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關於茶的詩句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3    阅读:

關於茶的詩句篇一
《茶、诗句》

《咏茶十二韵》 (唐·齐已·五言排律)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诗·茶》 (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对茶》 (唐·孙淑) 小阁烹香茗, 疏帘下玉沟;灯光翻出鼎, 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 亲尝散暮愁;吟诗因坐久, 月转晚妆楼。 《夏日闲居》 (唐·张籍) 多病逢迎少, 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 茶过卯时煎。 草长睛来地, 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 不觉到山边。 和韦开州盛山茶岭 (唐·张籍) 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 《尚书惠蜡面茶》 (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峡中尝茶》 (唐·郑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家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 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己,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喜园中茶生 (唐·韦应物)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茗坡 (唐·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湖州贡焙新茶 (唐·张文规)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唐·刘

言史)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新茶咏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二舅》 (唐·卢纶) 三献蓬莱始一尝,日调金鼎阅芳香。 贮之玉合才半饼,寄与阿连题数行。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溜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与亢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琴茶》 (唐·白居易) 亢亢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茶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唐·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 《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题禅院》 (唐·杜牧)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 《西陵道士茶歌》 (唐·温庭筠) 乳窦溅溅通石脉,绿尘愁草春江色。 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 仙翁白扇霜鸟翎。拂坛夜读《黄庭经》 。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 茶诗 (五代后晋·郑邀)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關於茶的詩句篇二
《经典茶类诗句大全》

经典茶类诗句大全

一、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诗·茶》(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二、《对茶》(唐·孙淑) 小阁烹香茗, 疏帘下玉沟;

灯光翻出鼎, 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 亲尝散暮愁;

吟诗因坐久, 月转晚妆楼。

三、《峡中尝茶》 (唐·郑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家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四、《夏昼偶作》(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

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余声,

山童隔竹敲茶臼。

五、《题禅院》(唐·杜牧)

觥船一棹百分空,

十岁青春不负公。

今日鬓丝禅榻畔,

茶烟轻扬落花风。

六、《西陵道士茶歌》(唐·温庭筠)乳窦溅溅通石脉,绿尘愁草春江色。

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

仙翁白扇霜鸟翎。拂坛夜读《黄庭经》。 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

七、《茶诗》 (五代后晋·郑邀)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

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八、《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唐·刘言史)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

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

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

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

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九、《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十、《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昨日东风吹枳花,

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

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

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

不羡生台白颈鸦。

十一、《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

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

一树蝉声片影斜。

十二、《酬乐天闲卧见寄》 (唐·刘禹锡) 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

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十三、《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十三、《雪中偶题》 (唐·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

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

渔人披得一蓑归。

十五、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唐·皇甫冉 ) 采茶非采芽,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借问玉孙草,何时泛宛花

十六、《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

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

照出菲菲满碗花。

十七、《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

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

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十八、《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關於茶的詩句篇三
《茶诗句》

心随流水去,身与白云闲雀舌未经三月雨,龙芽已点上时春幽借山头云雾质,香分岩面蕙兰魂瑞草抽芽分雀舌,名花采蕊结龙团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 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 圆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 呼儿爨金鼎,余馥延幽遐。 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饭,佛事薰毗耶。 咄彼蓬瀛侣,无乃贵流霞。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群余,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沏下金沙水。 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 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 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篆那知味。 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余。 木兰沾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 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 不辞缄封寄郡斋,砖井铜炉损标格。 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 可知花蕊清冷味,须是眠云跋石人。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

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山僧后檐茶数从,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楚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触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诗天。

關於茶的詩句篇四
《茶诗句文档》

关于茶的诗词经典收藏(转)

2009-07-06 13:47:27 来自: 林奇

1、茶 诗

中国的诗歌艺术宝库,其丰富多彩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茶诗,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分支,虽然在浩如烟海的中国诗歌典籍中茶诗所占比例非常小,但是在艺术成就上却美不胜收,不少篇什至今脍炙人口。

据统计,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就有七首诗写到了茶,孔夫子曾说过学诗可以多识草木之名,茶在《诗经》里,就是作为众多植物中的一种出现的。真正就茶咏茶,而不是顺带言及茶者的茶诗,始见于魏晋南北朝,全盛于唐,此后宋朝达到第二个辉煌巅峰,元明清民国以至于今,都代有佳作,茶诗总量不可胜数。

在茶诗中最著名的可能是陆羽的《六羡歌》:“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此诗甚美,不过,它也是最多被误解误读的,当代不少人在书中文中写到它,都认为是在夸西江水好。然而,用中学生分析课文的路数来解读,会发现此诗的主题其实并不是赞美西江水,而是最后落在了竟陵城上。而这样一来,它就好象与茶或用来泡茶的水没什么关系了,只不过是茶圣的诗而已。有学者考证说此诗是陆羽悼念他故乡师傅之作,我觉得这一解释还合理一些。不过,中国古诗素来讲“诗无达诂”,没有必要太较真。茶在唐宋即已普及,茶文化的繁荣是在诗文巨匠们的直接参与支持下才出现的。从李白到苏轼,很多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大诗人,都留下了茶诗作品。

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与宗教特别是佛家有不解之缘,因此茶诗中往往有禅味。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就是极好的例子:“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

助茶香?”

闲情逸趣最宜入诗白居易的《两碗茶》写得好:“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读此诗,我们发现唐朝的日常生活习惯至今仍有旺盛的生命力。

“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的苏东坡写了大量茶诗,在他的词作中也多有咏茶佳句,如“且将新火试新茶”。高产的诗人陆游茶诗也不少,他的“晴窗细乳戏分茶”是广被称引的名句。

中男茶诗是传统文化宝藏,编选古代茶诗选,也就成为近些年不少出版社的选题。据我在坊间所见,这类读本,销路都很好,因为茶诗本身是闲来消遣的极好文字,颇堪品味。套用黄庭坚的《茶词》名句,是“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自打白话诗出现后,似乎茶与诗的血脉关系一下子就断绝了。也许是我孤陋,但是确实没读到过能称得上是诗的白话茶诗,倒是相当多的现代当代诗人留下了用旧体诗写茶的佳句,比如周作人的“请到寒舍喝苦茶”,毛泽东的“饮茶粤海未能忘”等等。当代人的茶诗,可作经典来读的是赵朴初的“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斯人斯作,的确是茶禅一味的最好注解。

2、茶诗妙句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佚名)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 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詹同)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德祥) 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唐寅) 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 (文征明) 草堂幽事许谁分,石鼎茶烟隔户闻。 (浦瑾) 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孙一元) 加起炊茶灶,声闻汲井瓯。 (吴兆) 幽人采摘日当午,黄鸟流歌声正长。 (佚名) 竹灶烟轻香不变,石泉水活味逾新。 (蓝仁) 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 (潘允哲) 济入茶水行方便;悟道庵门洗俗尘。 (周杏村) 闲是闲非休要管,渴饮清泉闷煮茶。 (选自《金瓶梅》) 风流茶说合,洒是色媒人。 (选自《金瓶梅》)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 (杨万里) 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苏轼)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杜耒) 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苏轼)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 (苏轼)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文同)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 (苏轼)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陆游) 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 (陆游) 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 (陆游) 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 (陆游)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范仲淹) 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 (苏轼)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林逋) 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 (陈选) 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 (陆游)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范仲淹) 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梅尧臣) 样叠鱼鳞碎,香分雀舌鲜。 (佚名) 绿甲蝉膏泛,红丁蟹眼遮。 (佚名) 舌本芳频漱,头纲味最佳。 (佚名) 瀹泉尝玉茗,泼乳试金瓯。 (佚名) 茶甘酒美汲双井,鱼肥稻香派百泉。 (黄庭坚)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佚名) 兼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 (佚名) 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 (佚名)

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 (佚名) 心随流水去,身与风云闲。 (佚名) 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动九天风。 (黄镇成) 欲试点茶三味手,上山亲汲云间泉。 (韩奕) 入社陶公宁止洒,品泉陆子解煎茶。 (韩奕) 玉杵和云春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 (耶律楚材) 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 (张可久) 诗床竹雨凉,茶鼎松风细。 (张可久) 乘兴诗人棹,新烹学士茶。 (张可久) 媚春光草草花花,惹风声盼盼茶茶。 (张可久)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郑板桥镇江焦山吸江楼) 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一楼。 (何绍基) 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崔道融) 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葛长庚)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郑板桥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乾隆与大臣联) 竹露松凤蕉雨,茶烟琴韵书声。 (张鳌)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郑板桥) 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 (冼玉清) 试院煎茶并饮甘泉一勺水,仙潭分竹常平苦海万重波。(王师俭) 润畦舒茶甲,暧树拆花***。 (黄遵宪) 、 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延济)

白菜青盐糁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郑板桥) 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人窑。 (郑板桥) 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郑板桥) 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郑板桥)

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 (郑板桥)

關於茶的詩句篇五
《写茶的诗句》

写茶的诗句 ⊙ 清茶辞

我必须从水中穿透脉络

回到你的泥土,根系

澄静天空和高山缭绕的云雾

譬如精确到清明酉时,默诵三声奔雷 就长出一芽两叶

黑暗之中那些苏醒的茶树

无法被春寒加进注脚

香城不在海面之上

不高入云端,不耽守迷局

两个灯芯隔室相望许久

残茶已浸透线装书

⊙ 斗茶辞

把风收紧,把琴藏好

把仕途和大宋煮进一泓舒缓的山溪水

如今只要红的,白的,绿的叶

乃至发黄的毛边纸

展开一盅两件,黑眼睛里装着

香气如兰,从此楚河汉界只有骈指之隔 他们说啜甘咽苦而存天性

这一品,看见江山如画,春秋倒流

⊙ 冲茶辞

接一瓢扬子江中的水

烟霞正在入海

那个摘取蒙山顶芽或者漫过石钟乳的 传说,不比回甘之味更遥远

我有红泥小火炉与三山齐

于是我轻服薄裘,我端坐廊前

CHINA用茶籽周游世界

寻茶问道的人,一刻不停的浇水

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烧盅热罐前无我,之后没有了世界

而我独自淋盅刮沫,高冲低筛

清清淡淡,不起一点微澜

这是大同世界。

漂的和流动,感观里的战争

象一只母虎匍伏在丹霞山谷中

和平的守护神,而没有一份祭品

你不死于任何一场灾难

你的氤氲之气随时可以溅落

小小的疼痛,以便更多的祥和被安置 于大爱,这个清寂之晨绽放的安宁 去了物欲,格物致知

仍然小壶如香橼

只三杯,无余也无缺

再跟两个破烂吧……………………

⊙ 独自去偷欢

别要求台阶顺从脚步

它们是睿智的,简洁和一言不发的 除非纵火,整个夜晚空无一人

杯子还在原处旋转

喝水的人从三月里开掘隧道

他将离开大汉,到大唐去

带着离乱和独立的树,跑上台阶

这一切的发生悄无声息

木制的,铁皮,或石头构成的格局 使我看见妖人的手指

看见斑斓的时光

只是别让我看见你的眼眸

里面闪烁的陶陶然

他们说--“回忆不是幸福”

⊙ 我将与城市雕像在冬天里继续卑微下去

茂密的草丛此时已经枯萎

足迹深藏其中

--“那片叶子才是我的灵魂”

可是严冬拿走了绿色

剩下麻雀,零星阳光和词句

在城市雕像身边结了冰

他的面孔里站满了

灰尘,他的身边蹲伏着另一尊雕像 瑟瑟的包裹在破烂棉衣里

温暖的灯光隔着街道,树木,隔着层层迭迭 车来车往的高架桥,哪一处是家乡

麻雀藏进我单薄的诗篇

在这个夜晚总要倒塌些什么

雕像,或者温暖的梦

卑微得没有任何回响

--“请带走我,离开民工的身体”

關於茶的詩句篇六
《17 西湖龙井》

與茶共舞17:西湖龍井

楊惟婷

杭州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西湖自古是文人墨客留戀之處。

舉例來說,蘇東坡曾有詩句:「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美人」將西湖龍井茶葉與美人相比來形容它的清香幽麗。

西湖龍井主要是指產於大陸杭州西湖風龍井一帶的一種炒青綠茶,以「色、香、味、形」而聞名,亦流傳著「不是畫、而勝於賞畫;不是詩、而勝於吟詩」的美譽。

【起源 】

西湖龍井茶屬於一種炒青綠茶,據茶文化專家考證,大約有1500年歷史。

唐朝茶學家陸羽在《茶經》中記載有「錢塘天竺靈隱二寺產茶」,錢塘就是杭州古稱,天竺寺和靈隱寺都位於西湖的西部低矮的山丘中。

關於西湖龍井茶的來源說法很多,有一說為清朝乾隆皇帝一次南巡杭

州時,曾經在杭州西湖之獅峰山胡公廟前歇息品綴龍井茶,喝下後覺淡然無味,未料卻在片刻後,香氣瞬間瀰漫於齒頰之間,他順手摘了幾片嫩芽夾於書本中,回到北京後,乾隆皇帝忽然憶起龍井茶的獨特香氣,便下令進貢龍井茶,幾經查詢,才知它產於龍井的王氏茶園,於是把十八株種在那裏的茶樹下旨封為「御茶」,專為皇上進貢,使得龍井茶名揚天下,價值瞬間倍增,後來成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尤其在清明節之前摘取的新茶,叫做「明前龍井」,品質為最上等。

另外還有一說,古時龍井山上的荒涼村落住著一個孤苦無依的老太婆,只要是經過此處的旅客或是辛苦勞動的人們,老太婆便以經年留下的粗茶供他們解渴休歇,不論晴雨,始終如一。

在某一個風雪的冬夜,有位老頭前來茅屋避雪,看見鍋中正冒著熱氣,於是便好奇的問老婆婆鼎中燒些什麼東西,老太婆無限感慨的回答說:「我不過是個貧窮又無依的老太婆,只能為過路行人燒點粗茶解渴。」

老頭聽完竟拍手大笑說:「你並不窮啊!門前石臼內的茶渣便是寶貝,你賣給我,明天派人來抬。」那老太婆誤以為老頭要買的是石臼,於是先將臼內的茶渣倒在後院十八株茶樹上,後來那十八株茶樹因被茶渣滋潤培育,長得非常壯大,這便是龍井茶樹原始的樹種。

【產區概況】

龍井茶原產地是浙江杭州西湖龍井一帶,茶區位於三面環山的自然屏障的獨特小氣候中。

自清末民初開始,龍井茶的種植已經布滿西湖湖西、湖南各處,形成了「獅、龍、雲、虎」四個主要生產基地。 龍井茶的極品產於獅峰山。獅峰龍井香氣持久、味道鮮而甘美,是品質最佳的龍井,其中又以「獅峰明前龍井」為極品。

目前,西湖龍井在生態條件和炒制工藝上,被按產地分為「獅、龍、雲、虎」四大類:

1、「獅」為龍井村獅子峰一帶,包括以獅子峰為中心的胡公廟、龍井村、上天竺、棋盤山一帶,此處出產的西湖龍井被稱為獅峰龍井,是西湖龍井中的上品,香氣純,顏色為「糙米色」;

2、「龍」為翁家山、楊梅嶺、上下滿覺隴、白鶴峰一帶,此處出產被稱為石屋四山龍井,其中翁家山所產可以媲美獅峰龍井;

3、「雲」為雲棲、梅家塢、十里琅鐺之西、五雲山一帶,是西湖龍井產量最大的地區。此處出產被稱為梅塢龍井,色澤翠綠,外形美觀;

4、「虎」為虎跑、四眼井、赤山埠、三台山一帶,後來又包括了其他一些湖邊平地的茶園。

只有這四個地方出產的龍井茶才有資格稱為「西湖龍井」,在銷售的包裝上,會貼有原產地地理標誌,註明西湖產區,並且貼有杭州市質量監督局的二維防偽條碼,如果是明前茶,往往還會附有炒制者的姓名。

離開西湖產區的龍井茶曾經被稱為「湘湖旗槍」,現在被稱為「浙江龍井」,主要有杭州臨安、富陽、蕭山一帶的錢塘產區和紹興的越州產區等。

錢塘產區的龍井,亦被業內稱為「錢塘龍井」。

【製造方法】

要成為品質優異的西湖龍井茶,須經過一番複雜的製作工序:

一、採摘

自採摘手法開始就有堅持。由於西湖龍井的新芽較一般來的鮮嫩,所以採摘的時候不能用指甲掐斷,否則會留下永久痕迹。正確的採法是拔出嫩芽。據說,為保持其完整性,還會有技術精湛的採茶姑娘用嘴脣來採取新芽。

二、晾曬

西湖龍井在採摘後要竹篩上進行晾曬,一般需要半天左右時間,這樣可以減少茶葉中的青草味道,使水分達到炒制的要求,同時使新茶在炒制時不至於結團。

然後再對晾好的新葉進行大致分類,根據葉子的品質檔次來決定下一步炒制的鍋溫、力道等條件。

三、手工方式炒製

接著,再以手工方式炒製,包括「抖、帶、擠、甩、挺、拓、扣、抓、壓、磨」等十大手法。

而整個炒茶過程又可分青鍋、回溯、輝鍋三個階段:

1、青鍋是在15分鐘內將茶葉初步成型為扁平,茶葉被炒至七八成乾。

2、回潮是將經過了青鍋步驟的茶葉,起鍋攤平在竹篩中回潮,大約需要一個小時時間。

3、輝鍋是將回潮後的茶葉加入鍋中炒乾,使水分小於5%,並且進一步定型,大約需要20分鐘。

關於茶的詩句篇七
《2012chinesedoc》

精誠高級中學附設國中部2012親子教育成長營國文科評量

單選四十題,每題2.5分,共計100分

1.下列選項中前後詞語的同音字,何種用字錯誤?

(A)馳名中外/肌肉鬆弛 (B)坐享其成/參加座談 (C)貽笑大方/心曠神怡 (D)神情安祥/社會詳和

2.下列選項中的字音,寫成國字後,何者前後兩兩相同?

(A)令人震「ㄏㄢˋ」/不免怨「ㄏㄢˋ」 (B)「ㄐㄧㄡˋ」由自取/內「ㄐㄧㄡˋ」不已 (C)「ㄧˋ」止不住/「ㄧˋ」揚頓挫 (D)令人震「ㄓㄜˊ」/淺嘗「ㄓㄜˊ」止 3.以下何組詞語用字完全正確?

(A)望其項背/民心向背 (B)滄海一栗/糖炒粟子 (C)滿腔抱復/報負仇人 (D)望之怯步/個性膽卻

4.「□賓奪主、椿□並茂、寒□問好、擴大□染」以上□中依序應填入何字?

(A)暄、喧、萱、渲 (B)喧、萱、暄、渲 (C)萱、喧、暄、渲 (D)渲、喧、萱、暄 5.試問下列選項中,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誘人的美食廣告,總是讓人味口大開 (B)一張名信片,捎來了遠方友人的問候 (C)哥哥穿軍服的照片看起來雄糾糾、氣昂昂 (D)大家集思廣益也許可以想到好方法 ※請選出第6-10題正確的注音

6.(A)分「娩」:ㄨㄢˇ (B)收「涎」:ㄒㄧㄢˊ (C)吸「吮」:ㄩㄣˇ (D)「顴」骨:ㄏㄨㄢ

7.(A)手「腕」:ㄨㄢˋ (B)胸「脯」:ㄈㄨˇ (C)腳「踝」:ㄌㄨㄛˇ (D)「戽」斗:ㄏㄡˋ 8.(A)抽「 搐」:ㄒㄩˋ (B)「訃」聞:ㄆㄨˇ (C)哀「悼」:ㄉㄠˋ (D)賄「賂」:ㄌㄨㄛˋ

9.(A)「逮」捕:ㄉㄞˋ (B)「砧」板:ㄓㄣ (C)「皈」依:ㄈㄢˇ (D)洗「濯」:ㄉㄧˊ

10.(A)「糙」米:ㄗㄠˋ (B)通「緝」:ㄐㄧˊ (C)「涮涮」鍋:ㄕㄨㄚ (D)「鮑」魚:ㄅㄠˋ

11.「上」字的本義指「在物體的上方」,請問下列何者使用的是本義? (A)「上」街購物 (B)山「上」風景 (C)琅琅「上」口 (D)喝「上」兩杯 12.字義常會因為時間的演變而產生不同的解釋,下列解釋何者有誤?

(A)小豬出手一向很「凱」——大方 (B)仔仔近來因緋聞事件而走「紅」——出名 (C)品元最近運氣很「衰」——倒楣 (D)依琳今天的打扮很「辣」——俗氣難耐 13.「不」字的使用通常帶有負面、貶抑的意思,但下列哪一個選項並非如此? (A)不分軒輊 (B)不可救藥 (C)不自量力 (D)不恤民命

14.黑色在中國人眼中常代表黑暗、隱諱、不吉祥、見不得光,請問下列有關「黑」字的用法,何者解釋有誤?

(A)選舉在即,候選人不斷遭受「抹黑」——以不實言論詆毀名譽 (B)各種甄選秉持著公開原則,就是要避免「黑」箱作業——指與金錢掛勾 (C)大家對政府的反「黑」金政策全力支持——不當手段的官商勾結 (D)這件搶手的紀念品,「黑」市的叫價高達上萬元——非公開的拍賣市場

15.中國人經常以三、六、九代表多數,請問下列哪一個成語中的「九」並無此意? (A)九牛一毛 (B)九死一生 (C)九霄雲外 (D)九流十家 16.請選出與其他三個選項含義最不相同者:

(A)螳臂擋車 (B)蚍蜉撼樹 (C)緣木求魚 (D)夸父逐日

17.綜合以上兩段文字,所要告誡人們的是: (A)任何人都會犯錯,可以彌補修正,但不可貳過 (B)勸人不要踢到同一塊石頭 (C)醫師和建築師掩飾錯誤的方法不同 (D)強調木乃伊是世上唯一不犯錯的人

第1

18.以下哪一個選項的敘述,與上文的意旨最切合?

(A)老舊不合時宜的思想,應該被淘汰 (B)際遇要向下比,境界要向上比 (C)半杯水,可以看成「半滿」,或者是「半空」,不同的角度,產生不同的觀點 (D)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19.以下哪一句話可以與這篇短文的意思相互呼應? (A)決定問題需要智慧,執行需要耐心(荷馬) (B)水最柔弱,但持之以恆,竟滴水穿石(黃永武

) (C)打了霜的柿子才甜,因為唯有苦寒才能將那一分酸澀催化成香精和糖分(杏林子) (D)信心是又細又弱的線,

很容易拉斷,但是灰心的時候,它能將你拋上高空(威爾遜) 20.文中阿Q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了,因為:(A)阿Q偷襲閒人成功 (B)閒人是阿Q的兒子所以不須計較 (C)阿Q用自欺欺人式的精神勝利法看待此事 (D)阿Q最後反敗為勝 21.在高速公路旁,矗立著一部焦黑變形的車體,上面豎立一塊標牌,並寫了四個大字,

以使來往的駕駛起警惕之心。你認為標牌上的字應是哪四個字: (A)過目不忘 (B)車水馬龍 (C)前車之鑑 (D)標新立異

22.請問:嚴希說這段笑話的用意是什麼?

(A)衣索比亞的人因為宗教關係不吃牛肉 (B)衣索比亞處於饑荒食物嚴重短缺 (C)衣索比亞土地貧瘠根本無法養牛 (D)衣索比亞人大多吃素不喜愛吃肉

23.人力銀行廣告:「如果你不知道該往何處去,你根本從未出發。」關於這句廣告詞,下列何項敘述正確? (A)找到目標才是前進的開始 (B)目標遠大才是男子漢 (C)哀莫大於心死 (D)做事宜腳踏實地,勿好高騖遠

24.「三十歲以前的面貌,是父母給的;三十歲以後的面貌,是自己給的。」這句話給人的啟示是什麼? (A)萬般都是命,半點不由人 (B)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C)命運之權,操之在己 (D)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5.「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上文的涵義同於下列何句話? (A)讀書莫嫌晚,活到老學到老 (B)謂學不暇給者,雖暇亦不能學 (C)好讀書而不好讀書,好讀書則不好讀書 (D)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老年讀書如臺上望月

26.根據「對偶」的原則,下列詩句,何者是「白髮悲花落」的對句? (A)青雲羨鳥飛 (B)晴日照茶巾 (C)星垂平野闊 (D)客思逐楊花 27.「一成不變」之於「千變萬化」,猶如「慢條斯理」之於下列哪一個成語? (A)具體而微 (B)萬籟俱寂 (C)朝令夕改 (D)迫不及待 28.下列文句「 」中的成語,何者使用正確?

第2頁,共4頁

(A)文筆不好的他,為了繳交作文作業,經常「代人捉刀」 (B)公寓的各樓層都備有滅火器,就是要在火災未發生前「防患未然」 (C)若空談理想而不去實踐,不過是「畫龍點睛」罷了 (D)他總是過著夜夜笙歌、「枕流漱石」的生活 29.下列 「 」中的成語,何者不能以後面的詞語替換?

(A)他們兩人「往來」密切——>來往 (B)做人要顧及情義,不可太過「現實」——>實現 (C)這樣的美景,我「平生」不曾見過——>生平 (D)我已經沒有「力氣」繼續往上爬了——>氣力

30.下列文句皆與自然相關,何者描寫的是景色之美? (A)山靜而養性,水動而慰情 (B)大自然是神所寫的最偉大的一本書 (C)人即使在反抗自然的時候,也必須服從自然的法則 (D)環繞的群山似乎都在燃燒,秋天的樹木閃爍著各種繽紛的色彩

友都避之唯恐不及 (D)吳敬梓有嚴重失眠,夜半繞城消磨時間

34.根據本文內容,這則故事是在諷刺下列哪一種人?

(A)沒學問又不知變通 (B)欺善怕惡 (C)有才華卻驕傲自大 (D)貪得無厭

31.大仁參加作文比賽,題目是「論讀書」,他想由反面來論述題旨,下列何者最適合引用? (A)蘇軾:「腹有詩書氣自華」 (B)王安石:「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 (C)黃庭堅:「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言語乏味」 (D)尼采:「讀書能給我更多的憩息,引導我散步在別人的知識靈魂中」

32.下列文句「 」中的詞語,何者是「名詞」轉為「形容詞」? (A)他向商家索討保護費的行為,根本是「魚肉」鄉民 (B)江南的水鄉很「威尼斯」,讓人不禁懷疑自己身處歐洲 (C)這個企劃案是由他負責統籌並且「聯繫」各部門的 (D)人必須有理想,以及對理想的「堅持」 35.下列詩句,何者沒有提到「牧童」? (A)騎車遠遠過前村 (B)吹笛風斜格隴聞 (C)多少長安名利客 (D)機關用盡不如君

36.「吾之患在鼠,不在乎無雞。……若之何而去夫貓也?」由此可知,趙人最後的作法為何? (A)心有餘而力不足 (B)不分青紅皂白 (C)小題大作、得不償失 (D)兩害相權取其輕

33.根據本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吳敬梓雖生活窮困,卻捨不得賣掉舊書來維持生活 (B)吳敬梓雖生活窘迫,但仍然能從生活中製造歡樂 (C)吳敬梓因家道中落,故昔日好

第3

37.「愈乾淨的城市,它排汙水的系統可能愈龐大;愈見不到垃圾的地方,可能愈有一個推積如山的垃圾場。這段話的意涵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我們應當在不同的崗位上,隨時奉獻自己 (B)太陽從最昏暗的雲隙間射出,榮譽見於最平凡的習慣 (C)一個人對頑固的觀念忠誠不變,他的心靈永遠也難以自由 (D)世界上的善良勢力和邪惡勢力是同時增長的

39.若將本文投稿,最適合刊登於報紙的哪一個版面? (A)醫藥健康 (B)藝文副刊 (C)科學新知 (D)美食生活

40.下列何者最能說明這則故事的寓意?

(A)天生我材必有用,不必妄自菲薄 (B)勇於克服困境,達成自己的理想 (C)凡是量力而為,循序漸進達成目標 (D)友情能讓人克服恐懼,勇於挑戰

38.由時人前後不同的表現,可以看出一般人容易犯的毛病。若要以一句話勸勉時人,下列何者最合適?

(A)任何個人財富都不能成為個人最終的生命價值 (B)逆境是通達真理的一條道路 (C)在學術上不盲從大師 (D)人生最大的悲痛莫過於辜負青春

4頁

關於茶的詩句篇八
《经验分享(一)之三》

經驗分享(一)之三

閱讀之聲色光影舞

北市第一女中陳美桂老師

摘要:

從文字閱讀延伸,捕捉生活中的聲色光影舞,並啟發學生思維及情感的深度與向度,一直是我從事人文教育的理念。在多元閱讀的時代,紙本文字的開啟已非唯一的閱讀管道,透過音樂、繪畫、攝影、電影、舞蹈等多元藝術媒介,找到與文字「互文」的樂趣,使得美感經驗多重的架構,創造出人文藝術的真實心靈,是提升教育品質的重要工程。

多年來,我在此方向的開發與探索,有許多實驗性的作法,如:專題課程「如詵的芬芳」談張藝謀的電影《我的父親母親》與《詵經》的互文;專題課程「一千五百萬個掌聲--台灣的舞蹈世界的雲門」談小說家林懷民與舞蹈家林懷民;專題課程「詵未央歌未央」從校園民歌談詵與樂的結合;專題課程「一則關於時間的流動詵學」談侯孝賢的電影《咖啡時光》與朱天文的電影文本。專題課程「從懵懂至成長A time to live , A time to die」談侯孝賢《童年往事》電影敘式散文詵。此外,藉由推薦及帶領學生參觀市立美術館「鈞特葛拉斯詵與畫特展」以及亞洲藝術中心「墨深境遠2008高行健新作展」,了解諾貝爾文學家藝術創作的多元文化心靈;並利用台北的蓬勃藝文盛會:國際詵歌節、女性影展、城市電影節、金馬影展、新聞攝影展、雲門舞集演出……在不同藝術領域的探觸下,學生因此翻閱相關的文本。2007年台北國際詵歌節的主題為「每一種藝術的邊界都是詵」,其實我們也可以擴大為「每一種美學的邊界都可以成為閱讀」。

近年來,臺灣的教育體制已有所變革,最新的教學方案中,已上路的國中小一貫課程,將教學分為七大領域:語文(含本國語文與英文)、健康與體育、數學、社會、藝術與人文、自然與生活科技,以及綜合活動。而高中國文教學,亦將朝向多元整合的方向進行,如何結合「語文」與「藝術與人文」兩大領域,是我多年努力的目標,從「閱讀之聲色光影舞」實驗中,回應文化多元越界的現象,詴圖發覺閱讀心靈建構的可能。

前言:

以敏銳觀察著稱的美國作家艾克曼在《心靈深戲》(Deep Play)一書中,強調擺脫目的性的沉重包袱,為遊戲而遊戲的生活態度,作者自由自在地秔梭於極地探險與童年被窩之間,不僅使人臻於精神之極致狂喜,更是人類創造力的豐富源泉。

而「閱讀」,也當屬於「心靈深戲」的一種活動。

在深戲的寶貴時刻中,我們擺脫自我意識、讓時間的流動終止,只靜靜地坐在絕對的情境中,凝視著宇宙間平凡的奇蹟。我們帶著天真的期待,思索人生的形形色色及其背景。我們感受到的是對整個創造大業情感洋溢的好奇心,我們只覺得到啟示和感謝。……這種深戲的時刻並非突如其來,可能有十數種路徑引導你到那兒。(《心靈深戲》P.48)

艾克曼進一步闡釋,一般的遊戲和深戲的差別,一般的遊戲有多種形式、多種目的,但只是為遊戲而遊戲;如果遊戲成為你生命的重心,為你帶來欣喜若狂的感受,那麼它就成為「深戲」了。就如同作家王文興回答「為何寫作」時說:「我,為自己寫作,所為的純是寫作當時的充實感。寫作可以使一天中,工作的二、三小時,化為更有意味的二、三小時。」(《書和影》P.181)其實,相對於「寫作」,相信閱讀的工作亦然。

而我從年輕時開始,做為一名樂於追尋「心靈深戲」的讀者,並純粹享受當下充實的快樂,讓一天的生活中擁有「更有意味的二、三小時」,並逐步擴展,帶著中國人文「游於藝」的精神,經常秔梭在文字、聲音、色彩、畫面、影像、肢體舞動之中。誠如導演侯孝賢說:「電影要從非電影處來。」如果就此延伸下去,「閱讀,有時,也要從非閱讀處來。」從自身的經驗出發,並以多年的生活驗證,如我這樣一名讀者,隨時將「心靈深戲」的愉悅,分享給學生。於是「閱讀」所延伸的「聲色光影舞」就成為我閱讀教學或引導學生進入藝文生活的途徑了。

阿根廷作家曼古埃爾在《閱讀地圖》一書中提到,小時候的閱讀是進入書中,長大後的閱讀卻是在書外觀望,身為一名高中國文教師,且為實際的閱讀者,永遠有一種姿態:好奇、探索、仰望、且微笑,在接觸文字時如此,再擴大藝文的涉

獵時亦如此,原本是利用課程的誘發,在學生眼睛亮著的時候,跟她們分享近來的「藝文發生現場」。利用照片拍攝與ppt的媒材,讓一些人物、聲音、畫面、場景,出現在課堂中。所以我的學生常看到老師「採花釀蜜」的過程,甚至帶她們走出教室聽演講、看電影、觀表演、賞畫展,浸淫濡染,國文課超鐘點的運用,不知不覺便已達成。不時有學生傳來的簡訊:「前些時候買了王文興《書和影》、林文月《寫我的書》、李奭學《經史子集》,就是設想,看以後會不會在那樣界域裏。」、「月影幽微,落在短牆上/躡足像鄰居的白貓沿丁香枝頭行走(楊牧方才過了子夜),啊!我終於懂得『楊牧障礙』了!」這是文字的閱讀;「Dear美桂,看《黑澤明的電影充滿強悍力量和人性光輝》大陸央視紀錄片,我第一次接觸到黑澤明的電影畫面,頗為震撼,像是上了一堂完整的入門功課。看影片時,爸爸說:我小時候都是看黑澤明的電影長大的。阿璞決定,要把今天看的紀錄片所提到的電影,一一找來細品。」;「看完了楊德昌的牯嶺街,對小四的簽名被當成鬼臉那一幕印象最為深刻,總覺得他在諷刺,一個人認真地為了什麼原則努力,在外界看來卻很可笑,大概小四就是楊德昌吧,或許是對台灣悲切大喊著,你快站起來啊!終於可以把片子還給美桂,謝謝了!」、「絕對費里尼!不同凡『想』的天真!從光點走出來,整個城市變成費里尼的羅馬啊!」這是影像的閱讀;「星期五和小副及海晏去看美桂推薦的高行健水墨展覽,隱約覺得水好像攜著墨,溫柔又知止地爬行在紙上,是無聲但又充塞天地萬籟的瞬間。」這是繪畫的閱讀;「看完九歌好感動好感動,身為台灣人,有雲門,多好,有中華文化,多好!謝謝美桂老師,沒有妳,我如何能觸碰那些高尚的靈魂,感謝他們,仍願燃燒生命的熱度。」這是舞蹈的閱讀;「羅丹說:今日的愛,將成為明日的藝術。--關

於愛,及藝術,讓我靜靜地思索展覽場的這一行字--剛看完羅丹雕塑展。」這是雕塑的閱讀。拜簡訊溝通之便,與學生距離拉近,常在第一瞬間收到來自學生生活當下一種熱騰騰的情感流動,而感到意外的溫馨及美好。

身處文化創意產業的社會,是一個比過去更重視美感經驗的時代,有充分的生活體驗,跨越多元媒材的刺激,經歷豐富美感審思訓練的人,相信他的閱讀及書寫也比較容易達到不同的層次,這不是我們身為國文老師所欲培養的「新新人類」嗎?任何一顆種子,抽出了小小的芽,也許哪天會長出翠綠的葉子,而無論開花與否,它的存在——那個它被種下、被培育起來的瞬間,將會改變了周遭的土壤,改變原本的模樣。

第一節:閱讀之「聲」

文學作品總不脫離音樂,中國古代詵的起源,本與音樂歌舞分不開。古人「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及「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從古典的《詵經》男女唱和開始,到「樂府」、「宋詞」、「元曲」,中國是個傳統的詵樂民族。在高中國文教學中,除了古詵詞的吟唱、崑劇的導覽外,結合著白話詵的「現代民歌」,已傳唱多年,而我即是經歷這段民歌的成長時期。從國中時代聽著五四以來胡適〈上山〉、徐志摩的〈偶然〉之後,到民國六十四年,就讀高中的我,因學校離中山堂很近,當台大學生楊弦、胡德夫舉行了一場創作歌謠演唱會,發表以詵人余光中的數首詵作如:〈民歌手〉、〈鄉愁四韻〉、〈迴旋曲〉等所譜曲的作品,社會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熱烈反應。於是跟著「校園民歌」的風潮,閱讀余光中的《白玉苦瓜》、《蓮的聯想》,是一段美好的青春歲月,也成為文學閱讀中「詵的啟蒙」時期。大學時代伴隨簡單的吉他合弦,跟著清新的旋律,唱著美好的詵句:「我是一個民歌手,一邊唱一邊走,一個新的世界我走進……」想像著自己是名遊唱詵人,在一個芬芳如詵經的早晨,走向一個新的黎明。接著在洪健全文教基金會的支持下,楊弦以「中國現代民歌」為號召,出版了一張演唱專輯唱片,共收錄九首余光中的詵作,其後,楊弦緊接著出版第二張專輯,收錄其他詵人及自己的創作,使民歌的內容有了較多樣化的面貌。其中最動心的是一首楊牧詵作改編的〈帶你回花蓮〉:「讓我們向那山谷滑落/你是那夏天回頭的海涼/

翡翠色的一方手帕/帶著白色的花邊/手帕繡幾朵白雲/再繡六條捕魚船/你是冬季遙遠的山色/青玉的寒氣在懷裡/一群飛鳥無聲掠過/多霧水的稻草堆」,那種清新自由的風,以及年輕拓墾者那種單純執著的熱情,凝結成一粒飽滿晶瑩的詵樂果實。感謝楊弦、李泰祥,將徐志摩、余光中、楊牧、羅門、蓉子、鄭愁予、瘂弦、席慕蓉、向陽……的詵,變成可唱的歌。後來我走上講台,在教學過程中,秉持著「溫柔敦厚,詵之教」的精神,或利用班會,或利用國文課,在潛移默化中,帶領學生感染一種韻律與節奏的美,詵人的名字變成親切的文化流行,精采的名句也自然成誦:「我不願做空間的歌者,寧願是時間的石人」、「請為我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遺忘了的古老言語」、「再為我歌一曲吧,再笑一個,淒絕美絕的笑吧」、「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長期浸潤之後,套用蓉子的名句:「我流動的思想就是這樣,慢慢的變成了詵」。先熟悉歌曲旋律,再慢慢去探究「詵與樂結合」背景,利用完整的專題課程以「詵未央歌未央」為題,介紹出七十年代的政治氛圍,及尋找「唱自己的歌」的文化運動,甚至帶出兩首重要的禁歌《美麗島》及《少年中國》,並向學生所罕聞的「李雙澤、胡德夫、楊弦、楊祖珺、王津帄」致敬。

余光中說:「我在寫《白玉苦瓜》集中的作品時,很少想到,那些詵有一天會變成歌,因為在我們的這時代,詵大半是寫來『看』的,很少寫來『聽』的。青年作曲家楊弦,在看到我的詵時,卻聽到了音樂,很是令我高興。」並說:「意象與節奏,原來是詵之感性的兩個要素。節奏感與音調感可能因人而有小異,但是詵人而缺乏一隻敏感的耳朵,是不可思議的。音調之高低,節奏之舒疾,句法之長短,語氣之正反順逆,這些都是詵人必頇常加詴驗並且善為把握的。」余光中用了一個浪漫的想像說:「詵和音樂結婚,乃生歌。」以前若詵人為了歌而去寫一首詵,就有追求「流行」之嫌,但西方搖滾樂正是詵與歌的結合,即使是正宗大詵人,也寫過不少歌謠體的詵。所以余光中對於詵與音樂的結合,抱持高度的興趣與信心。

此外,詵人羅青也非常讚許李泰祥,將他著名的短章〈答案〉:「天上的星星為何/像人羣一般的擁擠呢/地上的人們呀!又為何/像星星一樣的疏遠」譜成了曲,羅青說:「李泰祥頗能把握詵中紓緩而清冷的調子,化現代社會的冥思,成幽深無奈的歌曲,一唱三嘆,緜密而清勁。齊豫的聲音,有如棉花中暗藏鋼絲,時而在棉花中隱沒,又不時在棉花中秕然拔出。短短兩句,重複再三,結尾則有餘音裊裊之致,十分動人,深獲我心。」在民歌發展中一時傳為詵壇樂壇的佳話。

詵的表達方式,藉由聲音傳播宣揚。從早期的民歌時代,大量結合「詵」與「樂」,再來就是白靈、杒十三、管管、趙天福等在耕莘文教院推廣的「詵的聲光」,立體化詵的演出。前輩詵人洛夫、瘂弦、管管、商禽多年前在誠品敦南舉辦的「詵的星期五」聚會,是個由詵人獻聲談詵的風雅小集;而警察廣播電台精心製作、

關於茶的詩句篇九
《诗句大全:关于茶的诗句》

/*短文学_300x250_内页*/var cpro_id = "u1412357";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茶在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常言道“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可见茶对我们而言是多重要。让我们带着愉悦的心情去品味茶的诗句,体验那身临其境般的奥妙。1、花沟安钓艇,蕉地着茶瓯。——《德祥》2、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陆游》3、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苏轼》4、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文征明》5、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冼玉清》6、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梅尧臣》7、呵笔难临帖,敲床且煮茶。——大须《暮雪》8、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张继《山家》9、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储光羲《吃茗粥作》10、晒药竹斋暖,捣茶松院深。——皇甫冉《寻戴处士》11、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耒《寒夜》12、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13、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李涛《春昼回文》14、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郑板桥》15、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16、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17、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张大烈《阮郎归·立夏》18、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19、正蹇驴吟影,茶烟灶冷,酒亭门闭。——吴文英《无闷·催雪》20、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21、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22、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23、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顾况《焙茶坞》24、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25、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26、只好岩花苔石上,煮茶供给赵州禅。——陶振《咏孟端溪山渔隐长卷》27、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28、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29、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30、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31、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32、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曹邺《题山居》33、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刘禹锡《尝茶》34、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 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元稹《自述》35、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成彦雄《煎茶》36、午醉醒来,红日欲平西,一碗新茶乳面肥。——王之道《南乡子(寄和潘教授元宾喜晴)》37、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郑谷《雪中偶题》38、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何人书破蒲葵扇,记着南塘移树时。——李商隐《即目》39、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40、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郑愚《茶诗》41、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钱起《与赵莒茶宴》42、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呼甚燕子莺儿!——张可久《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43、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白居易《两碗茶》44、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雨后逢行鹭,更深听远蛙。自然还往里,多是爱烟霞。——贾岛《郊居即事》45、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皮日休《茶中杂咏·煮茶》

  • ·關於閨蜜的句子(2016-01-13)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霸气志向的句子

    下一篇: 面对压力的句子

    最新成考报名

  • 朗读手册中的经典语句
  • 2020年建军节致敬抗洪救灾英雄的句子80句
  • 抗洪救灾横幅宣传语80句
  • 有关安全教育的句子段落
  • 高温防汛标语80句
  • 抗击疫情暖心金句100例
  • 关于战胜疫情经典金句
  • 防控疫情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