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表示人老了的诗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20    阅读:

表示人老了的诗篇一
《孝心诗句、形容老人词语》

形容老人的词语

【宝刀未老】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白发红颜】头发斑白而脸色红润。形容老年人容光焕发的样子。

【白发婆娑】婆娑:纷披的样子。形容满头白发的老年人的样子。

【鬓丝禅榻】鬓丝:鬓发如丝;禅榻:僧床。本指老僧的生活。也指老年人所过的近似僧徒的清静生活。

【白首如新,倾盖如故】白首:老年;倾盖:停车,初见。有人相识到老还是不怎么了解,有人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

【白首相知】白首:白头发,引申为时间长。意谓老年知己。

【白首之心】老年时的壮志。

【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炳烛之明】点燃蜡烛,用以照明。形容人到老年,好学不倦。

【迟暮之年】迟暮:黄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垂暮之年】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大化有四】化:变化。人生的最大变化有四个,即人生的婴儿、少壮、老年和死亡。

【反老成童】反:同“返”,归,还。道教语,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返老归童】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同“返老还童”。

【反老还童】反:同“返”,归,还。道教语,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返老还童】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风前残烛】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风中之烛】在风里晃动的烛光。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棺材瓤子】指快死的老年人。

【华发苍颜】颜:容颜。头发花白,面容苍老。形容老年人的相貌。

【黄发骀背】指长寿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同“黄发台背”。

【黄发台背】指长寿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黄发,指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台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台,通“鲐”。

【黄发鲐背】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指老年人。鲐背;鲐鱼背上有黑斑,老人背上也有,因常借指老人。指长寿老人,也泛指老年人。亦作“黄发台背”、“黄发骀背”。

【鹤发童颜】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黄梅不落青梅落】比喻青年人比老年人早亡。

【皓首苍颜】皓:白色的样子;首:头发;颜:面孔。雪白的头发,灰暗的面孔。形容老年人的容貌。

【红颜白发】颜:面容,脸色。头发花白,面色红润。形容老年人身体健康。指红颜少女和白发老翁。

【矜贫恤独】矜:怜悯;恤:周济;独:老年无子的人。怜悯救助贫苦和孤独的人。

【君子三戒】戒:戒规。君子有三条戒规:少年时戒美色;壮年时戒殴斗;老年时戒贪图。

【康强逢吉】康强:安乐强健;逢吉:遇到吉利。祝贺老年人身体健康,子孙吉利。

【枯杨生华】枯:干枯;华:同“?花”。枯萎的杨树重新开?花。比喻老年女子嫁了做官的丈夫,好景不长。

【老蚌生珠】原比喻年老有贤子。后指老年得子。

【老而益壮】老:老年;益:更加;壮:强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强壮。

【邻父之疑】邻父:指邻居的老年人。比喻那些心存偏见而喜欢主观用事的人。

【年华垂暮】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老年人经验丰富,做起事来,一个能顶得上两个人。

【老马恋栈】恋:留恋;栈:马栈。老马不妒忌离开马栈。比喻老年人恋念旧情。也指年老还贪恋官位。

【老来俏】衣着打扮如青年人的中老年人。

【年迫日索】老年逼近,馀日不多。

【老气横秋】老气:老年人的气派;横:充满。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

【老天拔地】形容老年人动作不灵活。

【年已及艾】艾:代指五十岁。老年头发花白如艾。指已到老年。

【老妪能解】妪:老年妇女。相传唐朝诗人白居易每作一首诗就念给老年妇女听,不懂就改,力求做到她们能懂。形容诗文明白易懂。

【龙钟潦倒】龙钟:行动不灵便的样子;潦倒:失意颓丧。形容老年人衰老颓丧的样子。

【耆宿大贤】耆:老。指有名望有学问的老年人。

【日薄桑榆】犹日薄西山。比喻老年的时光。

【日落西山】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将死或事物接近衰亡。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鲐背苍耈】鲐背:指老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因用以称长寿老人;耈:老年人。泛指老年人。

【童颜鹤发】颜:脸色。仙鹤羽毛似雪白的头发,孩子似的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雪鬓霜鬟】白发。借指老年人。

【雪鬓霜毛】指老年人。同“雪鬓霜鬟”。

【西山日薄】薄:逼近。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

【西山日迫】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同“西山日薄”。

【养儿代老,积谷防饥】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

【养小防老,积谷防饥】积:聚,储蓄。生养儿子是为了方便老年生活,储存谷物是为了防备荒年挨饿

【养子防老,积谷防饥】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尊年尚齿】年:年龄。尚:崇尚。齿:岁数。指尊重老年人。

【丈人行】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行:行辈。指长辈。

【朱颜鹤发】朱颜:红润的脸。红润的脸和像鹤羽毛一样白的头发。形容老年人精神焕发的样子。

老态龙钟

老眼昏花

耄耋之年

七老八十

风烛残年

棺材瓤子

行将入土

老不死的

关于孝的诗句

1、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2、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3、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4、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5、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6、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7、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8、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9、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10、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11、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12、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13、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14、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15、顾我,复我。《诗经》

16、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17、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18、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19、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20、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2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22、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23、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表示人老了的诗篇二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原文】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简介】

一个妇女怀念离家远行的丈夫。她咏叹别离的痛苦、相隔的遥远和见面的艰难,把自己的刻骨的相思和丈夫的一去不复返相对照,但还是自我宽解,只希望远行的人自己保重。全诗长于抒情,韵味深长,语言朴素自然又精炼生动,风格接近民歌。

【注释】

1.重行行:行了又行,走个不停。

2.胡马:意指北方的马。古时称北方少数民族为胡。越鸟:南方的鸟。越指南方百越。

3.缓:宽松。衣带日已缓:表示人因为相思一天比一天瘦。

4.浮云蔽白日:想象游子在外被人所惑。

5.蔽:遮掩

【大意】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

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

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作者介绍】

汉无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疑其不确)。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

这首诗是选自南朝梁萧统编的《文选》中的《古诗十九首》,这是一组诗的名称,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大都出于东汉末年。

【评析】

古诗是与今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一般唐代以后的律诗称今体诗或近体诗,非律诗则称古诗或古体诗。《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大多是文人模仿乐府之作。这里收

集的古诗作者已佚。但它的艺术成就是非常突出的,它长于抒情,善于运用兴比手法,使诗意含蓄蕴藉。它大体代表了当时古诗的艺术成就。《行行重行行》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这首诗是一首思夫诗。抒发了一个女子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深切思念。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陈绎《诗谱》),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首句五字,连叠四个“行”字,仅以一“重”字绾结。“行行”言其远,“重行行”极言其远,兼有久远之意,翻进一层,不仅指空间,也指时间。于是,复沓的声调,迟缓的节奏,疲惫的步伐,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痛苦伤感的氛围,立即笼罩全诗。“与君生别离”,这是思妇“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回忆,更是相思之情再也压抑不住发出的直白的呼喊。诗中的“君”,当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远行未归的游子。

与君一别,音讯茫然:“相去万余里”。相隔万里,思妇以君行处为天涯;游子离家万里,以故乡与思妇为天涯,所谓“各在天一涯”也。“道路阻且长”承上句而来,“阻”承“天一涯”,指路途坎坷曲折;“长”承“万余里”,指路途遥远,关山迢递。因此,“会面安可知”!当时战争频仍,社会动乱,加上交通不便,生离犹如死别,当然也就相见无期。

然而,别离愈久,会面愈难,相思愈烈。诗人在极度思念中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凡物都有眷恋乡土的本性:“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飞禽走兽尚且如此,何况人呢?这两句用比兴手法,突如其来,效果远比直说更强烈感人。表面上喻远行君子,说明物尚有情,人岂无思的道理,同时兼暗喻思妇对远行君子深婉的恋情和热烈的相思--胡马在北风中嘶鸣了,越鸟在朝南的枝头上筑巢了,游子啊,你还不归来啊!“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自别后,我容颜憔悴,首如飞蓬,自别后,我日渐消瘦,衣带宽松,游子啊,你还不归来啊!正是这种心灵上无声的呼唤,才越过千百年,赢得了人们的旷世同情和深深的惋叹。

如果稍稍留意,至此,诗中已出现了两次“相去”。第一次与“万余里”组合,指两地相距之远;第二次与“日已远”组合,指夫妻别离时间之长。相隔万里,日复一日,是忘记了当初旦旦誓约?还是为他乡女子所迷惑?正如浮云遮住了白日,使明净的心灵蒙上了一片云翳?“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这使女主人公忽然陷入深深的苦痛和彷惶之中。诗人通过由思

念引起的猜测疑虑心理“反言之”,思妇的相思之情才愈显刻骨,愈显深婉、含蓄,意味不尽。

猜测、怀疑,当然毫无结果;极度相思,只能使形容枯槁。这就是“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老”,并非实指年龄,而指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心情,是说心身憔悴,有似衰老而已。“晚”,指行人未归,岁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谢,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红颜老的迟暮之感。

坐愁相思了无益。与其憔悴自弃,不如努力加餐,保重身体,留得青春容光,以待来日相会。故诗最后说:“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至此,诗人以期待和聊以自慰的口吻,结束了她相思离乱的歌唱。

诗中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内在节奏上重叠反复的形式,同一相思别离用或显、或寓、或直、或曲、或托物比兴的方法层层深入,“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式单纯优美的语言,正是这首诗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所在。而首叙初别之情--次叙路远会难--再叙相思之苦--末以宽慰期待作结。离合奇正,现转换变化之妙。不迫不露、句意平远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

【读文思路】

两个人分别了,而且越离越远,一个"生"字写出了两个人被活活拆开(什么原因分离?)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痛苦之余,主人公进行了反思:我们究竟能不能再见面?但结果令他失望,道路又艰险又漫长,会面的可能微乎其微.但是主人公不甘心这种结果,他向导了胡马和

越鸟的故事,鸟兽尚且如此依恋,不忍离去,我们就难道不如鸟兽吗?不由的心里宽慰了些,但还是为痛苦所折磨,日渐消瘦,最后只能安慰自己:还是先放在一边,保重好身体,静静的等待相见的那一天吧.这首诗把思念者的那种缠绵悱恻的心情写的入木三分,令人感动。

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1]

【评析】

此诗叙述的是一个生活片断,大致描述如下:诗中的女主人公独立楼头,体态盈盈,如临风凭虚;她倚窗当轩,容光照人,皎皎有如轻云中的明月;她红妆艳服,打扮得十分用心;她牙雕般的纤纤双手,扶着窗棂,在久久地引颈远望:她望见了园久河畔,草色青青,绵绵延延,伸向远方,“青青河畔草,绵绵思无道;远道欲何之,宿昔梦见之”(《古诗》),原来她的目光,正随着草色,追踪着远行人往日的足迹;她望见了园中那株郁郁葱葱的垂柳,她曾经从这株树上折枝相赠,希望柳丝儿,能“留”住远行人的心儿。原来一年一度的春色,又一次燃起了她重逢的希望,也撩拔着她那青春的情思。希望,在盼望中又一次归于失望,情思,在等待中化成了悲怨。她不禁回想起生活的波弄,她,一个倡家女,好不容易挣脱了欢场泪歌的羁绊,找到了惬心的郎君,希望过上正常的人的生活;然而何以造化如此弄人,她不禁在心中呐喊:“远行的荡子,为何还不归来,这冰凉的空床,叫我如何独守!”

此诗定的就是这样一个重演过无数次的平凡的生活片断,用的也只是即景抒情的平凡的章法、“秀才说家常话”(谢榛语)式的平凡语言;然而韵味却不平凡。能于平凡中见出不平凡的境界来,就是此诗,也是《古诗十九首》那后人刻意雕镌所不能到的精妙。

诗的结构看似平直,却直中有婉,极自然中得虚实相映、正反相照之妙。诗境的中心当然是那位楼头美人,草色柳烟,是她望中所见,但诗人——他可能是偶然望见美人的局外人,也可能就是那位远行的荡子——代她设想,则自然由远而近,从园外草色,收束到园内柳烟,更汇聚到一点,园中心那高高楼头。自然界的青春,为少妇的青春作陪衬;青草碧柳为艳艳红妆陪衬,美到了极至。而唯其太美,所以篇末那突发的悲声才分外感人,也只是读诗至此,方能进一步悟到,开首那充满生命活力的草树,早已抹上了少妇那梦思般的哀愁。这也就是前人常说的《十九首》之味外味。如以后代诗家的诗法分析,形成前后对照,首尾相应的结构。然而诗中那朴茂的情韵,使人不能不感到,诗人并不一定作如此巧妙营构,他,只是为她设想,以她情思的开展起伏为线索,一一写成,感情的自然曲折,形成了诗歌结构的自然曲折。

诗的语言并不经奇,只是用了民歌中常用的叠词,而且一连用了六个,但是贴切而又生动。青青与郁郁,同是形容植物的生机畅茂,但青青重在色调,郁郁兼重意态,且二者互易不得。柳丝堆烟,方有郁郁之感,河边草色,伸展而去,是难成郁郁之态的,而如仅以青青状柳,亦不足尽其意态。盈盈、皎皎,都是写美人的风姿,而盈盈重在体态,皎皎重在风采,由盈盈而皎皎,才有如同明月从云层中步出那般由隐绰到不鲜的感觉,试先后互易一下,必会感到轻重失当。娥娥与纤纤同是写其容色,而娥娥是大体的赞美,纤纤是细部的刻划,互易不得。六个叠字无一不切,由外围而中心,由总体而局部,由朦胧而清晰,烘托刻画了楼上女尽善尽美的形象,这里当然有一定的提炼选择,然而又全是依诗人远望或者悬想的的过程逐次映现的。也许正是因为顺想象的层次自然展开,才更帮助了当时尚属草创的五言诗人词汇用得如此贴切,不见雕琢之痕,如凭空营构来位置词藻,效果未必会如此好。这就是所

谓“秀才说家常话”。

六个叠字的音调也富于自然美,变化美。青青是平声,郁郁是仄声,盈盈又是平声,浊音,皎皎则又为仄声,清音;娥娥,纤纤同为平声,而一浊一清,平仄与清浊之映衬错综,形成一片宫商,谐和动听。当时声律尚未发现,诗人只是依直觉发出了天籁之音,无怪乎钟嵘《诗品》要说“蜂腰鹤膝,闾里已具”了。这种出于自然的调声,使全诗音节在流利起伏中仍有一种古朴的韵味,细辨之,自可见与后来律调的区别。

六个叠词声、形、两方面的结合,在叠词的单调中赋予了一种丰富的错落变化。这单调中的变化,正入神地传达出了女主人公孤独而耀目的形象,寂寞而烦扰的心声。

无须说,这位诗人不会懂得个性化、典型化之类的美学原理,但深情的远望或悬想,情之所钟,使他恰恰写出了女主人公的个性与典型意义。这是一位倡女,长年的歌笑生涯,对音乐的敏感,使她特别易于受到阳春美景中色彩与音响的撩拔、激动。她不是王昌龄《闺怨》诗中那位不知愁的天真的贵族少女。她凝妆上楼,一开始就是因为怕迟来的幸福重又失去,而去痴痴地盼望行人,她娥娥红当也不是为与春色争美,而只是为了伊人,痴想着他一回来,就能见到她最美的容姿。因此她一出场就笼罩在一片草色凄凄,垂柳郁郁的哀怨气氛中。她受苦太深,希望太切,失望也因而太沉重,心灵的重压,使她迸发出“空床难独守”这一无声却又是赤裸裸的情热的呐喊。这不是“悔教夫婿觅封候”式的精致的委婉,而只是,也只能是倡家女的坦露。也唯因其几近无告的孤苦呐喊,才与其明艳的丽质,形成极强烈的对比,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诗人在自然真率的描摹中,显示了从良倡家女的个性,也通过她使读者看到在游宦成风而希望渺茫的汉末,一代中下层妇女的悲剧命运——虽然这种个性化的典型性,在诗人握笔之际,根本不会想到。

今日良宴会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

【译文】

今天这么好的宴会真是美极了,这种欢乐的场面简直说不完.

这场弹筝的声调多么的飘逸,这是最时髦的乐曲出神又妙化.

有美德的人通过乐曲发表高论,懂得音乐者便能听出其真意.

音乐的真意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只是谁都不愿意真诚说出来.

人生像寄旅一样只有一世犹如尘土,刹那间便被那疾风吹散.

为什么不想办法捷足先登,先高踞要位而安乐享富贵荣华呢

不要因贫贱而常忧愁失意,不要因不得志而辛苦的煎熬自己.

【鉴赏】

这首诗写得很别致。全诗十四句,是主人公一口气说完的,这当然很质直。所说的内容,不过是在宴会上听曲以及他对曲意的理解,这当然很浅近。然而细读全诗,便发现质直中见婉曲,浅近中寓深远。且看他是怎么说的,说了些什么:今天的宴会啊,真是太棒了!那个欢乐劲,简直说不安,光说弹筝吧,弹出的声调多飘逸!那是最时髦的乐曲,妙极了!有美德的人通过乐曲发表了高论,懂得音乐,便能听出其真意。那真意,其实是当前一般人的共

[2]

同心愿,只是谁也不肯明白地说出;那就让我说出来吧:“人生一世,有如旅客住店。又像尘土,一忽儿便被疾风吹散。为什么不捷足先登,高踞要位,安享富贵荣华呢?别再忧愁失意,辛辛苦苦,常守贫贱!”

这段话,是兴致勃勃地说的,是满心欢喜地说的,是直截了当地说的。中间有用了不少褒意词、赞美词。讲“宴会”,用“良”,用“欢乐”、而且“难具陈”。讲“弹筝”,用“逸响”,用“新声”,用“妙入神”,用“令(美)德”,用“高言”。讲抢占高位要职,也用了很美的比喻:快马加鞭,先踞要津。那么,主人公是真心宣扬那些时人共有的心愿呢?还是“似劝(鼓励)实讽”,“谬悠其词”呢?

主人公是在听“弹筝”,而不是在听唱歌。钟子期以“知音”著称,当伯牙弹琴“志在流水”的暑假,也不过能听出那琴声“洋洋乎若江河”,并不曾译出一首 《流水歌》。这位主人公,究竟是真的从筝声中听出了那么多“高言”、“真意”呢?还是由于“齐心同所愿,含意俱示伸”,因而假托听筝,把那些谁也不便明说 的心里话和盘托出呢?

人生短促,这是事实。力求摆脱“穷贱”、“轗轲”和“苦辛”,这也不能不说是人所共有的心愿。既然如此,又何必“讽”!“讽”,又有什么用!然而为了摆脱它们而求得它们的对立面,每个人都争先恐后,抢夺要位,那将出现什么情景!既然如此,便需要“讽”,不管有用还是没有用。由此可见,这首诗的确很婉曲、很深远。它含有哲理,涉及一系列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引人深思。

另《人间词话》有评: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可为淫鄙之尤。然无视为淫词、鄙词者,以其真也。五代北宋之大词人亦然。非无淫词,读之但觉其亲切动人。非无鄙词,但觉其精力弥满。可知淫词与鄙词之病,非淫与鄙之病,而游词之病也。

青青陵上柏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馀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相关背景知识】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亡失主名的无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译文】

陵墓上长得青翠的柏树,溪流里堆聚成堆的石头.

人生长存活在天地之间,就好比远行匆匆的过客.

区区斗酒足以娱乐心意,虽少却胜过豪华的宴席.

驾起破马车驱赶著劣马,照样在宛洛之间游戏著.

洛阳城里是多麼的热闹,达官贵人彼此相互探访.

大路边列夹杂著小巷子,随处可见王侯贵族宅第.

表示人老了的诗篇三
《10.02.15-(月) 老人诗歌 生活写照》

10.02.15-(月) 老人诗歌 生活写照

▼73歳が詠むから許される句もある。〈ときめきが動悸(どうき)にかわる古稀(こき)の恋〉。全国老人福祉施設協議会の第6回「60歳からの主張」川柳部門には約2千句が寄せられた。入賞作と、最終選考に残ったものから紹介する

▼也有一些诗句因为是73岁老人吟诵的作品而得到了认可,诸如<满怀兴奋意,怦怦直跳心,夕阳美景好,古稀之恋情>。全国老年人福利设施协议会举办的第6届“来自60岁的主张”诗歌大赛川柳诗部门收到了大约2千首来稿。在此介绍一下入选作品和进入最终评选的作品。

▼〈掛けてきた年金実は賭けていた〉。社会へのまなざしは鋭い。〈日本発武士道にない派遣斬(ぎ)り〉。福祉政策は、老より幼に重きを置くかに見える。そこで〈敗戦国興して老後報われず〉 ▼<长年总牵挂,退休金咋发,实为空欢喜,博弈结局差>,<日本出新招,不见武士道,斩断外派制,此法属哪套>,从中可感觉到监督社会的锐利目光。在福利政策方面,可以看到重心已从老年人转移至幼龄童,于是便出现了以下的这首,<满目疮痍国战败,振兴大业我担待,无奈老后真凄凉,所盼回报不存在>。

▼〈カラオケで美声聴かせて入れ歯落ち〉〈置き場所を思い出せない備忘録〉と、老いを笑い飛ばす自虐の句も目立つ。〈角が取れ丸くなるのは背中だけ〉〈遼君のスイング真似(まね)て腰痛め〉など、綾小路きみまろさんの名調子で聴いてみたい

▼<卡拉OK俏,歌声更美妙,有意放声唱,无奈假牙掉>,<明明放置好,场所忘记了,实在想不起,备忘不可少>,这两首嘲笑老年之后窘境的自虐型诗句引人注目。还有<棱角皆被磨除,诸事圆滑相处,其实并非如此,惟有后背圆鼓>,<喜好高尔夫,小辽我佩服,效仿挥一杆,腰闪须手扶>等诗句,希望能够从中听得到绫小路君麻吕先生闻名遐迩的语调。

▼名刺抜きの付き合いに慣れるのもひと苦労で、〈定年前の肩書き言うな居酒屋で〉。しかし男というもの、いくつになっても妙なライバル意識が抜けない。〈買った墓地嫌いな奴(やつ)の相向かい〉 ▼要习惯于不用名片的交往也是件很辛苦的事情,例如<自打退休起,官职不准提,把盏小酒店,你我尚相宜>。然而,一个男人不管到了多大年纪,古怪的竞争意识总是难以抹去,请看这一首,<老后可栖身,购置一墓地,可恶老对手,相对处一起>。

▼〈新婚と思って老々介護する〉。何十年も一緒にいれば、夫婦の仲は様々だ。〈補聴器が老妻の愚痴ひろってる〉。かと思えば〈老妻とダジャレの応酬日々楽し〉という関係も。皆が夢見る共白髪の日々にも、ふと我に返る時がある。〈婆(ばあ)さんや茶柱立って何がある〉

▼<虽说都已上年纪,权当新婚甜如蜜,老老相濡须以沫,细心照料为第一>,相处了几十年的老夫老妻,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各不相同,有的是<耳聋听力差,助听耳旁挂,老妻总絮叨,大多是废话>,也有的关系不错,<娇妻虽已老,时尚不能少,互相勤交流,日日乐陶陶>。在共同憧憬白头偕老的日子里,也会有陶醉于回归自我的时候,<我说老太太,呆呆站面前,好比叶片立茶汤,何事挂心上>。 ▼優秀賞は、冷めた視線で〈喜寿祝い寿司(すし)に集まり我(わ)れ孤独〉。ごちそう目当ての親族を、声ではなく字でチクリとやるのが老境。同様に〈子や孫が無理はするなとこきつかう〉。まあ、使う気にさせる体も素晴らしい。万事、前向きに考えたい。〈物忘れ嘆くな頭のダイエット〉 ▼获得优秀奖的是一首用冷静的目光观察自我的作品,<七十七岁喜寿到,生日庆典颇热闹,美味寿司聚人气,我仍孤独无依靠>,对那些以美味佳肴为目标的亲属,只能用无声的文字进行深刻描述的作法只能说明作者的确已身处老境。同样,也有叫苦连天的作品,<又有儿子又有孙,儿孙皆为啃老人,适可而止别过分,容我平静度余生>。当然还得想开一点,拥有一个让人想使唤的身体也是件不错的幸事,希望能万事向前看,<岁月惹人嫌,记性不如前,不必总叹息,用脑多锻炼>。

ときめき:心跳

動悸(どうき):心跳,心悸

古希(こき):七十岁

選考(せんこう):选拔,选用

眼差し(まなざし):目光,眼神

美声(びせい):悦耳的声音,美妙的声音

入れ歯(いれば):假牙,换木屐齿

備忘録(びぼうろく):备忘录,记事本,协议书

老い(おい):年老,衰老,老年人,老人

笑い飛ばす(わらいとばす):对问题一笑了之,光笑而不认真对待

スイング(swing):摇动,摆动,摇摆,挥轮球棒,转换方向,爵士乐,摇摆舞音乐 ライバル(rival):竞争对手,敌手,竞争者,情敌

補聴器(ほちょうき):助听器

老妻(ろうさい):自己的老妻,年迈的妻子

駄洒落(だじゃれ):拙劣的诙谐,无聊的笑话

共白髪(ともしらが):白头偕老

茶柱(ちゃばしら):茶叶茎,茶叶棍

喜寿(きじゅ):七十七岁寿辰

チクリと:针等尖物刺扎,稍微,略微,尖锐,尖刻,刻薄

老境(ろうきょう):老境

孫(まご):孙子,孙女,外孙子,外甥,外孙女,外甥女

万事(ばんじ):万事

ダイエット(diet):为治疗或调节体重规定的饮食

表示人老了的诗篇四
《古诗词

画 唐朝•王维 静夜思 李白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年级下册】

春晓 唐•孟浩然 村居 清•高鼎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 清•袁枚 小池 宋•杨万里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二年级上册】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情。

【二年级下册】

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阴。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寻。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青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里船.

【三年级上册】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维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三年级下册】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 林杰 嫦娥 李商隐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四年级上册】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游山西村 宋 陆游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四年级下册】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渔歌子 唐•张志和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乡村四月 宋•翁卷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五年级上册】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秋思 张籍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五年级下册】

牧童 吕岩 舟过安仁 宋 杨万里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yuè)•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六年级上册】 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天净沙•秋 元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六年级下册】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芙蓉楼送辛渐 唐五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浣溪沙 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汉字趣话

“比”对“北”说:夫妻一场,何必闹离婚呢!

“巾”对“币”说:儿啊。你戴上博士帽,也就身价百倍了。 “尺”对“尽”说:姐姐,结果出来了。你怀的是双胞胎。 “臣”对“巨”说:和你一样的面积。我却有三室两厅。 “晶”对“品”说:你家难道没装修? “吕”对“昌”说:和你相比,我家徒四壁。 “自”对“目”说:你单位裁员了?

“茜”对“晒”说:出太阳了,咋不戴顶草帽?

“个”对“人”说:不比你们年轻人了!没根手杖几乎寸步难行。 “办”对“为”说:平衡才是硬道理!

“兵”对“丘”说:看看战争有多残酷,两条腿都炸飞了! “占”对“点”说:买小轿车了? “且”对“但”说:胆小的,还请保镖了? “日”对“曰”说:该减肥了。

“人”对“从”说:你怎么还没去做分离手术?

“土”对“丑”说:别以为披肩发就好看,其实骨子里还是老土。 “寸”对“过”说:老爷子,买躺椅了? “由”对“甲”说:这样练“一指禅”挺累吧? “木”对“术”说:脸上长颗痣就当自己是美人了! “叉”对“又”说:什么时候整的容啊?脸上那颗痣呢? “天”对“夫”说:头上的包是老婆打的吧?

汉字中的“金字塔”

汉字中有许多由三个相同的字重叠组合成的字,它们的形状酷似埃及的金字塔。它们大都是会意字,大都表示数量众多,字形易于记忆,字义也易于理解和掌握。例如:

众:表示人多。如“众目睽睽”,指许多人都在睁大眼睛看。“群众”指集体、大家。“众人拾柴火焰高”,比喻人多力量大。

品:表示人多、口多,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如“品评”,评论高下;“品尝”,仔细地辨别。

森:指树木多。“森林”,即大片成长的树木;“森森”,形容树木茂盛繁密,阴森可怕。

晶:阳光多,意为光亮、明亮。如“晶莹”,光亮而透明;“结晶”,比喻珍贵的成果。

磊:指石头多。如“磊磊”,指乱石堆积的样子;“光明磊落”的“磊”意为水落石出,形容胸怀坦荡,心地光明。

卉:指草多,原属草木的总称。如“花卉”,指有花有草,可供观赏;“奇花异卉”,指少见的、珍贵的花和草。

矗:读 chù,很多,很高,很直。如:“矗立”,高高地耸立。

鑫:读 xīn,金财富兴盛,多用于人名或招牌字号,取其吉祥亨通之意。

淼:读 miǎo,水多,形容水势浩大。如:“淼茫”,形容水面辽阔。

焱:读 yàn,指火多而发出的火花、火焰,多用于人名。

表示人老了的诗篇五
《叶芝《当你老了》诗歌赏析(英文版)》

The appreciation of “When You Are Old”

This poem chooses from the poetry "rose" of Yeats, which is written in 1893, it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early works of Yeats, addresses to his heart goddess, who is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woman in his life.

“When you are old and gra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he poet starts with a pencil like painting a picture which interlaces the shadow with light , no vivid color, atmospheric background and lingering characters’ move, only a quiet life fabric of old age. Although at this time, Yeats was only 29, his lover was only 27 years old, but the "white head", "Sleep giddy" , "snoozing by the fire", a simple image, but let time rapidly move forth to the future of her. At that time, she lost the charming appearance, lost fresh youth; maybe the readers can't help asking: what kind of emotion is the poet for her at that tim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very few words, the poet lead her experience his deep feeling slowly. Let an old woman to look back may seem to be cruel and the gap between of the contrast will diffuse in the heart. And

in this gap, the poet gradually recognizes the firm love, which likes an unexpected gift, a surprise. As if the gentle stream are starting to flow from the iceberg and melting slowly out of it, with the huge source, which is a long process.

The conception of the original whole poem in the first stanza describes that an old woman looks back to her love when she was young. What is love? Perhaps it is only the one who is really experienced that kind of real emotion can have sincerely feelings of its appearance. But no matter how, the memory of love is the sweetest and most often does when he or she is old just as what is written in the poem, beauty is old, the appearance is gone, and she is sitting by the fire and starts reviewing the past love.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since the poem has already opened, the feeling of the poet has been read slowly, after so long trial, he can't wait to contrast with other admirer, and express his strong feeling in his heart, which has been

shaking his emotion. Other's "false or true" has passed through her long life, while his love to her pilgrim's soul, sweet and sad, in a few years. The faith of love let poet could no longer tell carefully, finally he sorrows unbearably, and compares himself to the only person passionately and proudly; "Only a man" is the most interest to her pursues, beyond time, space and secular.

Of course after understanding the heroine of the poetry, the reader is easy to know that she is a free movement warrior, she and Yeats has the common ideal and pursuit, that is the struggle for the liberation of Ireland. What’s more, Yeats is also a poet who possesses mysticism, romantic and aestheticism. At this time, the stream of love as if the flood in the valley, fast but still lonely. The thinking of the love is awakening slowly in the memory, facing so crazy profession, she should joy or grieve?

This poem is deepened in the final section.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the shaking fire shines upon the withered appearance; the screen is vague with light and shade, so that readers can't help imagining the old woman’s mood.

Is she mourning the fleeting of youth, or the twining of love? Once let poet’ feeling burying in time, the past events in the time can't be chased, only the memories can give some consolations.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With the time goes, which touched the old woman so much, love is also met subsequently slip away? No, there is such a kind of love, it remains, it is just not be responded, and it can't find its habitats, but it is very clinging to survive, or stepping on the mountaintop, or impaling in the stars.

The poet's love, is not accepted, is sweet torment, and hate is woven into the forever altered. At this time, the emotional stream has come to the estuary softly, going to the ocean, and sinking into the deep end, whose surface is calm. The monologue, endless miles of faithful attitude, endless grievance and injustice of the poet, these all return to the silent waiting in real life. Finally, the love as if the lofty and cold stars on the top, which have the insurmountable distance, but never fails to stare at her. Such enduring love may puzzle the readers, they still need to pack up their heart again and return to the reason

reluctantly. It gives an everlasting and divine theme to love, making the reader feel the great love suddenly, and the precious of love. Let the reader to be affected by both the sentimental and the encouraging, maybe there is a kind of true love which is no need to own, however, it also tough exists and has been around!

Love is the entire of this poem; the whole poem uses the simple language level, but if you read carefully, there seems to be a mysterious breath of strong winds. The love and the persistent of the poet, the sad or happy of the poet, no matter how our readers or the translators who might feel the fall in love of the feeling can not really take hold in place. By writing this poem in this fashion, the narrator could possibly hope to achieve either of the following: the woman, once old, will remember the days when she was young with happiness but grow regretful that she did not take advantage of his love, or the woman, in the present, will see what an opportunity she is missing by ignoring his love for her and leaving him to fade into the past.

表示人老了的诗篇六
《当你老了 诗文朗诵展示》

表示人老了的诗篇七
《唐诗联想记忆100首》

表示人老了的诗篇八
《古诗》

表示人老了的诗篇九
《古诗文阅读第一章第2节》

表示人老了的诗篇十
《诗经》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落叶 诗词

下一篇: 蜜蜂诗歌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