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梁实秋诗歌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31    阅读:

梁实秋诗歌篇一
《梁实秋《雅舍》高考诗歌精读》

梁实秋《雅舍》赏析

阅读天地

0518 0717

梁实秋《雅舍》赏析

原文:

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的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不消说,这房子有砖柱,有竹篦墙,一切特点都应有尽有。

讲到住房,我的经验不算少,什么“上支下摘”,“前廊后厦”,“一楼一底”,“三上三下”,“亭子间”,“茅草棚”,“琼楼玉宇”和“摩天大厦”各式各样,我都尝试过。我不论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对那房子便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是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 “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大不便处。

“雅舍”共是六间,我居其二。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灯油而推翻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棹脚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但是对于鼠子,我很惭愧的承认,我“没有法子”。“没有法子”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以为这话最足代表中国人的懒惰隐忍的态度。其实我的对付鼠子并不懒惰。窗上糊纸,纸一戳就破;门户关紧,而相鼠有牙,一阵咬便是一个洞洞。试问还有什么法子?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雅舍”的蚊虱之盛,是我前所未见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当黄昏时候,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獗,来客

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住在“雅舍”!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素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洒扫拂拭,不使有纤尘。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西人常常讥笑妇人喜欢变更桌椅位置,以为这是妇人天性喜变之一征。诬否且不论,我是喜欢改变的。中国旧式家庭,陈设千篇一律,正厅上是一条案,前面一张八仙桌,一旁一把靠椅,两旁是两把靠椅夹一只茶几。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笠翁《闲情偶寄》之所论,正合我意。

“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我此时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其实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

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冠以“雅舍小品”四字①,以示写作所在,且志因缘。

注:①该文选自《雅舍小品》一书(香港碧辉图书公司出版)的首篇,故称。

赏析:

梁实秋(1903~1987),名治华,字实秋,北京人,原籍浙江杭县。一生著作甚丰,散文集《雅舍小品》一、二、三集行世,文学批评论文集多种,经近40年的时间独立翻译完成莎士比亚全集40卷。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和翻译家。

《雅舍》是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的小篇之首。本文写于1938年,当时抗日战争已经爆发,国难当头,大学教授到重庆只能住陋室。明明是陋室,却偏偏称“雅舍”,这表现了对战争年代的无奈,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自我调侃,同时也表现了天朗乐观的心态和旷达超脱的情怀。

文章开篇简洁自然,像是闲来之笔,但在读到“砖柱”、“木头架子”、“瓦”、“竹篦墙”、“泥灰”时,我们能从“孤零零”、“瘦骨嶙峋”、“单薄”、“可怜”等词语中体会以不满的情绪。即不满却又对它的“好感油然而生”,可见其文风之幽默。由此我们便能理解为什么评价四川人造房子用“经济”一词,为什么在写到“雅舍”的时候用了引号。

在眼中,“雅舍”各有它的个性和风格。其一、“雅舍”筑在半山腰,前临稻田,后接榛莽,围以竹林、水池等,是一亦俗亦雅之地。由此,得出为友之道,“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其二,“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这样的句子用词逼真、细腻,真实地再现了房子的简陋和不方便,字里行间又表现出处之泰然的幽默感。堂堂知名教授居此陋室,本已无限辛酸,而他却以旷达超然的胸襟从容视之,以宽缓舒和的语气予以调侃,自具雅人情致,别有况味。其三,和人共一套房,常有“隔壁戏”:“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出来,破我岑寂”。陋室多有不便,但却以审美的眼光,从中挖掘出它的许多可人之处,听话听声,言外之意也很有分寸地表现着闲适、散淡、不与人争的生活态度。其四,居此“雅舍”,又有鼠、蚊相扰,我们看到用了“骚扰”、“猖獗”等词语,这或可理解为内心的不满,对生活、对战争的不满,却没有直抒胸臆的愤怒和反抗,所有的语句仍然是对“月夜”、“细雨”的欣赏,对“简朴”之风的追求,对“似我”、“非我”境界的陶醉。其五,尽管条件简朴,但“一事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文中以戏谑的语言说壁间不挂显要的照片,也没有牙医的博士文凭,更不需要张贴电影明星影片等,表明对物质需求不存奢望,坚守独立的人格,不攀附权贵,不随意从俗。

本文语言典雅清朗而又富于幽默感,偶用文言词句,也是信笔而至,娓娓道来,明白流畅,雅俗共赏。

赏析:

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小品》是享誉海峡两岸的名篇,《雅舍》是这本小品集的代序言。后来《雅舍》一文被收进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的高中《语文读本》第一册。

梁实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在以前的文学史上,梁实秋是一个“反动文人”,建国以来中学语文教材一直没有梁实秋作品的一席之地。鲁迅先生曾痛批梁实秋的杂文连篇累牍,不一而足。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梁实秋也得到了重新评价。他在文学事业和学术研究上的巨大成就,获得了充分肯定。梁实秋在其漫长的人生历程中,虽然有某些严重偏见,但终究是一位爱国的文人学者、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散文家和翻译家。《雅舍小品》便是他的散文代表作,它风行全世界,先后印出300多版,创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发行的最高纪录(参见《才子梁实秋》,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他学贯中西,著作等身,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译,为民族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雅舍》是在1940年写的散文,作于重庆。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往重庆。1939年5月,梁实秋随教育部中小学教科书编委会迁至重庆北碚,秋天,他与吴景超夫妇在北碚主湾购置平房一栋,遂命名为“雅舍”。此屋结构系砖柱木架,瓦顶篾壁,有房6间,高低两蹬,梁实秋住一室一厅。他入住以后,来做客的文人很多。梁实秋在雅舍蛰居7年(1939年到1946年),其间翻译、创作了大量作品,《雅舍小品》就是在这里写就的。

雅舍虽以“雅”为名,实乃是一栋典型的“陋室”,缺点多多。大致有:

1、结构简陋,2、风雨难避,3、地点荒凉,4、行走不便,5、门窗不严(隔墙传声),6、鼠子瞰灯(老鼠肆虐),7、蚊子猖獗(聚蚊成雷)。关于其结构简陋,刚刚说它“瘦骨嶙峋”、“单薄得可怜”,便一转:“但是„„没有人能说不像是房子。”“像”一座房子,就是说它实际上并不是一座“房子”(连起码的砖墙也没有)。这话说得俏皮,表现了梁实秋从容的文风,也包含了对人生各种穷愁况味的感慨。接着写它的“不避风雨”,用了骈偶句式。闻一多的《死水》以美写丑,用的是“反讽”手法,表达的是忧愤的情绪;梁实秋用整饬、雅致的骈句写房屋的破旧、残损,是承认它的“丑”,但肯定它的“个性”,表现了梁先生超脱、豁达的性格。明明是“地点荒凉”,却冠以“若说”,“荒凉”只是别人所说,他未必这么认为;明明屋内地板是个斜坡,连来客也“无不惊叹”,却说“亦不觉有大不便”。写门窗不严,杂音扰人;鼠子瞰灯,破坏严重,都不厌其烦地用排比来铺叙,极言环境之不宁,而最后的结论却是“没有法子”,表现了一种自嘲和无奈。写蚊子骚侵,用了两处夸张,强调蚊子的厉害,结果却是“我仍安之”。“以不变而应万变”,对环境的恶劣始终安之若素,不是别有旨趣的人是无法想象的。[3]

“雅舍”虽然有那么多缺点,但也并非一无好处。从文中看,至少有两大优点:一是地势较高,得月较先,便于欣赏自然美景;二是陈设简朴,易于安排,最能彰显主人个性。物质形态未能尽如人意,就从自然界去找快乐,觅情趣。正如李白诗里所说:“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苏轼赋里也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为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种面对困境的释然、达观的态度,比起一碰到逆境就沮丧、颓废,总是要积极得多。余秋雨写过一篇《为自己减刑》(收入《霜冷长河》)的短文,说有一个友人因事入狱,刑满释放,带出了一部60万字的译稿。由此发出感慨:正是这位朋友正确的生活态度,实际上为自己大大地减了刑。相反,现实生活中,任何一点小小的拂意,都会成为一个人“心造的监狱”。论梁实秋当时所处的物质环境,与一座“牢狱”没有多大差别,且一住七年,而梁实秋豁达的心胸,实际上也就是为自己“减了刑”。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梁实秋除完成中小学战时教材编写任务外,还创作了《雅舍》等十几篇小品文,翻译了莎士比亚《亨利四世》等多部外国作品。梁实秋的这种对待逆境的从容、平和的心态,在后来物欲横流、浮躁之风盛行的形势下,有可借鉴之处。“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此处排比,看似多余的废话,实则表达了对社会各色人等自我炫耀之陋习的讥讽,亦有对自我个性的张扬,他有他的生活方式,他的人生趣味,对他人概不艳羡,亦不模仿。

文章结束语引用刘克庄《玉楼春》中的名句“客里似家家似寄”,是有很深感慨的。“客里”一作“客舍”,“寄”即临时借住。此句是说住在外边的时候多,住在家里的时候反而少。这是国家动荡年代的特征。刘克庄是南宋爱国词人,引刘词表达了抗战时期流落重庆时的某种感慨。对眼前的现实不会视而不见,只是他的感慨不像其他文人那样直露、激昂,而是表现得委婉、细腻。他在描写“雅舍”“得月较先”这番赏心悦目的情景时,插叙一段遇有暴雨辄满室狼籍的镜头;在谈感受时又写下了这样的句子: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深深的感叹,蕴含于字里行间。

有人说梁实秋将茅舍命名为“雅舍”,是自命清高。这不符合事实。“是大才子自风流。”梁实秋在雅舍居住时表现的高雅的志趣、所从事的学术和文学上的清雅的事业,以及出入于“雅舍”的一批风流儒雅的文人、学者,便使“雅舍”在物质形态上的简陋、破旧、荒凉、坎坷等等,退居次要地位,以至于不在话下了。这种处变不惊、温文尔雅的名士风度,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现代,不无借鉴价值。[4]

该文语言上的特色十分鲜明,非常值得赏析、发挥。概括起来,有四大特点:

(一)骈散相间。喜用排偶,对偶、排比句式,几乎每段都有,或铺叙,或描写,异彩纷呈。这些排偶句显示了很强的文学功力,语言老到,文采斐然。又善于将整句与散句配合使用,奇偶互见,骈散相宜,行文活泼,舒卷自如,恰如行云流水,姿态横生。

(二)雅俗共存。梁文的主流词汇是典雅的书面词藻,梁先生深厚的古文修养,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而从全篇来看,精致、雅驯的书面语又与浅近、活泼的口语相辅相成。如第三段写各种声音破壁而来,用了两组词语,一组典雅,一组浅俗,却颠倒不得。文人吟咏诗章是风雅的事,连用几个措辞考究的四字格;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登大雅之堂”的声音,则用口语罗列,使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状。文中许多句子书卷气甚浓,近乎文言;有的句子则又是十足大白话。

(三)引用自如。中外资料,信手拈来,内容贴近,形式多样。如引“聚蚊成雷”,就是一种成语的活用,有人称之为成语的“返祖”。“聚蚊成雷”通用义相当于“人言可畏”,而文中用的是字面义。“相鼠有牙”亦可作如是观。此句出自《诗经·鄘风》,原句为“相鼠有牙(一作齿),人而无止(通耻)”,表达的是对丧尽廉耻之人的诅咒,这里也用字面义。引李渔的《闲情偶寄》,只引其题,不征其句,有意雪藏,留有余地;引李白的文、刘克庄的词,则引其句,不述其题,非止惜墨如金,也是对读者的充分信任。两处引述外国人的言论,只引大意,未见原文。总之,引用灵活,材料丰赡,不但帮助了文章的表情达意,而且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含量,显示了学者型作家的饱学多识。

(四)幽默丛生。幽默诙谐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手段或修辞方式,而是渗透于全篇的语言特色。比如写雅舍单薄简陋,不避风雨,本来是生活中并不

梁实秋诗歌篇二
《梁实秋的诗意追求》

梁实秋的诗歌批评话语与诗学理想

摘要:在中国新诗现代化的进程中,梁实秋以独特的诗学视角和理论批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他坚持用理性、人性等观点来限制诗歌的内容与形式,以古典主义为基点来反对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等诗学观念,部分理论虽有偏颇却对现代诗学理论批评是有益的补充。

关键词:古典主义、理性、人性、节制

梁实秋一直坚持独特的诗歌理论探索与建设,以这种方式关注着中国新诗的发展方向。他将中国的文艺理论与外国进行融合,秉持着古典主义的价值尺度去构造自己“人性”诗学理想,在众多文章中诸如:《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诗与图画》、《文学批评论》等,他进行了相对较为完整、广泛的批评史阐释和评述,从而对五四时期的中国新诗的创作实践进行批评,这对新诗发展中的某些流弊是个有力的回击,同时为新诗现代化的发展建设增加了有益的成分。

一 中国的古典主义传承者——理论基础

1924年,梁实秋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毕业,前往哈佛大学继续攻读研究生。进入哈佛之前,由于五四新文化的影响和年轻人与生俱来的热情,梁实秋在诗学理想与文学批评上是倾向于浪漫主义的,他推崇想象和热情。对王尔德的推

崇备至说明了他对纯的唯美的艺术的追求,同时他还强调对诗歌中真挚感情与无边想象的追求。而进入哈佛之后他的思想有了一次较大调整,从之前的带有唯美色彩的浪漫主义转向了古典主义。梁实秋接受古典主义,主要得力于他在哈佛的老师欧文·白璧德,从最初的对白璧德的猜疑和挑战的态度,到后来对他的见解的由衷佩服,梁实秋在这过程中将古典主义确立为自己的信条,继而成为古典主义在中国的传人。白璧德主张以“人的法则”来反对“物的法则”,强调理性、道德意志是人的基本特点和美德,以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有内心的理性活动与理性判断,这使人既不为“物”所淹没,也使人部位感情所淹没。1926年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可谓是对自己的古典主义立场第一次全面的申张,也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态度鲜明亮出。

1、对感情泛滥的反感

梁实秋认为“五四文学”从整体上将感情过于泛化,“情感就如同铁笼里猛虎一般,不但把礼教的桎梏重重的打破,把监视情感的理性也扑到了。”他对新诗的评论也许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却也指出了部分偏颇,梁实秋不同意“人是平等的”这一近代资产阶级所大力宣扬的天赋人权的思想,把这个命题看作是情感旺盛的表现,而非理性的选择,尤其是对“人力车夫派”的诗的无法认同,在他眼中,人力车夫凭血汗赚钱糊口只是诚实地生活,并没有什么可供怜悯和赞美的。他认为“五四”时期的几乎全部新诗都是性态的表现,并且均为离开恋爱的题旨,而这正是情感过度泛滥的结果,他甚至还援引一个调查报告说,有一部诗集,平均约每四首诗要接吻一次。梁实秋对五四文学的彻底性的批判让他和新文学保持着对立的态势,甚至在某些方面成了新文学的反对者。

2、对印象主义的批评

梁实秋将“五四”时期流行的“小诗”看作是印象的产物,把小诗的抒情

看作是印象的“串奏”,把游记看作是“走马看花的文章”,梁实秋认为他所看到的印象主义是浪漫主义的末流,“其人生观乃是建筑于‘流动的哲学’,像柏格森所说,全宇宙无时无处不在变动,文学家所能观察到的自然与人生,亦不过是一些片段的稍纵即逝的影子。印象主义者就在这影子里生活着,随着他的性情心境的转移改换他对自然人生的态度。”梁实秋眼中的“五四”文学成了一种轻飘飘的、浮光掠影的文学类型,而只有“沉静的观察人生,并观察人生全体”,才能创造出伟大的文学作品。

二 节制的批评主张

五四新诗无论创作与批评都具备多元状态,面对这种“百家争鸣”、错综复杂的形式,梁实秋企图结束所谓的“浪漫的混乱”,重新建构一种符合实际的诗学秩序和批评标准。梁实秋认为伟大的批评家需具备“深刻的观察,直觉的体会,敏锐的感觉”,这样才能以“无所为而为”的态度进行客观的批评,梁实秋的出现带有自律与自觉的批评家特色。

1、理性的强调

梁实秋认为批评的任务不是“作文学作品的注解”或“事实的归纳,统计的研究”,而是一种“纯粹的理性的活动”,批评家应作为“诗人与非诗人中间的媒介物”进行客观的判断,“对于作品的价值的加以衡量”。同时 “贵族化”文体的诗歌应恪守的准则也应是理性与纪律。在梁实秋眼中,文学本身就是要使人以理性克制欲望的目的,“把情感放在理性的缰绳之下。须不悖于常态的人生,须不反乎理性的节制”①,也就是要“以理性驾驭情感,以理性节制想象。”① 梁实秋,《文学的纪律》——《梁实秋批评文集》徐静波,珠海出版社

这一点可以从梁实秋对五四时期新诗“浪漫主义”的批评中看出,以理性节制为基点,梁实秋指出弥漫在新诗中的“抒情主义”、“印象主义”的“情感的推崇”导致了创作中感伤以及情感的泛滥,在梁实秋看来浪漫派诗人表现自我、爱情、人生和人民疾苦的感情都是过度泛滥的,这种“普遍的同情心”的泛滥使得任何低速的平民生活也进入了文学的领域,导致文学应有的精神与气质都失去了。梁实秋对诗歌批评的本质与标准的独特阐释,表现了他批评主张的以理制情、超然静观的鲜明个性特征。

2、人性的伸张

梁实秋一直试图建立以“人性论”为基础的文艺思想体系,他始终相信,文学的根基在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也就是“文学发于人性,基于人性,亦止于人性”,在诗与画的关系的论述中,梁实秋从表现对象出发,强调诗与画的不同,因为诗是人类活动的模仿。在论及诗与画的不同时,梁实秋给出的回答是:“诗是以人为中心的,因为宇宙即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性的表现不在静止的状态里,而在其活动的状态里。”梁实秋着重强调了文学题材选择的重要性,不一定要选美的,但一定要是有意义的,一定要与人生有关系。

“人性的表现不在其静止的状态里,而在其活动的状态里。诗要模仿人性,所以不能不模仿人类的动作。动作者可以是物质实体的动作,也可以是精神心灵的动作。因此人的动作乃诗的灵魂。” 站在人性的价值立场,梁实秋将人类的常态情感和人性放在至高的位置上,并想以此实现对人生道德的指导教化作用,实现伦理层面的实践价值。梁实秋主张诗人深入生活、探求人性,以适当的体验和理性凝视现实,“常态的人性与常态的经验便是文学批评的最后的标准”,“文学作品之是否伟大,要看它所表现的人性是否深刻真实„„使读者能以深刻的了解人生之意义”。尽管如此,梁实秋普遍人性的主张在当时显得不合

事宜,但对左翼的政治化倾向和现代派的形式化是个很好的矫正与补充。

3、形式的重建

五四时期的白话诗主张文体解放,张扬着彻底的自由精神,但在完成诗歌从古典向现代转变的同时,却导致了新诗忽略本身审美特征的非诗化倾向。“新诗运动最早的几年,大家注重的是‘白话’,不是诗”,“收入了白话,放走了诗魂”。(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诗刊》创刊号1931(1))梁实秋的评论有过分之嫌,但道出了新诗建设的深切危机感。因此梁实秋提出,相对于文,诗首先应该是诗,应超越白话自由诗学,在新诗建设中引入形式法则。

在新诗格律方面,梁实秋反对彻底和传统脱节,认为用汉语写作的新诗无法完全照搬西方诗歌的韵律形式,一味地摒弃旧诗的格律会带来散漫无际的后果。在细致的考察和分析后,梁实秋认为“格律形式可以改变,但不能根本取消”,“诗不能没有音节”①由此,他提出“新诗的新音韵”,在《诗的音韵》中,他提出新诗应适度借鉴外国的丰富形态,但骨子里不应与中国的传统诗歌脱节,应从汉字的音节、节奏,创造出流畅的外在韵律和诗意空间,反映出对传统的现代性改造。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也是梁实秋强调的规范,“诗,就是以思想情绪注入一个美的形式里的东西”② “形式是一个限制,唯以其能限制,所以在限制之内才有自由可言”(《文学的纪律》),五四时的新诗力争打倒一切旧风格、旧形式与旧技巧,梁实秋却认为“自由是要的,放肆是要不得的„„形式与格律仍是要的。”他推崇的是理性限制与情感表达兼及的含蓄,从而使“文学的思想,挟着强烈的情感丰富的想象,使其注入一个严谨的模型,使其成为一有生机的整体。”

② 梁实秋,《文学讲话》——《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 梁实秋,《诗底进化的还原论》——《梁实秋文集》,鹭江出版社

梁实秋诗歌篇三
《梁实秋》

梁实秋诗歌篇四
《诗歌》

2008广东高考实用类文本(传记、访谈)阅读 方法:找准文本中信息集中区域,认真筛选,合理组织句子。

⑦这是最丰富和最有创造力的一代人。在这个让人景仰的队伍中,走着我们的冰心先生。她是最先觉悟的那些女性中的一位。中西、古今文化的交汇和融合,在她那里造出了奇迹。她的创作服膺于“为人生”的理想;她发起和倡导了中国新诗史上的“小诗运动”;她用通讯的方式写散文,她的《寄小读者》开辟了散文的新天地;她还是儿童文学热情的支持者和实践者。

⑧冰心毕生都在这样辛勤地创造着,直到生命的晚景,都没有放下手中的笔,而且愈到后来,性格中潜藏的刚烈之气愈为显扬。她正气凛然,疾恶如仇,所作短文如《万般皆上品》、《无士则如何》等,竟有匕首般的犀利!(《冰心传》节选)

例题1:依照文意,概括冰心在文学创作上的主要成就。(3分)

答案:倡导中国新诗史上的“小诗运动”;开辟了散文的新天地;儿童文学上的成就;晚年创作的影响。

例题2:在《科学先驱——亚里士多德》一文中,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亚里士多德一生的主要贡献。 答案:(1)他在雅典建立了自己的哲学学派——逍遥学派。(2)著书立说。他自称写了150本著作,内容涉足于天文学、气象学、哲学、生物学等许多领域。(3)他对生物学有独到的研究,被称为生物学之王。 例题3:在《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一文中,冼星海是怎样“用音乐做武器,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的? (4分)

答案:(1)创作抗战救亡歌曲:(2)为贫苦孩子辅导,教唱救亡歌曲;(3)深入到学校、农村、厂矿、部队去推广、辅导群众歌咏,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救亡歌咏运动;(4)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培养抗日青年;(5)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大型声乐套曲,还创作了《反攻》等歌曲,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习题:《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的传主冼星海在音乐的道路上,大致可分为三个人生阶段。请简要概括。(1) ;(2) ;(3) 。 答案:(1)早年爱好音乐;(2)青年巴黎学艺;(3)学成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方法:说出具体的特色,然后从文本中找出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说明。

例题:请简要分析选文的语言特点,至少列举出三点。

答案:(1)平实,如“我不走,你们最好也不要走”,在劝说之中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官话压人;

(2)准确,准确的时间推移和数字的运用;(3)概括,对治水的过程只用“同时在〃〃〃〃〃〃洪水才开始撤退”几句概括写出,没有仔细的描绘;(4)大量使用数字,增强文章的真实性。 指点:这一部分主要考查开头、中间、结尾段落的安排用意、某些特定段落的作用、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及作用分析。应注意区分开进行分析,如:A、开头、中间、结尾段落的安排用意、某些特定段落的作用都需要从内容与形式两个角度分两个步骤进行分析。B、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及作用分析应该注意从以下方法中选择任意一种进行分析:a、将句子分层进行概括;b、找出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例题1:《苏东坡传》(节选)一文中第一段写了徐州哪些方面的特点?有何作用?

答案:第一段写了徐州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具体环境,丰富的物产和自然风光,为下文写苏东坡苦心治水和创作大量作品埋下了伏笔。

①世纪之星陨落了,陨落在世纪终结的前夜。她的使命已经完成,她整整燃烧了一百年!她以不竭的热情在自己拥有的一角天空,默默地放射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着、滋润着人们的心灵,教他们如何爱、如何为弱小者和善良者献出心力,既不高调,亦不卑微,一百年不间断,以一以贯之的从容和平淡,燃烧自己,烛照世间。这样的人,在这一百年中,即使不是仅见,恐怕也是极为罕见的。 ⑨斗转星移,岁月不居,冰心走完她的百年人生长途,离我们远去了。但她在我们的心目中始终是一颗不倦地燃烧着的星。这颗星已燃烧了一百年!她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值得整个民族永远珍惜。(《冰心传》节选)

例题2: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是什么?请加以评析。(4分)

答案:首尾呼应,末段是首段的延伸和升华;感情真挚,集中抒发了作者对冰心的崇敬之情;以诗意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冰心对后代的影响和作用。

例题3:本文在冼星海的一生中,重点选择了他1935—1940年的一段经历来叙写,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回答。(4分)

答案:(1)作为一个杰出的音乐家,他的主要作品产生于这一时期;(2)写他这一阶段的经历最能突出他的主要品格和全文的中心:冼星海是抗战时期的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人民的音乐家”。

他说:“我没有找到任何准备就绪的基础,也没有可供抄袭的模型。我走的是第一步,因而也只是很小的一步。我的读者们将会理解我已取得的成果,并且原谅我所留下来要别人去完成的东西。”(《科学先驱——亚里士多德》)

例题4: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答案:这是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自己研究成果的正确认识,他知道自己的观点一定有对也有错,并请后来人原谅他未完成的事业和他犯的错误,将未完的事业继续完成。

例题5:“梁实秋毕竟是梁实秋,他的丰厚的‘秋之果’——那两千万字的文学结晶,是用板斧砍不掉的,棍子扫不了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意?(《生前著作无虚日——梁实秋传》)

答案:本句表达了作者对梁实秋文学成就的充分肯定。(1分)梁实秋的文学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谁也没法否认,强权消灭不了,舆论宣传否认不了。不管别人怎样评价梁实秋其人,但作为人类宝贵文化遗产,梁实秋的文学结晶将造福人间。

习题:在《丁肇中访谈录(有删节)》一文中,画横线的空白处,是把丁肇中的回答删除了。请你联系上下文,以他的口吻回答主持人的问题。(4分)

答:自信,同时也要能自疑,这不矛盾(2分);如果你不肯怀疑自己,出了错误,那就很不好了(2分)。(共4分。只有第一点,1分;第二点2分,若答为把握好自信和怀疑的度,也可得2分。语言不必完全一致,意思对即可)

这些手法主要有:首尾呼用、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引用。

例题1:《苏东坡传》(节选)中在正面刻画人物的同时还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找出相关内容,分析其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答案:文章在正面刻画人物形象的同时还运用了侧面描写。(1)王安石曾设法疏浚黄河水道,付出昂贵代价,工程竟归失败,反衬苏东坡突出的治水才能;(2)劝回纷纷逃难的富有之家,说明苏东坡有一定的影响力;(3)禁卫军欣然相助,说明苏东坡富有感召力;(4)皇帝颁旨嘉许,表明苏东

坡治水卓有成效。

例题2:本文追述冼星海的往事有几个细节,举例说说这些细节的写法体现了传记什么样的特色。 答案:因为是多年以后追述往事,文章对细节没有过多的描写,更不添枝加叶。如晚间上课,学员们要求他继续讲下去,他便一直讲到天亮这样的细节,客观真实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体现了传记史实性、真实性的特点。

习题:在《丁肇中访谈录(有删节)》一文中,访谈开始时,主持人用“智慧的鱼”引起话题有什么好处?

答案:①因为在世人的眼里,科学家就是有智慧的人,用这个比喻很恰当;②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故事、人物旧事等开始对话,比直接用严肃、深奥的问题提问或者开始就直接恭维、颂扬受访者,更亲切、自然,不突兀、不让受访者尴尬,这是跟陌生人对话的艺术。

方法:A、抓住主要事件,高度提炼。B、联系社会。

例题:阅读《苏东坡传》节选,简要概括苏东坡治水的表现。

答案:不顾个人安危,奋不顾身,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有着超人的智慧和才能。 方法:这方面主要从传主的优越品质出发。

例题:写传记有些时候总是掺杂着作者的看法。请阅读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在文中对亚里士多德的态度。

答案:作者既赞赏了亚里士多德作为科学先驱在各个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同时又一分为二地指出亚里士多德在未知领域中也犯了许多错误。

习题:在《丁肇中访谈录(有删节)》一文中,对“与物理学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这段话,你是什么态度?并请你结合对生活的感悟,就此对丁先生说几句话。(4分)

答案:这是一个开放题。态度既可以是肯定,也可以是否定,还可以是辩证的。态度,2分;要说的意思,只要言之成理且语言流畅,即可得2分。共4分。 (共4分,其他表述,意思对即可) 方法:将传主的品质放入社会生活中实事求是的表达。

例题1:有人说,现在是一个多音乐“人”而少音乐“家”的时代。请你结合文本进行必要的探究,冼星海为什么能成为那个时代的杰出的“人民的音乐家”?(7分)

答案:(1)杰出的音乐是跨越时空的。冼星海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他的一生,是投身音乐、不懈追求的一生,留下了众多的音乐经典。(2)它不为身边各种利益、诱惑所迷惑,把“音乐”当做“事业”来做。冼星海果断拒绝了巴黎音乐学院的高薪挽留,让自己的音乐找到更好的“本土”,使得自己最终成为了“人民的音乐家”。(3)心系大众,成为民众正面的、积极的时代意识先锋。伟大的时代应该具有伟大的音乐。冼星海的成功,在于把音乐当作那个时代的武器,展现民族的力量和时代的精神。

特色:思想情感、文本风格、语言特色、设问技巧等方面。

方法:联系文章谈为何营造此种特色?它的好处、效果或不足以及你的建设性意见。

例题1:本文追述冼星海的往事有几个细节,加以赏析评价。

(1)选用的细节很有典型性、代表性。如在法国作曲获奖,他竟只“要饭票”的细节,典型地反映了冼星海生活极其窘迫仍努力出色地学习。言简意赅,很有表现力。

(2)在整体的概述中,穿插若干具体细节,使人物形象鲜明饱满。如诗人光未然创作了《黄河吟》,冼星海听完朗诵后,一把将诗稿抓在手里,激动不已地说:“这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史诗,我要把它写成一部代表中华民族伟大气魄的大合唱。”这样的细节,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十分生动。

(3)描述细节的语言平实自然,不加文饰,流畅明快,与传主朴实的个性十分吻合。

例题1:阅读《苏东坡传》节选,结合你对苏东坡有关知识的了解,探讨一下这种表现的思想根源及认识。

答案:苏东坡的表现突出的思想根源是:关心人民疾苦,为国家分忧解难。对于这种根源的认识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但要表达出一种正确的认识,可以联系苏东坡的政治主张、乌台诗案、流放海南以及作品“赤壁”系列等分析。

方法:从传主印象入手,找出传主的人生观,指出这种人生观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有何积极意义?

例题1:通读《丁肇中访谈录(有删节)》一文后,谈谈你从丁肇中身上看到了作为科学家的哪些优秀品质?

答案:好奇、重实验证据、自信、怀疑精神(小心求证)、目标专注、独立思考。(共6分,每点1分。如果把“目标专注”表述为不参与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也可得分;如果把“独立思考”表述为孤独、没有人情味等,不得分。每点表述意思对即可,不必强求词语相同)

例题1:在《科学先驱——亚里士多德》文中,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亚里士多德教学方式的看法。

答案:亚里士多德的教学是一种自由式的教学,寓教于乐,将教学与自然、生活相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欲望。而今天的教学实行“封闭式”的管理,限制了学生与自然、生活的接触,使学生失去了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成为机械的学习机器。(也可以从否定的方面来谈亚里士多德的自由式教学,肯定当今的学校教育。只要有一定的道理,能自圆其说也可)

例题2:有人说:是延河水哺育了冼星海,不去延安,冼星海就写不出《黄河大合唱》。你的看法呢? (6分)

答案:(1)要具体辨证分析。冼星海目睹苦难的祖国正遭受日本侵略军的蹂躏,他的爱国思想十分强烈;他多年学习研究音乐艺术、包括到法国学习,音乐艺术造诣已经很高,这些是他写出《黄河大合唱》的必要条件。而延安的环境和党的支持,延安抗战军民思想风貌、斗争意志的激励,丰富的西北民间音乐的陶冶,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师生的支持合作,以至诗人光未然创作的《黄河吟》,是促使《黄河大合唱》诞生的重要条件。任何作品的产生都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冼星海写出《黄河大合唱》,延安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不能过于绝对化。

(2)赞成这种看法。冼星海正是到延安之后,全身心投入到民族解放、抗日战争之中,延安抗战军民

的思想风貌、斗争意志,激发起冼星海高涨的创作热情;他辛勤奔走,吸取了民间音乐丰富的营养。这使他的爱国思想和音乐创作能力,得到一个升华,使他能够调动他多年学习和体验生活的积累,写出了《黄河大合唱》。而且,党的支持,以及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师生的支持合作,以至诗人光未然创作的《黄河吟》等,也是《黄河大合唱》能够产生的重要条件。

(3)反对这种看法。当然,延安等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思想风貌、斗争意志,激发起冼星海高涨的创作热情,丰富的民间音乐也为《黄河大合唱》提供了生动的素材。但是冼星海写出《黄河大合唱》,源于与他深厚的爱国思想,’也是多年学习研究音乐艺术、包括到法国学习的结晶,是多年深入学校、农村、厂矿、部队体验生活的结果。不去延安,冼星海也可能写出。《黄河大合唱》之类的诗史式作品。

第一句:应写自己的观点,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

接下来,分析自己的理由,句式是“理由是:1·····2······3······”,把理由分点罗列。 最后,可加总结句,句式“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

筛选、整合文本

信息

通过传主形象

而传递的主要

观点及基本倾

向 文章结构(为表现传主形象服务)

为表现传主而

体现的文本特

色 围绕传主而写的事件 为表现传主形象采用的表现手法

疑难点(取决于

传主与社会的

相关关系)

传记的社会价

值及社会影响

(取决于传主

的品质) 传主的形象特征

梁实秋诗歌篇五
《现代诗歌》

梁实秋诗歌篇六
《诗歌》

诗歌流派

新国风

新国风即国风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新国风的基本定义是:秉承“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传统精神,站在民众的立场,用凝练的语言、流转的韵律、表达抒发自己对于当代生活的切实感悟,并力求达到晓畅明白却又内蕴深厚的艺术效果。 新国风是时代的产物。当今社会教育普及,使人民大众也有可能学习、掌握诗歌技巧,从而创作出与古代“士大夫诗”截然不同的诗词作品。“新国风”要求在严守传统诗词艺术形式的前提下,将当代现实生活融入诗词创作之中,这对诗词创作的艺术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新国风运动”所追求的诗词大众化,是“作品精粹化,读者大众化”。

新月派

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建筑美是指诗歌的格式好像建筑一样。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画面。

公安派

公安派是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领袖,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高,成绩最大,其次是袁中道,袁宗道又次之。公安派反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发前人之所未发。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

花间派

中国晚唐五代词派。五代后蜀赵崇祚选录唐末五代词人18家作品500首编成《花间集》(10卷),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孙光宪外,其余如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 诗 牛希济、欧阳炯、顾夐、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等,都是集中在蜀地的文人。他们的词风大体相近。后世因而称之为花间派。温庭筠、韦庄是其代表作家,二人虽都侧重写艳情离愁,但风格不同,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秀。其余词人,多蹈温、韦余风,内容不外歌咏旅愁闺怨、合欢离恨,多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格调不高。但鹿虔扆、欧阳炯、孙光宪也有一些较有现实意义的作品。花间词在思想上无甚可取,但其文字富艳精工,艺术成就较高,对后世词作影响较大。《花间集》有南宋绍兴、淳熙、开禧年间3种刻本。今人李一氓 《花间集校》 ,198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 总之,凡一切抒情和人类思想主观对客观事物的描绘,以及价值观,都属于诗的范畴.

编辑本段唐朝诗歌发展

唐朝是诗的国度,诗人辈出。如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边塞诗称著的岑参、高适、王之涣;以风景诗著称的孟浩然;特别是被誉为诗仙的李白、诗圣的杜甫以及民众诗人白居易等等,如同灿烂的群星,光辉千秋。 唐朝诗歌发展达

到了顶峰。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如同万芳园中的百花,竞相斗艳。特别是又涌现出一种新的诗体--格律诗,更加光彩夺目。 律诗是一种有严格格律要求的诗体。它对诗篇的字数、句数、用韵、声调的平仄、词语的对仗等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这种诗体是以前所未有的。为了表示与古体诗的不同,唐代称之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律诗是唐诗的代表,它被以后历代诗人所承袭。唐以后之诗,虽然也有许多佳作名篇,但基本上没有重大的新突破。 编辑本段文学作品

最短的诗

我国民间诗人戴笠人先生花费了三年的时间创作构思了一首微型短诗,这首诗的题名为《人生》,而诗的内容通篇只有一个字:“灯。”以灯比喻人生,诗意回味无穷,真可谓天下最 诗短的诗了。 有意思的是,与戴笠人《人生》诗同题,也只有一个字的著名诗人祗时 的诗,诗文是“烛。”诗评家比较戴笠人和祗时两位诗人的同名诗《人生》,后者的意境和普世意义远高于前者,灯和烛同样光照世人,灯只发光,其能量是外来性的,而烛之发光,震撼人的是她的自我牺牲和奉献精神,她的高贵人格。自我牺牲精神是人世最可贵的! 此外我国当代诗人,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的北岛也写过一首现代诗 《生活》,通篇内容也只有一个字:“网。”生活的网来自于约束,而约束造就了希望的网孔。诗人在被束缚的网中盼望网孔中那可以看到的希望,是一种挣扎与无奈的交融。一个“网”字,道出了生活的本质,胜于千言万语。 诗的种类朗诵诗、打油诗、十四行诗、古体诗、近体诗、格律诗 、散文诗、现代诗等

编辑本段诗家名人

1、诗仙――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2、诗圣――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

3、诗鬼――李贺(790-816),字长吉。晚唐诗人。一生体弱多病,27岁逝世。今存诗242首。他的诗作有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的。据统计,他的作品中出现“死”字20多个,“老”字50多个。尤其是写神仙鬼魅的作品,常常让人感到幽灵出没,阴森可怖。因此,后人称李贺 诗为“诗鬼”。 4、诗神――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写有9000多首诗,被后人尊称为诗神。(另一说“诗神” 苏轼 苏轼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 5、诗奴――贾岛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6、诗隐――孟浩然,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被人们称为“诗隐”。 7、诗魔――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8、诗佛――王维 (701~761),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家蒲州(在今山西永济),遂为蒲人。他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9、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 10、诗囚 ――孟郊。因长年生活在穷苦潦倒之中,虽然都曾得到过当时韩愈的奖掖与资助,但并没使他们摆脱现实生活的困顿。所以在他的诗中象"泪"、"恨"、"死"、"愁"、"苦"这样的字眼随处可见。所以有诗囚之称。 11、诗虎――罗邺(825—?),唐余杭人。父为盐铁小吏,家境贫困。邺才智杰出,笔端超绝,气概非凡。以七言诗见长。 12、诗瓢——唐求,一作唐球,唐末蜀州味江山(今崇州市街子镇)人。生卒年已不可考。在唐僖宗乾符年间,曾为青城县令==《全唐诗》中也只收其诗1卷,计35首。《唐才子传》称唐求的诗“气韵清新,每动奇趣,工而不僻,皆达者之词”。 13、诗杰――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14、诗骨――陈子昂 其

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15、诗狂――贺知章(659-744)字季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16、诗家天子――王昌龄 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编辑本段著名诗句典故

唐婉是一个极重情谊的女子,与陆游的爱情本是十分完美的结合,却毁于世俗的风雨中。赵士程虽然重新给了她感情的抚慰,但毕竟曾经沧海难为水。与陆游那份刻骨铭心的情缘始终留在她情感世界的最深处。自从看到了陆游的题词,她的心就再难以平静。追忆似水的往昔、叹惜无奈的世事,感情的烈火煎熬着她,使她日臻憔悴,悒郁成疾,在秋意萧瑟的时节化作一片落叶悄悄随风逝去。只留下一阙多情的《钗头凤》,令后人为之唏嘘叹息。 诗她本可以拥有更美好的恋情和回忆。人道是: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如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 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者番同。 此时的陆游,仕途正春风得意。他的文才颇受新登基的宋孝宗的称赏,被赐进士出身。以后仕途通畅,一直做到宝华阁侍制。这期间,他除了尽心为政外,也写下了大量反映忧国忧民思想的诗词。到七十五岁时,他上书告老,蒙赐金紫绶还乡了。陆游浪迹天涯数十年,企图借此忘却他与唐婉的凄婉往事,然而离家越远,唐婉的影子就越萦绕在他的心头。此番倦游归来,唐婉早已香消玉殒,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然而对旧事、对沈园依然怀着深切的眷恋。常常在沈园幽径上踽踽独行,追忆着深印在脑海中那惊鸿一瞥的一幕,这时他写下了“沈园怀旧”诗: 其一: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帐然。 其二: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 沈园是陆游怀旧的场所,也是他伤心的地方。他想着沈园,但又怕到沈园。春天再来,撩人的桃红柳绿,恼人的鸟语花香,风烛残年的陆游虽然不能再亲至沈园寻觅往日的踪影,然而那次与唐婉的际遇,伊人那哀怨的眼神、差怯的情态、无可奈何的步履、欲言又止的模样,使陆游牢记不忘,于是又赋“梦游沈园”诗: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诗此后沈园数度易主,人事风景全部改变了昔日风貌,已是“粉壁醉颗尘漠漠”,唯有“断云幽梦事茫茫”。陆游八十五岁那年春日的一天,忽然感觉到身心爽适、轻快无比。原准备上山采药,因为体力不允许就折往沈园,此时沈园又经过了一番整理,景物大致恢复旧观,陆游满怀深情地写下了最后一首沈园情诗: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此后不久,陆游就溘然长逝了。 封建礼教摧毁了陆游的纯真爱情,但它无法阻止陆游对爱情的想往和歌唱。面对严酷的现实,他无力回天,只能把一怀愁绪、一腔悲愤倾泄在于事无补的词中。一首《钗头凤》挽回不了陆游的爱情世界,但它成了千古绝唱。 时过境迁,沈园景色已异,粉壁上的诗词也了无痕迹。但这些记载着唐婉与陆游爱情绝唱的诗词,却在后世爱情的人们中间长久流传不衰。

梁实秋诗歌篇七
《诗歌大全》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