂等景点,而对其它景点未作详细介绍。详略突出。 5.介绍拙政园建造者及其后人的情况,同时对拙政园的历史变迁作了简要介绍。

《风筝中的科学》

1.①发电成本低;②能源可再生。2.介绍如何利用风筝来发电(或:介绍利用风筝发电的一些新方法)。3.使用了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示例:打比方,如“他们将50个巨大的风筝,放到空中从上至下排成一串,看上去就像一架通天的梯子。”形象而准确地说明了风筝在空中排列的情形,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作比较,如“每个风筝伸展开来足有足球场那么大。”具体地说明了风筝伸展后的大小。举例子,如以俄罗斯和意大利的研究为例,具体说明了科学家最近提出的利用风筝发电的新方法是怎样的。4.略。提示:可从是否具有科学性、可行性方面来酌情评分。

短期气候预测:帮你“听风便知雨”

①短期气候预测,就是每天电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吧?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三五天内的气温、温度、风力等“一切尽在掌握”,大大便利了日常起居。但是,想不想在酷夏里知道这个冬天冷不冷?想不想在寒冬中预知到明年夏天发不发洪水?——那就要靠“短期气候预测”了。

描写拙政园的句子篇六
《拙政园空间结构的演变与空间句法分析》

描写拙政园的句子篇七
《《观莲拙政园》习题——第二课时》

《观莲拙政园》习题——第二课时

一、基础题

1.给下列词语注音。

娅姹( ) 拾级( )

婉娈( ) 枇杷( )

拙政园( ) 刮目相看( )

剔透玲珑( ) 淅淅沥沥( )

尝鼎一脔( ) 窥见小憩( )

2.解释下列词语。

娅姹:

婉娈:

拾级:

尝鼎一脔:

美轮美奂:

顾名思义:

二、综合题

1.作者观莲的顺序是什么样的?都有哪些景致?

2.作者在观莲过程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3.文中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所引用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4.本文的中心事件是观莲,拙政园只不过是观莲的处所,作者为什么用不少的笔墨来介绍拙政园呢?

三、提高题

本文语言有和特点?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参考答案

一、

1.yà chà shâ jí wǎn luán pí pá zhuō zhânɡ yuán ɡuā mù xiānɡ kàn tī tîu línɡ lïnɡ xī xī lì lì

chánɡ dǐnɡ yì luán kuī jiàn xiǎo qì

2.娅姹:形容娇娆多姿。

婉娈:年少美貌

拾级: 逐级登阶。

尝鼎一脔: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脔:切成块的肉。尝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

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顾名思义:顾:看;义:意义,含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

二、1.作者是从“东部新辟的大门’’进入园中的。进园后,用一句话概括出东部总体布局:有山有松,有亭有榭,有溪有桥,还有广厅。从曲廊向西行进园子的中部,这里是我们观莲的好地方。中部有远香堂,接着介绍的景致是倚玉轩、香洲、荷风四面亭。接着进入西部的别有洞天。这里的景点有十八曼陀罗花馆、三十六鸳鸯馆和留听阁。

2.作者观莲,不仅仅是观莲本身,更多的是品味莲中所蕴涵的古典诗文中的意境。作者在观莲的过程中,抒发了对莲、对古 典文化的深深喜爱之情。

3.文中多处引用诗句来描写景物,如第六自然段描写并蒂莲时引用苏州培养碗莲的专家卢彬士老先生所作长歌中的诗句“看花不易窥全面,三千莲媛总低头”;第八自然段描写鸳鸯馆的景色时引用了欧阳修咏莲词中的句子“叶有清风花有露,叶笼花罩鸳鸯侣”;第九白然段描写留听阁的景致时引用了刘禹锡的诗句“留得残荷听雨声”。作者引用这些诗句,巧妙地将眼前的景色与名人诗句的意境结合起来,使读者不仅得到感官上的享受,而且在心灵上与古人产生共鸣,获得心灵的愉悦。引用这些诗句,丰富文章内容的同时,又使作品富有文学气息,让游人在赏莲时多了几分浪漫。

4.本文的重点足观莲、赏莲、赞莲,但贯串全文的一条线索却是拙政园是个观莲的好地方。因此,作者在文中不惜笔墨来介绍拙政园。文章开头,作者将观莲过瘾这一重要使命放在扪政园这一败涂地里,为了说明能过足瘾,作者先介绍园中水的面 积之大,赏莲的景点之多和可以坐着赏莲的优势。为了说明拙政园是赏莲的好地方,作者从圆的知名度写起,“已

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然后再重点介绍它悠久的历史及人文价值,它的名字“取晋代名流潘岳‘此拙者之为政也’一句话,取名拙政园,含有发牢骚的意思”。为写观莲,作者又花费笔墨介绍拙政园的布局,然后引出莲花。文章用了三个自然段集中写拙政园,不仅为观莲提供厂优越的环境,而且以境衬莲,突出厂拙政园是观莲的好去处。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中观莲,的确能让游人过足了观莲的瘾。这些内容并非闲笔,而且有利地突出了作品的主题。

三、运用口语,亲切自然。

作者在文中,多处使用口语,读来亲切自然,毫无雕琢之感。文章开头就使用了通俗的口语,“我那小园子里的池莲缸莲都开好了,可我看了还觉得不过瘾,总要赶刊拙政园去观赏莲花,也算是欢度观莲节哩”。文中介绍观莲的景点时写道“何况,中部的堂啊,亭啊,轩啊,都是配合着莲花而命名的,因此,抽政园实在是一个观莲的好去处。”另外,“迎面”“挺大““好不容易”“凑近去看”等都是通俗的口语,读了这些,我们感觉到仿佛是在和作者拉家常。这些口语,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

描写拙政园的句子篇八
《第20课《观莲拙政园》课件(冀教版九上)》

描写拙政园的句子篇九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20 观莲拙政园课件 (新版)冀教版》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朗读手册中的经典语句
  • 2020年建军节致敬抗洪救灾英雄的句子80句
  • 抗洪救灾横幅宣传语80句
  • 有关安全教育的句子段落
  • 高温防汛标语80句
  • 抗击疫情暖心金句100例
  • 关于战胜疫情经典金句
  • 防控疫情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