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妙不可言造长句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28    阅读:

妙不可言造长句篇一
《长句的处理(1)》

妙不可言造长句篇二
《长句的翻译》

妙不可言造长句篇三
《长句和短句高考练习》

长句和短句的变换

1.长句(单句)和短句(复句)的特点及变换。

长句和短句是相对而言的,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就是长句;词语较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就是短句。长句和短句各有特点,表达效果也各有不同:长句能使表达严密、精确、细致,;短句节奏短促,干脆利落,生动明快,尤其适宜于表现紧张的气氛、激越的情绪、坚定的语气等。

(l)长句变短句。

长句变短句,首先要认清长句的特点。长句的特点一般有三:一是修饰语(定语、状语)多,二是并列成分多,三是某一成分的结构比较复杂。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办法:

①先抓出句子的主干,明确句子的中心意思,然后抽出附加成分,将它们变成按时间先后排列的短句。

②抽出句子的主干,让并列的修饰语分别成为分句。

③抽出复杂的修饰成分中的一部分,改为复句里的单句,再让其他的修饰成分分别作分句。

1、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

巴尔的摩地方法院1987年5月30日裁决亚特兰大市一个生产据称“能使头发卷曲而发亮”的美发剂的制造商向一位使用该厂生产的美发剂而毁发毁容的妇女赔偿45万美元巨款。

2、今后的一个时期,我们要抓紧进行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干部队伍的“四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整顿党的作风和组织四项工作。

3、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的禁令。

4、著名专家学者们通过论证,证明很多人对水利工程人员提出的关于在长江三峡修建大型水利发电站的可行性报告进行论证后得出的不同意见。

5、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经能够生产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的机器人。

6、这次血腥事件,使越南战争变成了美国的一场使数十万美国士兵横渡太平洋前来参战并使其中数万人丧失性命的战争。

7、拥有巨大市场的某电子集团,在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对全球经济造成的沉重打击如雪上加霜般作用于今年以来已经不景气的世界信息产业时,也不能不做出裁员的反应了。

8、下面的短句变成一个长句。

他们都是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怀有远大的理想而又德才兼备,他们志愿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把青春献给伟大祖国。

9、将下列句子改写一个单句,不要改变原意。

李煜之所以如此信佛侫佛,究其原因,一则是家庭的影响,二则是由于国家的安危,三则是因为个人性格和经历的缘故。

10、将下面的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加词语),做到保留全部信息。 (l)中央电视台将于2004年9月26日和27日播出一个专题片。

(2)播出的频道和时间是:第五套节目23点;2套节目18点。

(3)该专题片为《雅典奥运会—金牌背后的故事》

整句和散句的变换

整句和散句的特点及变换。

整句是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体相等、排列整齐的一组句子。整句多使用对偶句、排比句、对比句、反复句、顶真句、回环句,也使用具有同一关系的复句。其修辞效果是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 散句是指结构不同、句式长短不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其修辞效果是能使语句灵活自然,富有变化,避免单调呆板。

1、 把下面的整句改为散句。

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尽管他们彼此不相识,尽管他们的性格有所不同,但共同的语言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

2、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

音乐家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缘于灵感,至于画家,他们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与灵感相关,而一般人的灵感,则常是霎时的喜悦。

3、个别词语和句子顺序,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我喜欢自然风光,还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情节曲折的小说更让我喜爱,也喜欢大自然的音响,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更让我着迷,当然,那美妙动听的音乐尤其让我陶醉。

4、 下面句子改为句式整齐的排比句。可以更换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丛林中最挺拔的一棵;在奔腾的大河面前,你只要无愧地把自己化作浪花里最纯净的一滴水珠;仰望无边无垠的蓝天,你只要毫无愧疚地让自己成为朵朵云中最祥和的一朵。

重组式变换

所谓“重组”是指要求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前提下,改变陈述对象而对句子进行重新组合。解答这类试题特别要注意分析原句的意义层次关系,从而理出合理的表达思路。

1、用“音乐”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各种非理性的欲望,都可以在音乐中得到净化,那是指听众中那些敢于忏悔自己一生过错的人,敢于承认自己心底欲望的人,方才可以让各种欲望在音乐中得到净化。

2、以“希望”为开头,重组下面这段文字,可以增减个别词语,但不改变原意。 戴望舒的诗情总是笼罩着一层不可排解的伤感。在黑暗和残酷的现实面前,诗人不得不从昔日的旧梦中寻找希望,而虚幻无力的希望不可能给诗人以精神拯救。

3、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以“鹰派之首的布什”开头的句子(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换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语言简明。

美国政界已多番传出:过去四年在布什内阁扮演 鸽派角色的鲍威尔在布什竞选连任后将不容于鹰派之首的布什。

4、用“儒、道、佛”做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 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的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

答案

长句和短句的变换

1、a.亚特兰大市一制造商生产了一种据称“能使头发卷曲而发亮”的美发剂。b.一位妇女因使用这种美发剂而毁发毁容。c. 1987年5月30日巴尔的摩地方法院裁决制造商向这位妇女赔偿45万美元的巨款。

2、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抓紧四项工作:进行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干部队伍的“四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整顿党的作风和组织。

3、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一条禁令,这条禁令严禁警方执行市长的指示,市长的指示是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或:市长作出了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有关部门下达了一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指示的禁令,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这条禁令。)

4、水利工程人员提出了关于在长江三峡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发电站的可行性报告,很多人对这个报告进行论证后得出了不同意见,著名的专家学者们证明了这些意见是不科学的。 5、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经能够生产这样的机器:它们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

或:有的机器人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经能够生产这样的机器人。

6、 [答案]这次血腥事件,这场战争使数十万美国士兵横渡太平洋前来参战,并使其中数万人丧失生命。或:这次血腥事件,使越南战争变成了美国的一场战争。一场使数十万美国士兵横渡太平洋前来参战,并使其中数万人丧失性命的战争。

7、 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这一打击对今年以来已经不景气的世界信息产业起了雪上加霜的作用。拥有巨大市场的某电子集团因而也不能不做出裁员的反应。

8、改为:他们都是怀有远大理想而又德才兼备,志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青春献给伟大祖国的应届毕业的大学生。

9、 [答案]家庭的影响,个人的性格,经历的缘故,国家的安危是李煜信佛侫佛的原因。

10、[答案]中央电视台将于2004年9月26日和27日在第五套节目23点和第2套节目18点播出专题片《雅典奥运会—金牌背后的故事》。

整句和散句的变换

1、 改为: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彼此不相识,性格也有所不同,但共同的语言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

2、 [解析]此题考查散句变换整句和修饰手法的运用能力。散句变换成整句,

妙不可言造长句篇四
《第七讲长句翻译-朱艳》

妙不可言造长句篇五
《长句短句,成语》

异曲同工 自圆其说 可圈可点 一五一十 口是心非

心直口快 无与伦比 啼笑皆非 里应外合 三姑六婆

五音不全 非同小可 一塌糊涂 多此一举 左右开弓

天方夜谭 风月无边 白纸黑字 俯首称臣 石破天惊

能屈能伸 三从四德 风花雪月 四大皆空 得高望重

四脚朝天 三言两语 入木三分 扬眉吐气 比翼双飞

正中下怀 举一反三 马失前蹄 点到即止 莫名其妙

赏花归去马如飞, 静思伊久阻归期,

去马如飞酒力微; 久阻归期忆别离;

酒力微醒时已暮, 忆别离时闻漏转,

醒时已暮赏花归。时闻漏转静思伊。

半山秋月净如流, 月净如流入扁舟。 流入扁舟歌又起, 舟歌又起半山秋。

也可以清心,

可以清心也, 以清心也可, 清心也可以, 心也可以清。

长句变短句:

巴尔的摩地方法院2007年2月30日裁决亚特兰大市一个生产据称“能使头发卷曲而发亮”的美发剂的制造商向一位使用该厂生产的美发剂而毁发毁容的妇女赔偿45万美元巨款。

亚特兰大市一个制造商生产了一种据称“能使头发卷曲而发亮”的美发剂,一位妇女因使用这种美发剂而毁发毁容,2007年2月30日巴尔的摩地方法院裁决制造商向这位妇女赔偿45万美元的巨款。

著名专家学者Hellen通过论证,证明很多人对水利工程人员提出的关于在长江三峡修建大型水利发电站的可行性报告进行论证后得出的不同意见是不科学的。

水利工程人员提出了关于在长江三峡修建大型水利发电站的可行性报告,很多人对这个报告进行论证后得出了不同意见,著名的专家学者Hellen证明了这些意见是不科学的。

这是小说《祝福》中记叙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后对人们讲述她丈夫如何害伤寒死去以及儿子如何被狼叼去吃空了五脏的悲惨遭遇中的一段。

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向人们讲述了她丈夫如何害伤寒死去的悲惨遭遇,讲述了她儿子如何被狼叼去吃空了五脏的悲惨遭遇,这是小说《祝福》中记叙祥林嫂的一段。

短句变长句:

里克特是德国著名作家。他出生于小资产阶级家庭,与歌德生活在同一时代。作为“穷人的歌者”,他的散文《两条路》向人们展示了人生道路上惊心动魄的选择。

出生于小资产阶级家庭,与歌德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德国著名作家,“穷人的歌者”里克特的散文《两条路》向人们展示了人生道路上惊心动魄的选择。

美国正悄悄进行一项计划。这项计划投资数十亿美元,旨在提升核武器制造能力,实现核武器制造设施现代化。这项计划由已退役的美国空军上将、现主管国家核安全管理局的约翰·戈登领导。

美国正悄悄进行一项投资数十亿美元、由已退役的空军上将、现主管国家核安全管理局的约翰·戈登领导的,旨在提升核武器制造能力并实现核武器制造设施现代化的计划。

在那部电影里,她演的是一个从穷山沟里出来的农村姑娘,当上了飞行员,驾驶着银鹰,翱翔在蓝色的天空,保卫着祖国的疆土。

在那部电影里,她演的是一个从穷山沟里出来,当上了飞行员,驾驶着银鹰,翱翔在蓝色的天空,保卫着祖国的疆土的农村姑娘。

第一讲:

修辞,指的是在语言交际中,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活语和理解话语,以提高语言交际效果的行为

 调整加工修饰说:陈望道等认为修辞是对词语的调整加工和修饰。

 选择说:王希杰等认为修辞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或选择语言材料,或选择语言手段,或选择同义手段。

 美辞说:张弓、王力等认为修辞是语言美的创造。

修辞学指的是以加强语言交际效果的方法、技巧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问。 学科属性:语言学界抱怨被文学界边缘化。语言学界内部,修辞学界抱怨被语言学其他子学科如语法学边缘化,修辞学属于“边缘的边缘”。

修辞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交际过程中提高交际效果的修辞现象。不仅包括提高表达效果的修辞现象,而且包括提高理解效果的修辞现象。

三种倾向:贵族化倾向功利化倾向美辞化倾向

第二讲

语言能力是在人的大脑中形成并潜存于人脑的能够把声音和意义联系起来进行表达和理解的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灵活的发音能力。

语言交际能力是在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既能得体地表达又能准确的理解从而圆满完成交际任务的能力。

区别:语言交际能力是人的语言能力的实现和外化。语言能力是一种物种特征,是建立在人的自然属性基础上的一种能力,是先天就具备的。语言交际能力则体现了人的社会性特征,是在潜在的语言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培养形成的。 理解能力就是听话人运用语言知识理解说话人话语意义的能力。我们这里所谈的话语理解,主要是指对表达者语用含义和话语意图的理解。

合作原则:

格赖斯1967年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认为,语言交际总是要相互合作的,通过合作才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合作与礼貌原则的关系:

礼貌原则往往与合作原则交叉使用,于是就常常出现谁主谁次的问题。如果两个原则发生冲突,发话人应根据当时的交际情况,决定突出哪个原则。

1.在比较正式、庄重的交际场合,合作原则应让位于礼貌原则。

2.在非正式场合,在交际双方关系密切的情况下,礼貌原则应让位于合作原则。 1 “老师问:树上5只鸟儿,打下一只,还有几只?小学生回答:老师,不许打鸟儿。”请问,学生遵循了交际的(C),违背了交际的(A )。

A 质量准则 B 数量准则 C 关联准则 D 方式准则

2 “老师问:大雁飞行为什么要排队?小孩子回答:怕找不到家。老师说:不懂别瞎说,是为了减少阻力。孩子很委屈。”请问,这位老师违背了交际的(D )。

A 数量准则 B 质量准则 C 关系准则 D 得体准则

3 审判员威严地问:“被告!你为什么向那人扔了两个酒瓶?”被告答:“因为第一个瓶子没有打中他。”这种回答遵循了交际的( D ),违背了交际的( A ),审判员的问话违背了交际的(B )。

A 质量准则 B 方式准则 C 谦虚准则 D 关联准则

4 赵老师邀请你参加他的家庭宴会,你爽快地答应了。后来你得知你很反感的同学吴立也被邀请了,你打算告诉老师不去他家了,当老师问你为什么时,你会怎么说( C ) 这种回答违背了交际的(D ),遵循了交际的(E )。

A 我不喜欢吴立,不想去了。

B 不为什么,就是不想去了。

C 我临时有点事情,不能去了。

D 质量准则 E 礼貌原则

5 你的同学玉英昨天没来上课,今天你在路上遇到她,于是问( B )

B 你昨天怎么没来上课啊?

6 你在动物园玩了一上午,准备打出租车回学校。上车后,你对司机说( )

A 去文理学院红河校区。

第四讲:

修辞语境:即修辞活动发生的语言环境。修辞手段:即修辞活动的手法与策略。修辞主体:即参与修辞活动的人,包括说写者和听读者。修辞主体是修辞活动的执行者,修辞主体是修辞过程的调控者。

一、修辞角色理论的应用:

任何一个修辞主体在一个具体的修辞活动中,面对特定的听话人和交际情境,就必须对自我角色和对象角色进行认知。

(一)称谓选择 1、亲属称谓 伯伯与叔叔 2、职业称谓 教书的 开车的与老师 司机

3、职务称谓 4 姓名称谓 5 表情称谓 6 零称谓

汉语称谓语系统复杂而丰富,但是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却常常面对无称可呼的困惑。

同志、小姐;美女、帅哥

(二)语码转换 修辞过程中,从使用一种语言、方言或语体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方言或语体,这种语码的转换也体现了对角色的认知和定位。

(三)动词选择 修辞过程中,选用不同的动词也体现了对角色的认知和定位。

全国人大今天进行了分组讨论,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ABC在小组发言中认为:审议了总理刚刚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后,深受鼓舞„„

二、修辞主体的心理

修辞活动是一种心理行为,修辞主体对语境的认识,自我角色的确定,话语的构建与联接都有明确的心理指向。这就是修辞主体的心理。

 人心难测。

 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

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一) 修辞心理对修辞活动的影响

在修辞过程中,语言固然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什么场合、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样的语言手段,组成什么样的话语,却是说写者根据交谈双方的心理因素来调控的。

1、常态心理对修辞活动的影响

性别心理 男性:在意信息的传递。女性:不仅关注话语信息,更重视话语信息中包含的感情细节及其暗示的关系。

民族心理 中国南方人:委婉其辞,中国北方人:直抒胸臆,欧美人:比较直白 汉民族人:含蓄地表情达意

语言塔布 经理,您真是聪明绝顶!

2、病态心理对修辞活动的影响

妒忌心 虚荣心 猜疑心 冷漠心

3、心理定势对修辞活动的影响 心理定势是一种习惯性、固定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对分析理解和表达都产生着重要影响。

惰性心理 惰性心理是指一种个体不想改变现有规则和习惯的心理状态。 类推心理 类推心理是指比照某一语言结构或习惯推出跟它同类的其他结构或习惯的心理状态。大型巴士——大巴年龄大的人——大人

(二)心理意识

人的心理各不相同,修辞过程要达成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就要主动调整自我的心理状态,积极适应对象的心理,减少双方的心理差异,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

主动调整自我的心理状态 修辞中自我心理的调节包括两方面:一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二是克服消极心理。

积极适应对象的心理状态 可以通过对方的语言判断,还要考虑环境,对方的精神面貌等,要善于察言观色,要充分考虑对方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修辞主体的性格

(一)修辞主体的性格

性格为个体思想、情绪、行为与态度之总称,作为修辞主体自身特征的主要构成要素,对修辞活动影响重大。

(二)修辞性格对修辞活动的影响

性格的不同会造成修辞现象的种种差异,从而影响交际效果,乃至修辞主体的命运。

修辞发生的差异同样的修辞情境,该不该说、先说还是后说,性格不同,表现各异。

修辞责任感的差异修辞责任感指对自己修辞的真实性和现实性的态度。

修辞机变的差异聪明灵活的性格是修辞机变的前提,呆滞执拗者只能抱定一个教条,操着一种腔调走到底。

表达方式的差异表达方式和性格密切相关。粗略地说,与性格相关的表达方式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前者表现为径直和坦露,后者表现为曲折和委婉。曹操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贾诩曰:属适有所思,故不即对耳。太祖曰:何思?曹操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于是太子遂定。

语音风格的差异性格的不同还会造成语言表达上不同的语音风格,即在语速、语凋、节奏和音色、音强等方面表现出种种差异。

妙不可言造长句篇六
《长短句整散句变换》

妙不可言造长句篇七
《长短句整散句变换》

妙不可言造长句篇八
《言语交际》

2013年秋期开放教育(专科)

《言语交际》期末复习指导

第一部分 课程考核说明

1.考核目的

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和重、难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

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分析和解决有关“修辞与言语艺术”的实际运用的能力,同时还通过社会实践考察学生把修辞与言语艺术的有关知识变为自觉的行动,做到理解和运用相结合。

2.考核方式

本课程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适用范围、教材

本课程期末复习指导适用范围为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及汉语言文学本科(师范方向)等专

业的统设选修课程《修辞与言语艺术》。

考试命题依据的教材是由胡吉成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的《修辞与言语

艺术》教材。

4.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修辞与言语艺术》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

5.考试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的理解

和应用能力。在能力层次上,从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角度来要求。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和修辞实例的掌握,以及对修辞与言语艺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修辞与言语艺术于实践的能力。

6.试题类型及结构

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判断题(12%);单项选择题(32%);多项选择题(16%);分析运用题(16%);

综合运用题(24%)。

第二部分 期末复习指导

第一章 修辞概说

一、重点掌握

修辞与美学的关系

二、一般掌握

修辞的原则、修辞与逻辑学、借鉴积累。

第二章 词语的锤炼

一、重点掌握

“锤炼词语的方法”:精心选择、巧妙配合、灵活运用

二、一般掌握

词语锤炼的目的

第三章 句子的选择

一、重点掌握

句式的选择: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肯定句和否定句、直陈句和疑问句、口语句和书面语句、

常序句和逆序句、紧句和松句

二、一般掌握

句子修辞的目标

第四章修辞格的运用(上)

一、重点掌握

修辞格的作用:赋予句子以信息和美感双重价值、赋予句子以信息和美感双重价值、突破了逻辑的限

制、使话语产生会话含义、创造了新的语言组合形式、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二、一般掌握

修辞格的特点;修辞格的运用要求:目的性、适应性、创新性

第五章 修辞格的运用(下)

一、重点掌握

常用修辞格学习: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反语、拈连、移接、别解、嵌字,反复、仿拟、

顶真、回环、对偶、衬托跌衬、对比、排比,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二、一般掌握

其他修辞格

第六章 语体的运用

一、重点掌握

语体与交际类型:独白型和会话型、正式型和随意型、口头型和书面型

二、一般掌握

什么是语体、语体的类型

第七章 言语的风格

一、重点掌握

言语风格与修辞:修辞是形成言语风格的基础、凸现言语风格大多利用修辞、言语风格与修辞的结合

二、一般掌握

什么是风格、风格的类型

第八章 言语交际艺术

一、重点掌握

言语交际的文化背景:言语交际与文化、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言语交际、不同地域文化间的相互渗

透、加强文化修养提高交际水平;言语交际的修辞运用:把握交际情景的主旋律、遵守交际中的情景规则、交际情景意义的多维性等。

二、一般掌握

语言和言语的关系、言语交际的基本要素、交际环境及其功能;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角色原则、合

作原则、礼貌原则、协调原则

第三部分 综合练习题

一、判断题

( )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是孔子所说,这表明古人很早就注意修辞。

( )2.《修辞学》是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300多年前所著。

( )3.《文心雕龙》是南北朝时刘勰所著,它奠定了我国古代修辞学的基础。

( )4.杜甫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说明修辞很重要。

( )5.修辞学与语言学无关。

( )6.刘勰《文心雕龙》中的“隐秀”篇,就是论述的作品的委婉特质。

( )7.孔子主张“先质而后文”。

( )8.法家主张“重质反文”。

( )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中的“质”指语言有文采。 ( )1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中的“文”指语言质朴、明白。 ( )11.言语环境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语境”。

( )12.修辞效果的评价与“语境”没有关系。

( )13.很多修辞方式都是建立在心理活动基础之上的。

( )14.修辞与逻辑学没有联系。

( )15.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反映的是对锤炼句子的重视。

( )16.“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反映了古代作者对锤炼句子的重视。

( )17.“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是经过千锤百炼后产生的,说明作者对锤炼句子的重

视。

( )18.五言律诗,要求必须是八句,每句不一定要五字。

( )19.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近,形式整齐的句子。

( )20.散句指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的句子。

( )21.短句指形体长,词语数量多,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 )2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类奇问句并不要求读者给出答案。

( ) 23.“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

这是询问句。

( )2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奇问句。

( )25.修辞格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

( )26.修辞格是一种超越语法结构的特定结构格式。

( )2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修辞手法的心理机制是“移情”就将人的情感投射到对象

物上。

( )2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北鹭上青天”用了比喻手法。( )

( )2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用了对偶修辞手法。

( )30.“富饶的贫困”,这种违反逻辑的组合,在矛盾中表达深邃的思想,在修辞中是允许的。 ( )31.俗语“打破砂锅璺(问)到底”,是运用了谐音双关修辞手法。

( )3 2.文学欣赏中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母雷特,在领悟修辞格时也有这样的现象。 ( )33.“小品文是投枪”,运用的是借喻修辞手法。

( )34.“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庄稼”,运用的是拟物法。

( )35.“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运用的是缩小夸张修辞手法。

( )36.“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是“细浪”、“泥丸”运用的是扩大夸张修辞手法。 ( )37.奇问,它不需要回答,也无法回答,只是用疑问的格式表达某种思想情感,也可以称作“虚

问”。

( )38.“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用的借喻修辞手法。

( )39.“‘大岛茂’随三千日本青年来华访问”,用的借代修辞手法。

( )40.“三四顶旧毡帽从石级下升上来” 用的是借喻修辞手法。

( )41.“吹牛‘吹’来村民血汗钱”是用了拈连修辞手法。

( )42.捻连 就是利用上下文的语境关系,把本来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顺势拈来用到乙事物上面。 ( )43. 别解就是故意曲解词语原来的意思,重新做出解释。

( )44.“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去抓就不难” 用的借喻修辞手法。

( )45.回环也叫回文。

( )46.对仗中的流水对也叫串对。

( )47. 排比就是连续使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结构一致、语气相同、意思相关的句子的方法。 ( )48.“问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用的反问修辞法。

( )49. 移觉手法也叫通感。

( )50.“从此,它成为一条欢乐的街”,这句话用了借喻修辞手法。

( )51.语体就是交际的体式,它是根据言语风格的异同划分出来的类别。

( )52.语体不包含书面语体。

( )53.风格与语体有一定联系,风格与语体是同一概念。

( )54. “干这么点活,有房子住,有白面馒头吃着,还能说累?”运用的是设问修辞格。×言语 ( )55.言语与文化背景关系不大。

( )56.选择词语,要适应言语环境,这是词语选择的基本原则。

( )57.庄子主张 “文质兼备”,是指内容与形式应该力求做到完美统一。×

( )58.阔人说要读经,嗡的一阵一群狭人也说要读经。”运用的修辞格是词语仿拟。

( )59. 在我国,将“修”与“辞”两字连起来使用的最早见于《文心雕龙》。×

( )60. 语体是根据言语风格的异同划分出来的类别。

二、 单项选择题

1.《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

A.司空图 B.刘勰 C.归震川 D.章学诚

2.“修辞立其诚”见于( )

A.《周易》 B.《困学纪闻》 C.《文心雕龙》 D.《二十四诗品》

3.“先质而后文”是( )的主张。

A.儒家 B.孔子 C.墨家 D.法家

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 )的主张。

妙不可言造长句篇九
《2013届高考语文好题速递复习测试题1》

2013年好题速递语文(1)

一、本大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躯壳./甲壳.虫 慰藉./相与枕藉. 便.宜行事/便.民服

B.强迫./迫.击炮 救济./济.济一堂 日薄.西山/妄自菲

薄.

C.字帖./服贴. 纰缪./未雨绸缪. 安步当.车/长歌当.哭

D.开拓./拓.片 应.允/应.声而落 淡泊.名利/水泊.梁山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日前,金文明先生在《咬文嚼字》上撰文指出,余秋雨在没有任

何根据的情况下,强不知以为知......,硬说自己将“仁者乐山”的“乐”

读成lè并没有错,显然是无稽之谈....。当然,余秋雨不是专攻语

言的,读错一两个字,本无可非议....。问题是分明错了,还要乌龟..

垫床脚...——..硬撑..,并且编出一套理论来唬人,实在让人不能接受。

A.强不知以为知 B.无稽之谈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自主研发的神州七号载人飞船不辱使命,标志着我国宇

航员在太空行走的难题已得到成功破解并逐步走向成熟。

B.被业界称为“中国纳斯达克”的创业板将于今日下午三点在深圳

五洲宾馆举行开板仪式,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将出席开板

( ) C.无可非议 ( )

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证券界人士将齐聚一堂,共庆中国资

本市场这一历史性事件。

C.获悉刘孝生夺得男子400米金牌,市体育局局长蔡述彪在接

受记者采访时兴奋地说:“刘孝生不仅在个人项目中轻松夺

得金牌,而且还有望在接下来的项目中再次为广东代表团夺

金。”

D.宠物家政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大,但汕头的宠物保姆却没有“火”

起来,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存有“伺候宠物丢人”的观念在作

怪。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想像力,他说:

“,,,。

①而想像力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②因为知识都是有限的

③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④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⑤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A.⑤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⑤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庐山的云瞬息万变。时而团团如轮,时而飘飘如丝;时而绵

绵如雪,时而漫漫如絮,千姿百态,妙不可言。

B.王昭君究竟埋葬在哪里?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 ( ) C.②①③④ ( )

会出现这样多的昭君墓?

C.NBA新赛季将会对一直以来争议较大的“走步”规则作出调整

——即NBA球员在行进停止、传球或投篮之前允许持球走

两步。

D.忽然想起泰戈尔的一句诗:“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

过。”这不是对“坦然”做了最好的诠释吗?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视:比较

B.而.母立于兹 而:而且

C.无物以相.之 相:帮

助。

D.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访:探访。

7.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B.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又叫“曲子词”也称“乐府”、“长短句”或“诗余”,它在形式上

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牌是词的

曲调名,如“永遇乐”等;题目要依据词的内容而定,如《赤

壁怀古》等。

) ( )( ) (

B.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

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他创作的《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展示

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画卷。

C.雨果是19世纪前期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给法国文学和

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有

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等。

D.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对于散文创作有一

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其创始人是方苞,刘大櫆和姚

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在中国的棋林之中,影响最为深远者当属围棋和象棋。俗语有云:棋局小世界,世界大棋局。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相通之处在于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同构成两方以对垒拼杀。但再加考察,则大有区别。

先说围棋。围棋棋子除按颜色区别为黑白二方之外,所有棋子在功能上无任何区别,性能相同,地位相等。其胜负的标志就是所占地盘之大小。而欲想占领地盘,就必须至少有两口各自独立的“气眼”。“气眼”就是自己的活动空间,对方不得侵入,象征着中国古代的城池。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拥有根据地;而要有根据地,就必须有回旋的

空间。这与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如出一辙:想要保有地盘,就要使地盘联成一片;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以所有城池作为依托。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挡。群体力量大于个体,占得空间则取得胜利,体现的是人类早期的追求目标和较为平等的价值观念。

象棋则不然。它将棋子分为将、士、象、马、车、炮、兵等七种。胜负只取决于将帅之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而将帅若遭不测(被将死),未失一子亦算失败。车可横冲直撞,所向披靡;马可腾越出击,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火力凶猛;士、象拱卫城池,以身护帅;兵、卒则亦步亦趋,只进不退。就本领与杀伤力而言,将帅属于最为无能之辈,不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且不能越孤城半步,却要所有棋子拼死护卫。其余各子等级森严,贵贱分明。车乃棋中至宝,万不可轻弃。马、炮地位大抵相等,开局时炮似乎稍胜于马,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最为惨烈者当属兵卒,数量众多,因而弃之不惜;本领有限,因而作用不彰;只许前进,不能后退,因而前景黯然,结局惨烈;拱到底则成“老卒”,几同无用。这是等级社会最为生动、最为集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和缩影。 围棋早于象棋。《博物志》云:“尧造围棋,丹朱善棋。”虽不可信,但产生于严格的等级制度形成之前,应无异议。其各子平等、机遇相同的构思设计,就是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而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念,是秦代以后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加上“楚河、汉界”作为

妙不可言造长句篇十
《日译中有关长句的翻译方法》

日译中有关长句的翻译方法〔文学语言学研究〕 叶秀华

约4809 字

摘要: 日语长句出现的频率很高,翻译日语比较长的句子时,很难用一个句子一气呵成表达完整,这个 时候我们就需要把一个句子按照表达的意思和构造以及汉语的表达习惯灵活翻译出来。由于长句的构造相对复 杂,很难用一种翻译方法贯彻始终,往往是“倒译”、“加译”、“减译”、“分译”、“合译”、“反译” 等各种手段交替使用。在翻译一个长句时基本上要应用到多种翻译方法,我们要根据句子的实际构造和表达意 思恰当地使用这些翻译方法。

关键词: 拆译 分译 加译 倒译

我们都知道,相对中文而言,日语的句子往往比较长,而且日语中长句很多,尤其在书面语中更为常见, 作者为了使文字简练、高雅,常常把几层意思写在同一个句子里,使句子的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汉语中虽然偶 尔也有长句子,但比日语要少得多,结构也比较简单。总的来讲,中国人习惯使用短句,因此日语表达与中文 表达在长度上往往相差甚远,日语句子越长,表达的内容越多,与此相对的句子构造也越是复杂,所以,在翻 译日语比较长的句子时,很难用一个句子一气呵成表达完整,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把一个句子按照表达的意思 和构造以及汉语的表达习惯分成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句子,再加以翻译,这就是所谓的“分译”,也叫“拆译 ”。正确地使用分译方法,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原意,译出地地道道的汉语来。分译是长句翻译中最为常见的方 法,但是由于长句的构造相对复杂,很难用一种翻译方法贯彻始终,往往是“倒译”、“加译”、“减译”、 “分译”、“合译”、“反译”等各种手段交替使用,所以在翻译一个长句时候基本上要应用到多种翻译方法。 我们要根据句子的实际构造和表达意思恰当地应用翻译方法,使翻译后的句子简洁明了,尽量与原文达到相近 的效果。接下来,我们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日语 第六册》中的第八课《他人の目》为例,从中抽 出几个比较典型的长句,对比《日语第五,第六册课文翻译与练习答案》进行翻译和分析。

1. この场合、大人たちの批判の多くは、自分たちの过ごしてきた青春时代の青

年像とは余りにも违う 现代の気ままな若者たちの姿に、かつての抑圧された、

常に他人の目を意识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かった、屈辱 にあふれた自己の青春の

像を重ね合わせてつぶやく、悔恨と羡望を嫉妬の混じりあったものが多い。

译文:这些批评实际上夹杂着大人们自己内心的许多不满、悔恨、羡慕乃至嫉妒。因为他们总喜欢拿自己 年轻时代经受过的那种必须看别人的眼色行事、极端压抑、备受屈辱的境遇跟现代年轻人可以随心所欲的环境 相比,自然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

我们仔细分析这译文,就不难发现,这句话的翻译过程中主要应用了分译法,把原文的一个句子拆成两个 句子。分译存在着两种具体的办法:一种方法是单纯改变原文标点符号,形式上断句,把句子缩短;另一种方 法则是从原文中直接提取出一部分内容,或者让它独立成句,或者把它并入到其他的句子中去。在这里的分译 显然用的是第二种方法,把“この场合、大人たちの批判の多くは„„つぶやく,悔恨と羡望を嫉妬の混じり あったものが多い”提取出来,独立成一句,剩下的另成一句,用来说明是怎么样产生的“つぶやく,悔恨と 羡望を嫉妬の混じり”,这样一来,整个句子的结构和表达意思就显得简单明了。 这个译文还用到了“加译”的方法。加译,就是把原文的隐含意义或者句子成分等内容用显现的语言表达 出来。表面上,它可以使译文多出一些原文中本“没有”的字句,但是在句义转达上,却并非添枝加叶。加译 的前提是原文比较隐晦,如果按字面意义翻译出来,很难读懂或者很难抓住原文的内容实质,有时甚至让人不 知所云。加译时必须遵守的原则是,译文中多出来的“枝叶”必须在意义上有根据,不能是凭空捏造,必须在 正确把握句子的基础上再适当添加,切不可不顾原文的意义任意添词加句。

例如我们对比原文和译文,发现后一句中的“因为他们„„跟现代年轻人可以随心所欲的环境相比,自然 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中,特别是后半句“自然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对应的字眼, 显然这里是译者自己添加上去的,目的是为了上下文衔接得当,语意连贯。更为主要的是并没有偏离原文大意, 整个句子读起来比较通顺。在这里需要提示的是,所谓的加译,一般是指把原文中隐晦的,需要译者补充说明 的地方通过加译法译得浅显易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把原文中所有隐晦的文字都译得一目了然,尤其是其 中隐晦并不是由于两种文字本身的差异造成的时候,加译更是要慎重,否则很容易破坏作者的本来意图。

这种译文很显然采用的是意译的方法,读起来大体上也算自然流畅,但是跟原文相比较,其中少了些韵味, 例如译者在处理译文的时候,把原文中“现在年轻人的潇洒不羁的姿态与自己年轻时代的战战兢兢的影像不断 在脑海里交替浮现”这样一句直接译成“年轻时代的境遇与现代年轻人的环境相比”意思是传递到了,但是在 斟词酌句方面,还是有失偏颇。 另外一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就是“漏译”的问题,在原文中“批判の多くは”以及“„„ものが多 い”出现,而在译文中则是一种完全的语气陈述的,并无提到“大多数”“„„居多”这样的字眼,这在某种 程度上违反了我们要求翻译过程中的“信”一标准,我们所

要传达的信息,必须首先要保证不违背原文内容, 虽然这是个细节之处,但还是需要多加注意的方面。

2. 姑の嫁いびりが过去长い年月続いてきたのは、自分たちが嫁の时代にされた

ことを、自分が姑の立 场に立った时、再び次の世代に强要することで、辛う

じて自分を慰めてきたからである

译文:婆婆虐待媳妇过去之所以一代传一代,就是因为那些做了婆婆的人,极

力要把做儿媳妇时候所遭的 罪,让下一代也尝受一下,心理上才能得到平衡和

自慰的缘故。 这句话不长,只能算是一般的长句,但是结构比较复杂,翻

译的时候确需要充分理解原文意思,适当调整 语序,才能进行翻译,译文中译

者非常巧妙地将“自分が姑の立场に立った时”翻译转换成“就是因为那些做 了

婆婆的人”,将“嫁の时代にされたこと”翻译成“做儿媳妇时候所遭的罪”,

这就很符合中文的表达思维, 使整个句子看起来比较地道和得体。我们在翻译

过程中,除了正确领悟原文意思,调整语序,选择词语是很关 键的一步,千万

不能照着词典或者字面生搬硬套。在被译文中找不到对应的词语来传达原文的

时候,这个时候 就要考虑选用恰当的其他词语尽可能地去传达原文意思。 但是译文中,有个比较不恰当的地方,“因为那些做了婆婆的人,极力要把做儿

媳妇时候所遭的罪,让下 一代也尝受一下”的译文中,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不

妥当,但是当我们读起来的时候,总觉得有些拗口,为什 么呢?在中文的表达

中“把„„让„„”这个句型读起来非常拗口,“把字句”和“让字句”撮合在

同个句子 中本来就显得晦涩难懂,因此译文中出现的这句话,完全可以合并改

为“因为那些做了婆婆的人,竭力让下一 代尝受下自己年轻做儿媳妇时所遭受

的罪”。

3. 今日の社会性のない一部の若者たちを育てた亲たちにも、エコノミックアニ

マルと言う世界の批判 を受けた日本の経済进出にも、この「他人の目」を自

分の目に置き换えることができなかったということが あるのではないだろ

うか。

译文:无论是当今那些养育了一部分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年轻人的父母,还是被

世界舆论批评为“经济动物 ”的那部分人,在他们中不是都存在着不能将“他人的目光”转化为自己的目光的弊端吗? 在以上的译文中主要采用了意译的手法进行翻译,在语序上基本没有变动,对照原文和译文,基本上都把 原文的中心意思给传递了出来,译文看起来简单明了,然而笔者认为有几个地方欠妥当,首先是把“社会性” 翻译成“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觉从某个角度来讲只是社会性的一小部分;而还包括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生 存能力,群居和与别人沟通的能力,等等社会性。而在此文中结合上下文来看,它显然不单纯指“社会责任感 ”这一含义,在中文表达中,同样存在对应的这个词,因此直接翻译成社会性更符合原文意思。 其次,“エコノミックアニマルと言う世界の批判を受けた日本の経済进出にも”,在翻译过程成中,“ エコノミックアニマル”作为外来语,被直接翻译成“经济动物”,显然经过翻译之后,我们仍然很难明白这 个“经济动物”到底指什么,应该在词后注明它的意思是“对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人的蔑称”,这样读者看起 来就不会不知所云。 另外仔细看这半句话,我们就明白它的主语是“日本の経済进出”,但是译文中用“还是被世界舆论批评 为‘经济动物’的那部分人”一句带过,显然有些不完整,而且与原文意思不相符。译文还可以稍微加以斟酌。

4. 第一の意味での他人の目、つまり「みっともない」とか、「耻をかく」とか、

常に他人の価値判断 を基准として自分を律していく他律的な习性は、悲しいながら中年以上、戦争以前に青春を送った世代の多 くの人たちに、いやとういうほど身についてしまっている。

译文:第一种意义上的“他人的目光”指的是总是担心“不体面”或“丢人”,表现为常常以他人的价值 观为基准来约束自己的他律性习性。可悲的是这种习性严重存在于中年以上人群和在战前度过了青春时代的群 体中。 该译文基本上采用的是直译的方法,语序方面也只是把最后一句的动词“存在于”提前到前面一句话来。 对比其他译法,显然这种翻译方法更为达意,更容易处理句子之间的结构和修辞,措辞也完善,但有两个细节 之处需要注意:“„„中年以上、戦争以前に青春を送った世代の多くの人たちに、いやとういうほど身につ いてしまっている。”首先是在上一例句中提到的“多くの”因为关系到一个句子称述的精确度,所以必须翻 译出来,那种习性并不是存在于所有的

“中年以上人群和在战前度过了青春时代的群体中”,只是存在大多数 的“中年以上人群和在战前度过了青春时代的群体中”,另外一点就是“いやとういうほど”这个修饰语,译 者在处理这句话时,用了“严重”一词,首先这个“严重”用在译文中已经犯了语病错误。我们可以加以调整, 把这词变通为“根深蒂固”可能会更恰当些。

总而言之,翻译是一件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要想成为一名好的翻译,多练多看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必须多 动手进行实践,才能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逐步掌握存在于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规律。另外,我们要明白, 翻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多种方法,但是任何生搬硬套的方法都不可能行得通,只有结合上下文语境,用最 恰当的方法把语句翻译出来,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译者。此外,重视母语素养的提高是我们容易忽略的一个重 点,倘若一个人的母语水平有限,即使你把对方的语言学得再透彻,也很难有丰富多彩的母语将其翻译出来, 只有学好母语,提高母语水平,才能真正翻译出好的作品。关于日语的长句翻译,除了要把握句子的字面意思, 掌握言外之意也是关键,灵活使用多种翻译手法,不拘泥于某种固定形式,适当调整,随机应变才能处理得当。 最后一点是,翻译不是单纯的一门学科,它与各个领域各个范围的学科都是有密切关系的,我们要做好一门翻 译,除了必须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之外,还必须透过字面意思

斟酌文章的历史社会背景,这样翻译出来的东西 才能在韵味上更加贴近原文。

注释: ①陈生保,胡国伟,陈华洁.日语(第六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②乔莹洁.日语第五,第六册课文翻译与练习答案.广西教育出版社. 参考文献: 〔1〕张小林.简明日汉翻译技巧研究.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梁传宝,高宁.新编日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高宁.日汉互译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 〔4〕陶振效.日译中教室.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关于初恋的句子

下一篇: 大雪怎么造句

最新成考报名

  • 朗读手册中的经典语句
  • 2020年建军节致敬抗洪救灾英雄的句子80句
  • 抗洪救灾横幅宣传语80句
  • 有关安全教育的句子段落
  • 高温防汛标语80句
  • 抗击疫情暖心金句100例
  • 关于战胜疫情经典金句
  • 防控疫情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