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沈从文诗句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7    阅读:

沈从文诗句篇一
《沈从文论徐志摩的诗》

论徐志摩的诗

沈从文

一九二三年顷,中国新文学运动,有了新的展开,结束了初期文学运动关于枝节的纷争。创作的道德问题,诗歌的分行,用字,以及所含教训问题,都得到了一时休息。凡为与过去一时代文学而战的事情,渐趋于冷静,作家与读者的兴味,转移到作品质量上面后,国内刊物风起,皆有沉默向前之势。创造社以感情的结合,作冤屈的申诉,特张一军,对由文学革命而衍化产生的文学研究会取对立姿势,《小说月报》与《创造》,乃支配了国内一般青年人文学兴味。以彻头彻尾浪漫主义倾向相号召的创造社同人,对文学研究会作猛烈攻击,在批评方面,所熟习的名字,是成仿吾。在创作方面,张资平贡献给读者的是若干恋爱故事。郁达夫用一种崭新的形式,将作品注入颓废的病的情感,嵌进每一个年青人心中后,使年青人皆感到一种同情的动摇。在诗,则有郭沫若,以英雄的、夸张情绪,华美的辞藻,写成了他的《女神》。

在北方,由胡适之陈独秀等所领导的思想与文学革命运动,呈了分歧,《向导》与《努力》,各异其趣,且因时代略呈向前跃进样子,文学运动在昨日所引起的纠纷,已得到了解决,新的文学由新的兴味所拥护,渐脱离理论,接近实际,独向新的标准努力。文学估价又因为有创造社的另一运动,提出较宽泛的要求后,注意的中心,便归到《小说月报》与《创造》月季刊方面了。另外,由于每日的刊行,以及历史原因,且所在地方又为北京,由孙伏园所主编的《晨报副刊》,其影响所及,

似较之两定期刊物为大。

这时的诗歌,在北方,刘复、俞平伯、康白情诸人还守着五四文学运动胡适之等所提出的诗歌各条件。使诗歌离开韵律离开词藻,以散文新形式为译作试验,是周作人。以小诗捕捉一个印象,说明一个观念,以小诗抒情,以小诗显出聪明睿智对于人生的解释,同时因作品中不缺少女性的优美,细腻,明慧,以及对自然的爱好,冰心女士的小诗,为人所注意,鉴赏,模仿,呈前此未有的情形。由于《小说月报》的介绍,朱自清与徐玉诺,各以较新组织较新要求写作的诗歌,也常常见到。王统照,则在其自编的《文学周刊》(附于《晨报副刊》),有他的对人生与爱,作一朦胧体念朦胧说明的诗歌。创造社除郭沫若外,有邓均吾的诗,为人所知。另外较为人注意的,是天津的文学社同人,与上海的浅草社同人,在诗歌方面,焦菊隐、林如稷,是两个不甚陌生的名字。

文学运动已告了一个结束,照着当时的要求,新的胜利是已如一般所期望,为诸人所得到了的。另一时,为海派文学所醉心的青年,已经成为新的鉴赏者与同情者了。为了新的风格新的表现,渐为年青人所习惯,由《尝试集》所引起的争论,从新的作品上再无从发生。基于新的要求,徐志摩,以他特殊风格的新诗与散文,发表于《小说月报》。同时,使散文与诗,由一个新的手段作成一种结合,也是这个人。(使诗还元朴素,为胡适。从还元的诗抽除关于成立诗的韵节,成完全如散文的作品为周作人。)使散文具诗的精灵,融化美与丑劣句子,使想象徘

徊于星光与污泥之间,同时,属于诗所专有,而又为当时新诗所缺乏的音乐韵律的流动,加入于散文内,徐志摩的试验,由新月印行之散文集《巴黎的鳞爪》,以及北新印行之《落叶》,实有惊人的成就。作者唯一创作集轮盘,其文字风格,便具一种诗的气分。文字中糅合有诗的灵魂,华丽与流畅,在中国,作者散文所达到的高点,一般作者中,是还无一个人能与并肩的。

作者在散文方面,给读者保留的印象,是华丽与奢侈的眩目。在诗歌,则加上了韵的和谐与完整。

在《志摩的诗》一集中,代表到作者作品所显示的特殊的一面,如《灰色的人生》中下面的一列诗句:

我想——我想开放我的宽阔的粗暴的嗓音,唱一支野蛮的大胆的骇人的新歌;

我想拉破我的袍服,我的整齐的袍服,露出我的胸膛,肚腹,肋骨与筋络;

我想放散我一头的长发„„

我要调谐我的嗓音,傲慢的,粗暴的,唱一阕荒唐的,摧残的,弥满的歌调;

„„„„

我一把揪住了西北风,问他要落叶的颜色,

我一把„„„„

来,我邀你到海边去,听风涛震撼太空的声调;

„„„„

来,我邀你到民间去,听衰老的,病痛的,贫苦的,残毁的,受压迫的,„„

„„和着深秋的风声与雨声——合唱“灰色的人生”!

又如《毒药》,写着那样粗犷的言语——

今天不是我的歌唱的日子,我口边涎着狞恶的微笑,不是我说笑的日子,„„

相信我,我的思想是毒恶的,因为这世界是毒恶的。

我的灵魂是黑暗的,因为太阳已经绝灭了光彩。我的声调是坟堆的夜鹃,因为„„

„„„„

在人道恶浊的涧水里流着,浮荇似的,五具残缺的尸体,他们是仁义礼智信,向着时间无尽的海澜里流去;

这海是不安静的海,„„在每个浪头的小白帽上分明的写着人欲与

兽性。

到处是奸淫的现象:贪心搂抱着正义,猜忌逼迫着同情,懦怯狎亵着勇敢,肉欲侮弄着恋爱,暴力侵凌着人道,黑暗践踏着光明;

„„„„

一种奢侈的想象,挖掘出心的深处的苦闷,一种恣纵的、热情的,力的奔驰,作者的诗,最先与读者的友谊,是成立于这样篇章中的。这些诗并不完全说明到作者诗歌成就的高点。这类诗只显示作者的一面,是青年的血,如何为百事所燃烧。不安定的灵魂,在寻觅中,追究中,失望中,如何起着吓人的翻腾。爱情,道德,人生,各样名词以及属于这类名词的虚伪与实质,为初入世的眼所见到,为初入世的灵魂所感触,如何使作者激动。作者这类诗,只说明了一个现象,便是新的一切,使诗人如何惊讶愤怒的姿态。与这诗同类的还有一首,《白旗》,那激动的热情,疯狂的叫号,略与前者不同。这里若以一个诗的最高目的,是“以温柔悦耳的音节,优美繁丽的文字,作为真理的启示与爱情的低诉”,作者这类诗,并不是完全无疵的好诗。另外有一个《无题》,则由苦闷昏瞀回复了清明的理性,如暴风雨的过去,太空明朗的月色,虫声与水声的合奏,以一种勇敢的说明,作为鞭策与鼓励,使自己向那最高峰走去。这里最高峰,作者所指的意义,是应当从第二个集子找寻那说明的。凡是《志摩的诗》一集中,所表现作者的欲望焦躁,以及意识的恐怖,畏葸,苦痛,在作者次一集中,有说明那“跋涉的酬劳”自白

沈从文诗句篇二
《致沈从文诗》

致沈从文

听涛山的鲜花为谁开放? 沱江水的号子为谁歌唱? 鲜花开放是献给一位大师, 江水歌唱是铭记文豪华章。

他从边城出发走向世界之邦: 一步一个脚印,踏遍了山山水水, 一笔一段乐章,奏起了人生理想。 乡土之恋呵,是大师的终身美德, 亦人亦文都印上故乡的山水风光。 而今,他乘着仙鹤又魂归故里, 凤凰也展翅起舞来为他壮行护航。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 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富有哲理的天下名句,

毅然镶嵌在大师的五彩屋上。

我捧上听涛山的一束鲜花, 站在墓地巨大的五彩石旁。

深深地,向大师深深地鞠躬啊, 默默地,献上后来人的虔诚仰望。

沈从文诗句篇三
《沈从文新诗理论述评》

沈从文诗句篇四
《谈沈从文原生态诗歌》

沈从文诗句篇五
《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信中优美的句子

沈从文给张兆和著名语句

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你不会像帝皇,一个月亮可不是这样的,一个月亮不拘听到任何人赞美,不拘这赞美如何不得体,如何不恰当,它不拒绝这些从心中涌出的呐喊,你是我的月亮,你能听一个并不十分聪明的人,用各样声音,各样言语,向你说出各样的感想,而这感想却因为你的存在,如一个光明,照耀到我的生活里而起的

我求你,以后许可我做我要做的事,凡是我向你说什么时,你都能当我是一个比较愚蠢而还不讨厌的人„

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我想到这些,我十分忧郁了。生命都是太薄脆的一种东西,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用对自然倾心的眼,反观人生,使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珍,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

任何一个作品上,以及任何一个世界名作作者的传记上,最动人的一张,总是那人与人纠纷藤葛的一章。许多诗是专为这点热情的指使而写出的,许多动人的诗,所写的就是这些事,我们能欣赏到那东西,为那些东西而感动,却照例轻视到自己,以及别人因受自己所影响而发生的传奇的行为,这个事好像不大公平。因为这理由,天将不允许你常是小孩子。“自然”使苹果由青而黄,也一定使你在适当的

时间上,转变成一个“大人”

望到北平高空明蓝的天,使人只想下跪,你给我的影响恰如这天空,距离得那么远,我日里望着,晚上做梦,总梦到生着翅膀,向上飞举。向上飞去,便看到许多星子,都成为你的眼睛了。

三三,我今天离开你一个礼拜了。日子在旅行人看来真不快,因为这一礼拜来,我不为车子所苦,不为寒冷所苦,不为饮食马虎所苦,可是想你可太苦了。

三三,我现在方知道分离可不是年青人的好玩艺儿。你只瞧,如今还只是四分之一的别离,已经当不住了,还有廿天,这廿天怎么办?!

我以为我是个受得了寂寞的人,现在方明白我们自从在一处后,我就变成一个不能够同你离开的人了„„三三,想起你我就忍受不了目前的一切了。

三三,我现在还想起许多次得罪你的地方,我的眼睛是湿的,模糊了的。我觉得很对不起你。我的人,倘若这世界我在你身边,你会明白我如何爱你!想起你种种好处,我自己便软弱了。我先前不是说过吗:“你生了我的气时,我便特别知道我如何爱你。”现在你并不生我的气,现在你一定也正想着远远的一个人。我眼泪湿湿的想着你一切的过去!

三三,我想起你中公时的一切,我记起我当年的梦,但我料不到的是三三会那么爱我!让我们两个永远那么要好吧。我回来时,再不会使你生气面壁了。我在船上学得了反省,认清楚了自己种种的错处。

只有你,方那么懂我并且原谅我。

我有了你,我相信这一生还会写得出许多更好的文章!有了爱,有了幸福,分给别人些爱与幸福,便自然而然会写得出好文章的。对于这些文章我不觉得骄傲,因为等于全是你的。没有你,也就没有这些文章了。

有了你在我心上,我不拘做什么皆不吓怕了。你还料不到你给了我多少力气和多少勇气。同时你这个人也还不很知道我如何爱你的。想到这里我有点小小不平。

三三,想起我们那么好,我真得轻轻的叹息,我幸福得很,有了你,我什么都不缺少了。

我只是欢喜为你写信,我真是这样一个没出息的人„„ 我真想凡是有人问到你,就答复他们“在口袋里!”

我心中尽喊着你,有上万句话,有无数的字眼儿,一大堆微笑,一大堆吻,皆为你而储蓄在心上!我到家中见到一切人时,我一定因为想念着你,问答之间将有些痴话使人不能理解。也许别人问我:“你在北平好!”我会说:“我的三三脸黑黑的,所以北平也很好!”

沈从文诗句篇六
《时间_沈从文》

沈从文诗句篇七
《沈从文的新诗评论》

沈从文的新诗评论

摘要:沈从文不但是优秀的小说家和散文家,而且还是一位出色的诗歌评论家。沈从文对诗歌的功能、新诗创作、新诗人的风格以及诗歌接受等问题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沈从文的新诗评论,底蕴深厚,情趣横生,诗意盎然,与东方式艺术思维传统颇为暗合。

关键词:沈从文;新诗评论;东方式艺术思维

在20世纪中国新文学史上,沈从文是以充满着人性美抒写的小说、散文创作而闻名的,这是大众眼里的作家沈从文形象。实际上,沈从文对新诗创作也极为关注,写作过不少有分量的诗歌评论。本文拟对沈从文的新诗评论做出简要评述。

一、论诗歌功能。沈从文对诗歌的功能颇为关注。针对“五四”初期诗坛诗的概念仅仅局限于“单纯”与“糊涂”的流弊,沈从文曾提出过异议,但却对闻一多《死水》集中那些“理知的静观的诗”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沈从文期盼,在将来的某一时节,读者的诗歌阅读兴味有所转向,将诗当作“人生与自然的另一解释”,使诗产生“给读者学成安详的领会人生”的效用,以“诗所启示于人的智慧与性灵”为真正价值。沈从文借评论他人作品之机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功能的基本理解:解释自然、领会人生、开启心智,其中主要涉及到的是诗歌的认识作用、思想启迪作用。在该文结尾部分,沈从文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诗学理念:“一首诗,告我们不是一个故事,一点感想,应当是一片霞,一园花,有各样的颜色与姿态,具各样香味,作各种变化,是那么细碎又是那么整个的美,欣赏它,使我们从它他那超人力的完全中低首,为那超拔技巧而倾心,为那由于诗人手艺熟练而赞叹。”①审美愉悦功能诗歌最为核心的功能,在中国现代诗论家中,沈从文的以上论述算是最为传神的。在诗歌接受活动中,接受主体通过对诗歌提供的意象世界的欣赏、玩味,能发现其中丰富多彩的美的形态,激发出内心的情感波澜,体验到作品所函涉的种种人生情趣和审美意蕴,有时还可以领悟到社会、历史、宇宙的无限和永恒,从而获得美感。由此可见,沈从文关于诗歌功能的见解是独特的,也是深刻的。

二、论新诗创作。新诗创作是沈从文诗论的重心所在。就创作主体来说,沈从文认为,在人格方面,他们与平常大众是平等的,故其创作心态也应该是平和的:“他不高傲,但也并不卑微。他不必十分时髦,但也不必十分顽固。诗人不必是圣人,但他不一定就是无赖。„„一个诗人他其所以伟大不同平常人处,不应当是他生活一面的离奇。却应是他作品所表现的完美。”②创作主体应以作品的完美来说话,而不是一味地讲究生活的离奇和标新立异。卞之琳的《群鸦集》(因故未出版)正是由于风格的“平淡朴实”而深受沈从文赞赏。

沈从文论新诗创作常提“选择”二字。如论适当文字的选择:“诗的艺术第一条件若说是文字的选择,卞之琳在这方面十分的细心,他知道选择‘适当’的文字,却刷去了那些‘空虚’的文字”③;论文字的安置与表现,与一般诗歌作品相比,焦菊隐的散文诗集《夜哭》的表现更为自由,文字却更见雕琢堆砌,然而,每一首诗,又能使年青读者读来更加感到一种甜蜜。可贵的是,刘半农曾试用江阴方言进行诗歌创作,沈从文以一种兼容并包的批评心态,充分肯定了刘半农山歌创作中叠字、复韵等诸多艺术技巧,并对刘半农采用一切有效手段来丰富新诗表达艺术的做法表示出深切的理解和支持。

沈从文论新诗创作看重音节。“以温柔悦耳的音节,优美繁丽的文字,作为真理的启示与爱情的低诉”为诗的最高目的和评判标准,沈从文委婉地指出了徐志摩诗歌的不足;他也指出胡也频的新诗缺少诗歌必需的韵。以同样的标准,他高度评价了朱湘的新诗:“《草莽集》才能代表作者在新诗一方面的成就,于外形的完整与音调的柔和上,达到一个为一般诗人所不及的高点。诗的最高努力,若果是不能完全疏忽了那形式同音节,则朱湘在《草莽集》各诗上所有的试验,是已经得到了非常成功的。”④接着,他还指出朱湘的新诗保留了中国旧词“韵律节奏”的灵魂。节奏是诗中的音乐,微妙组合的节奏,在很大程度上能促成诗歌音乐美的生成。诗歌节奏与感情抒发有关系密切,其意义不仅在于它能满足人们生理或心理的审美需要,有力地推动情感的表达,且能凝聚和统帅诗歌的语言。押韵是构成诗歌音乐性的另一因素。押韵与否、押韵是否恰当,对汉语新诗的艺术效果影响也是很大的。好的韵律,不仅可以使诗歌产生一种回环往复的音韵美,而且能带来一种和谐平衡的审美快感、造成一种行云流水的气势,所以“读诗时皆以柔和的调子入耳,无炫奇处,无生涩处”。

沈从文论新诗创作推崇作品的质朴自然。山歌是通俗文艺的一个品类,它是由人心流出的常言俗语而达到审美境界的。至俗,又恰是至美;因其至俗,而成其至美。俗、真、美是山歌的基本审美特征,它以俗为基础,俗在求真,俗与真中求美,简言之,即在俗的基础上实现真、善、美的统一。以此为据,沈从文肯定了刘半农的民间歌谣创作实验,指出刘半农用江阴方言写山歌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并认定刘半农的《扬鞭集》是中国新文学创作十年以来的一个最好的试验。卞之琳的新诗清新淡雅、质朴自然、余味无穷,也因此受到了沈从文的推重。

三、论新诗人风格。注重诗歌风格的探讨是沈从文论新诗的又一特点。沈从文论诗往往开篇寥寥几笔,便能生动传神地把捉住所论对象的风格特征,体现出一个优秀诗论家良好的艺术洞察力与优卓的表达素养。他的风格批评态度是宽容的,既能接受“郭沫若,使诗夸诞豪华,徐志摩使诗艳丽浓郁”,也能认同卞之琳“平淡朴实”的情调。沈从文论诗关注的是作品的艺术表现本身,而从不以一己之阅读期待为局限,尤为难得。对于不同诗人、不同风格的作品,他都能一视同仁,加以细致的辨析和品鉴,绝少偏颇之弊。如:“使诗的风度,显着平湖的微波那种小小的皱纹,然而却因这微皱,更见出寂静,是朱湘的诗歌”⑤;又如:

“使诗歌放在一个‘易于为读者所接受的平常风格’下存在,用字,措词,处置那些句子末尾的韵,无一不平常,因而得到极多的读者,是焦菊隐的诗歌”⑥;再如:“以清明的眼,对于一切人生景物凝眸,不为爱欲所眩目,不为污秽所恶心,同时,也不为尘俗卑猥的一片生活厌烦而有所逃遁;永远是那么看,那么透明的看,细小处,幽僻处,在诗人的眼中,皆闪耀出一种光明。作品上,以一个‘老成懂事’的风度,为人所注意,是闻一多先生的《死水》。”⑦此外,沈从文还精辟简要地论析过汪静之、周作人、冰心、徐志摩、于赓虞等诗人的风格,也值得一读。

四、论诗歌接受。在诗歌接受活动中,接受主体除了具备起码的文化素养与思想水平、具备相当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之外,独特的人生体验和个人阅历也是影响接受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沈从文论刘半农诗集《扬鞭集》时所谓读者不能缺少“人生的体念”、“想象”和“生活”等先在的与诗歌接受有关的知识储备,便是基于对诗歌接受主体素养的认识之上的。

沈从文尽管很少直接提出诗歌接受理论,但在其具体的诗歌接受实践活动中,却可算是一位有着较为强烈的接受主体意识,并成功运用类似于后来西方接受美学所谓的读者反应批评方法的尝试者。比如,他说:“若一个艺术的高点,只是在一时代所谓‘多数’人能够接受,在这里,我们找不出比焦菊隐诗歌还好的诗歌”⑧;又如:“因为读者还是太年青,一本诗,缺少诱人的词藻作为诗的外衣,缺少悦耳的音韵,缺少一个甜蜜热情的调子,读者是不会喜欢,所有组织常常成为奢侈的努力,与读者平常鉴赏能力远离,这样的诗除《死水》外,还有孙大雨的诗歌。”⑨“读者”是无疑是沈从文诗论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关键词,接受主体的阅读“期待视野”因而也便成了他从事诗歌接受活动时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当然,这一切都是他成功地运用读者反应批评方法的必要前提。概而言之,沈从文论诗,往往以该作品产生时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与诗坛运转实际情况为言说背景,充分运用比较研究方法,以直觉式印象主义的素描文字将所论对象的精神原质简明扼要地传达出来。在中国现代诗论家当中,恐怕是别具个性的一位。

一般说来,东方式艺术思维重“直觉”、讲“印象”,它将接受对象当成一个生气贯注、通融圆浑的有机整体,追求的是对作品深层意蕴的烛照与内在生命机理的契合,因而具有描述性、意会性、整合性等特点。从以上分析可知,沈从文的新诗评论,底蕴深厚,情趣横生,诗意盎然,与东方式艺术思维传统颇为暗合。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51页、第17页、第18页、第117页、第113页、第125页、第146页、第126页、第151页。

沈从文诗句篇八
《美到极致的诗句》

情到极致的诗句

村上春树

如若相爱,便携手到老;

如若错过,便护他安好。

梁实秋

你走,我不送你。

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

我要去接你。

徐志摩

走着走着,就散了,

回忆都淡了;

看着看着,就累了,

星光也暗了;

听着听着,就醒了,

开始埋怨 了;

回头发现,你不见了,

突然我乱了。

顾漫

一个笑就击败了一辈子,

一滴泪就还清了一个人。

一人花开,一人花落,

这些年从头到尾,无人问询。

徐志摩

一生至少该有一次,

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

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

不求曾经拥有,

甚至不求你,爱我,

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

遇到你。

席慕容

如果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世尘缘。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余秋雨

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

你的未来我奉陪到底。

沈从文

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沈从文诗句篇九
《第十讲沈从文及三十年代诗歌》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朗读手册中的经典语句
  • 2020年建军节致敬抗洪救灾英雄的句子80句
  • 抗洪救灾横幅宣传语80句
  • 有关安全教育的句子段落
  • 高温防汛标语80句
  • 抗击疫情暖心金句100例
  • 关于战胜疫情经典金句
  • 防控疫情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