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时间诗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04    阅读:

时间诗篇一
《时间诗句》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关汉卿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屈复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

——董必武《惜时》

三春花事好,为学须及早。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

——《惜时》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尡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昨日复昨日,昨日何其好!今日徒懊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去了。水去日日流,花落日日少。成功立业在今日,莫待明天朝悔今朝。

——《昨日诗》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文嘉《今日诗》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文嘉《明日歌》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诗迟。

——颜真卿《劝学》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摘直须摘,莫待花落空摘枝。

——杜秋娘《金缕衣》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

人寿几何?逝如朝霞。时无重至,华不在阳。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责任编辑:Nana

时间诗篇二
《珍惜时间诗句积累》

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

001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002-02-12

002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002-02-12

003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002-02-12

004 日子象念珠一样,一天接着一天滑过,串成周,串成月 2002-02-12

005 年华一去不复返,事业放弃在难成 2002-02-12

006 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我们的后面 2002-02-12

007 时间是脑力劳动者的资本 2002-02-12

008 文学之知识乃是学问之门禁 2002-02-12

009 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努力吧! 2002-02-12

010 知识象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人 2002-02-12

01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002-02-12

012 知识永远战胜愚昧 2002-02-12

013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002-02-12

014 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 2002-02-12

015 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2002-02-12

016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的好,必须耕耘的好 2002-02-12

017 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 2002-02-12

018 光阴易逝,岂容我待 2002-02-12

019 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 2002-02-12

020 忘记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记 2002-02-12

021 你若需要时间,还得自己把他造出来 2002-02-12

022 时间是没有声音的锉刀 2002-02-12

023 时间是一味能治百病的良药 2002-02-12

024 人若是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 2002-02-12

025 时间是一笔贷款,即使在守信用的借贷者也还不起 2002-02-12

026 庸人费心将是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计利用时间 2002-02-12

027 不要为已消逝之年华叹息,须正视欲匆匆溜走的时光 2002-02-12

028 向今天献出自己的人,没有哪一个昨天是给浪费掉的 2002-02-12

029 对活者的人来说,是没有明天的;死了的人则没有今天 2002-02-12

030 抓住今天,尽可能少的信赖明天 2002-02-12

031 岁月是百代的过客,而逝去的年华也是旅客 2002-02-12

032 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 2002-02-12

033 除了时间,什么也不属于我 2002-02-12

034 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 2002-02-12

035 把握时间观念,同认识一个人一样,相见易,相识难 2002-02-12

036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连一分钟都无法休息 2002-02-12

037 零碎的时间实在可以成就大事业 2002-02-12

038 浪费了一生就等于夭折 2002-02-12

039 珍惜时间可以使生命变的更有价值 2002-02-12

040 时间象奔腾澎湃的急湍,它一去无返,毫不流连 2002-02-12

041 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就越感到失时的痛苦 2002-02-12

042 得到时间,就是得到一切 2002-02-12

043 用经济学的眼光来看,时间就是一种财富 2002-02-12

044 时间一点一滴凋谢,犹如蜡烛漫漫燃尽 2002-02-12

045 我总是感觉到时间的巨轮在我背后奔驰,日益迫近 2002-02-12

046 夜晚给老人带来平静,给年轻人带来希望 2002-02-12

047 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都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为 2002-02-12 048 时间乃是万物中最宝贵的东西,但如果浪费了,那就是最大的浪费 2002-02-12 049 我的产业多么美,多么广,多么宽,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地是时间 2002-02-12 050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最经典的是:少壮不努力,老来打麻将.

1.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2.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3.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川端康成)

4.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

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6.黑发不如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7.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越倍觉失时的痛苦。

8.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就等于延长了人的寿命。

9.早晨不起误一天的事,幼时不学误一生的事。

10.珍惜时间可以使生命变得更有价值。

1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3.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19.逝水不会有重归,时间不会有重返。

20.抓住今天,尽可能少依赖明天。

21.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失掉的也是今天。

22.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自勉,岁月不待人。

23.黑夜到临的时候,没有人能够把一角阳光继续保留。

24.时间是没有声音的锉刀.

25.庸人费心将是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计利用时间.

26.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都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为.

27.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28.零碎的时间实在可以成就大事业.

29.光阴易逝,岂容我待.

30.时间是一笔贷款,即使在守信用的借贷者也还不起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日子象念珠一样,一天接着一天滑过,串成周,串成月

年华一去不复返,事业放弃在难成

少年不努力,老来徒伤悲

珍惜时间的古诗

浏览次数:4703次悬赏分:0 | 提问时间:2011-2-20 15:16 | 提问者:胡字魄

其他回答 共5条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回答者: 4z_shj | 七级 | 2011-2-20 15:17

金缕衣

唐 杜秋娘

劝君须惜少年时。

劝君莫惜金缕衣,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花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就知道这么写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 回答者: myg2033833 | 二级 | 2011-2-20 15:18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2-20 15:22

《金缕衣》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杂诗》晋 陶渊明

盛年不再来,

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

=================================================

《今日歌》文嘉

今日复今日,

今日何其少!

人生百年几今日,

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

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

努力请从今日始。

================================================= 《明日歌》 文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万世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

晨昏滚滚水流东,今古悠悠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时间诗篇三
《古今珍惜时间诗句》

1、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在世界上我们只活一次,所以应该爱惜光阴。必须过真实的生活,过有价 值的生活。——巴甫洛夫 4、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5、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 6、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着一切,我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 我们的声誉,使时间的镰刀不 能伤害我们。 ——莎士比亚 7、不要老叹息过去,它是不再回来的;要明智地改善现在。要以不忧不惧的 坚决意志投入扑朔迷离的未来。 ——朗费罗 8、不要为已消尽之年华叹息,必须正视匆匆溜走的时光。 ——布莱希特 9、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 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 苏格拉底 10、 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 ——达尔文 11、成功=艰苦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12、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莎士比亚 13、没有方法能使时钏为我敲已过去了的钟点。 ——拜 伦 14、人的全部本领无非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 ——巴尔扎克 15、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马克思 16、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马克思 17、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 麦金西 18、时间是伟大的导师。——伯 克 19、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卓别林 20、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是偏私,给任何人都不 是二十四小时。——赫胥黎 21、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歌 德 22、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的悲哀。——布莱克 23、在所有的批评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 ——别林斯基 24、从不浪费时间的人,没有工夫抱怨时间不够。 ——杰弗逊 25、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亩是时间。——歌德 26、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 27、春光不自留,莫怪东风恶。 ——莎士比亚 28、抛弃今天的人,不会有明天;而昨天,不过是行去流水。 ——约翰· 洛 克 29、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 30、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31、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规律。——恩格斯 32、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 33、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歌德 34、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 ——裴斯泰洛齐 35、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 ——卢梭 36、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

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 兰克林 37、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海伦·凯勒 38、迁延蹉跎,来日无多,二十丽姝,请来吻我,衰草枯杨,青春易过。 — —莎士比亚. 39、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 ——叔本华 40、黄金时代在我们面前而不在我们背后。 ——美国作家 马克·吐温 41、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 ——英国剧作家 莎士 比亚. 莎士比亚.

时间诗篇四
《追求美好,珍惜生活——哈代时间诗的人生启示》

时间诗篇五
《论新移民小说的时间诗学建构》

华文文学2009.1.(总第90期)63

论新移民小说的时间诗学建构

江少川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人的存在本质上是一种时同性的存在,小说是最具时同性的艺术。新移民小说

中。时同的召唤”具有现代艺术的品性。“母土的记忆想象”是新移民小说突出的文化表征。它主要表现为情摩的记忆与文化的记忆两方面;“共时性的空问垮城”是时同经验在当下瞬时呈。空闻化”的聚集和撒播形状,这种共时“跨域”在母土与异乡之同;“空无的时同”和“充实的时同”是并存的两种时问经验模武,它们的意义生成是新移民小说的主是楚构:关键词:新移民小说;时闻诗学;母土记忆;共时性片域;时闻经验

Ab她ct:

art

tlleexisten∞of

hu眦n

bein邑净i8

a

temporale)【istence,

whilefictionis

fbatured

a

temporal

to洒f讪8dv蚰tage.

。tIIeC8ll

0f

c8n

NewImmiF蚴t

iB

Fiction

by∞n鹏i8chr扯terizedby

。tlle

i臼modem

in

矗rti8tryinTi毗”,andcultundly叩iIornized

i8

MotIled8nd

I砌萄nary

RemeIIIb墙nce”which他membmnce.

。The

becategorizedintoh∞secto聘:affectionate

mmembmce

andcultural

Tr蛐6一spaddContempomn∞u6ne蟠”

Time”卸d。111eSubstantial

t11e瑚men诅ry8patiaIi矩ti∞0f

diati∞betweentIlenativelandandthetemporal戗periencec∞lintIlefo皿《condomeration8ndm

alienl蚰d.

。ne

Nihilistic

Time”且陀t们∞啡istingp眦digrnsof

tIIemtic

con8tmctionofNewhrIInigr蚰t

temporalexperience,who∞produceofmeaningisthe

Fic60n.

Key帅rds:N删I姗j明mtFictioll;Temporal

Sp“alContempo砌eousnes骘TemporalExperience

中图分类号:1270

文献标识码:A

Poetic骘Mo山erhnd

Remelllbmnce;Th脚一

文章编号:1006-0677(2009)l-0063—07

莱辛早就指出:文学是时间的艺术,而作身份的体认和沉思中。小说中的时间既是一

种叙事形式,亦是一种行为意识,同时它也是一种诗学方式。移民作家米兰

昆德拉曾长期

思索小说的艺术,提出了“时间的召唤”的经典命题。对新移民小说时间性的探讨,不能止于结构形态、叙事形式的表层。本文拟从母土的记忆想象、同时性的空间跨域、时间经验的意义生成三个方面探讨新移民小说的时间诗

为叙事文学的小说更是具有天然的时间性。新移民小说家对时间尤为敏感与钟情,新移

民小说的时间意识之所以深邃复杂,主要在于其时间内部并存着互相消长的时间要素,

这些要素的彼此交互,使主体陷入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矛盾和分裂境域。其时间的意向性深嵌在主体关于自我及其归宿的认识中,

沉淀在两种文化空间相互作用造成的边缘性

收稿时间:2008一12—30

学建构。

作者简介:江少川.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教授。

“江少川:论新移民小说的时闻诗学建构

一、母土的记忆想象

本尼迪克特

安德森认为:国家是一个

“想象的社群”。新移民是离开母土生存在异域的特殊族群,他们或留学陪读、经商打工,或跨国成亲、事业有成,离开故国以后,中国

对他们,是在异国他乡、异质文化状态下的一

种记忆想象。新移民作家只要提笔创作,那生

于斯、长于斯的故国形象、中华文化、华语是

根深蒂固,挥之不去的,不管是用母语或非母语创作,解不开的“母土记忆”情结都深藏于作家的心底,流淌在他们的血脉中,影响、开启、刺激他们的创作灵感与欲望。为什么?究

其原因,其一、前半生的人生经验对作家创作

的影响潜在而深远。移民作家米兰

昆德拉有

过这样的论述:“一个移民作家的艺术问题:

生命中数量相等的一大段时光对青年时代与

成年时代所具有的分量是不同的。如果说,成人时代对于生活以及对于创作都是最丰富最重要的话,那么。潜意识、记忆力、语言等一切创造的基础则在很早就形成了。”①他还说:“一切造就人的意识、他的想象世界、他的顽念,

都是在他的前半生中形成的,而且保持

始终。”⑦恰如昆德拉所言,新移民作家都在故

国度过青少年时代,在国内受过高等教育或基础教育、即成年后出国的。不论当初他们的出国动机如何,“母土的想象”是新移民作家突出的文化表征。其二,“跨域”时空距离产生的审美想象。布洛赫说过:“距离成为‘美感’的一种显著特征”⑦。对新移民作家而言,这种距离空间上是由故国向异域的迁移,时间上也是距离故国越来越远的推移。他们对故国的记忆,由于这种“跨域”的时空距离:即空间

迁移与时间推移的距离及双重的人生体验,

刺激创作主体产生审美想象。产生创作的愿望与动力就愈加强烈。这种“母土的记忆想象”集中表现在两方面:

1、情感的记忆

小说创作是一种精神活动,其中情感记而形于言”是也。“情感是一个时间概念,而不动一一情感没有位置性。”“小说无法绕开情

感,小说从它存在的那一天起,就是因为它将自己交给了情感才被人们看中的”④。情感丰

富而蕴涵复杂、从时间概念而言,情感总是过

去时。“艺术作品是恢复失去时光的唯一手段。我明白,一篇文学作品的全部素材都在我过去的生活中。”⑦新移民小说的这种情感记

忆突出表现在两方面:即“追寻本真”与“反思伤痛”。

其一是追寻本真。作家莫言为张翎《交错的彼岸》写的序言题目是:“写作就是回故乡”。对移民作家来说,“写作就是回故国”,寻找在故国的情感记忆。新生代的移民作家郁秀在她的长篇《太阳鸟》的后记中说:“只想从情感的角度加以挖掘”,“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人们对美好情感的追求总是一致的。”

查建英的《丛林下的冰河》中的“我”,怀着美好的梦赴美留学,闯荡,从一个城市辗转到另一个城市。她在美国也曾经历过“洋人之恋”,这种跨国之恋并没有结果。当她与昔日的大学同学聚会时,蓦然忆起大学时代的初恋情人“D”,往日的青春之火重新燃起。尽管有人说“D”已去大西北,死在冰河中。她仍然忘不了那位坚毅、执着地追求自己理想的青年人。她毅然回到中国,踏上去大西北的征途寻找往昔的恋人,她没有找到“D”,也许他已不在人世了。其实,她是在寻找一种理想一种寄托,这是一次精神的苦旅、精神的探询,她在寻找一种故国曾经有过而又失落的珍贵的东西。“D”在小说中连姓名都没有,实际上是一个符号一种理想、是精神的象征。相比之

下,沈奇的《寻找童年》更带寓言色彩。赴美留

学的刘莲芳从小就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童年时走失后,一对贫困、善良的养父母把她抚养成人、她刻苦读书获得留学的机会。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她回到故土寻找自己的童年、探寻父母、亲人的下落。虽然没有线索,脑海中只残留着模糊的记忆,凭着这种执拗,最终她解开了家世之谜。小说并没有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却蕴涵丰富、寓意深远。海外游子,任你走到天涯海角,尽管人生的征程有成败

荣辱,生你养你的故土、父母,总是会深深铭

忆在创作中占有突出的位置,所谓“情动于中

是一个空间概念,情感的流动,不是位置的移

刻在记忆里。

其二是反思伤痛。阿多诺认为:“如果抹掉对积累起来的苦难的记忆,是难以想象作为历史缩影的艺术会变成什么的。”⑥严歌苓在《少女小渔》的后记中说:“寄居别国……是痛多于快的”。新移民作家的伤痛记忆,最集中的莫过于“文革”与“知青”的人生经验留下的伤痕。

《天浴》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国内特定的历史年代。“文革”中,女知识青年文秀分配在牧场牧马,与老牧民老金合住一个帐篷,过着艰苦、寂寞几乎与世隔绝的“知青”生活。后来她得知许多知青返城了,没有任何门路的文秀很想回城,只得用“身体”去换取“要紧人”为她开路,准许她返城。然而她的希望还是破灭了,绝望之下她央求老金开枪,结束了自己年

轻的生命。文秀的苦难遭遇控诉了残酷岁月

对人性的摧残,深沉的悲剧力量震撼人心。促使作家写这个短篇的,显然是灵魂深处永生

难忘的痛切的记忆。严歌苓说过:

“有人的

地方。有人之痛苦的地方,就是产生文学正宗的地方。”⑦虹影的《饥饿的女儿》是又一个典型的文本,记忆中的赤贫、饥饿,那苦难的人生经验,正是作家萌生创作这部长篇的种子。虹影从小生长在长江边,父亲是长江上的一

个水手,母亲就在长江边干苦力,文革时期,

经常看到有人奔跑到江边,跳江自尽。虹影

说:“因为我们的生命中充满了绝望和痛苦。”

“血腥的时代无情的时代,给了一个作家永远也用不完的财富。”④《饥饿的女儿》写的是那个特定严酷年代里,一个少女如何忍受“吃”与“性”的双重饥饿而挺过来的,写中国普通老百姓是怎么活过来的。《无言的呐喊》是小人物血泪斑斑的苦难史,小说中的女主角,当年过着“黑人”、“黑户口”的流亡生活,生下的孩子都没有“合法身份”,这位弱女子的悲苦历程就出自女作家宋晓亮的亲身经历。

2、文化的记忆

人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的存在。故国的文化传统、信仰、艺术、那种世代相传的集体无意识,中华族群独特的生活

式,总会自觉、不自觉地记忆在作家

华文文学2009.1.(总第90期)65

的头脑中。如昆德拉所言:“文化是记忆的守

卫”。嘴论者认为:“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

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与行为。到他能说话时,他就成了自己文化的小小的创造物,而当他长大成人并能参与这种文化的活动时,其文化的习惯就是他的习惯,其文化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其文化的不可能性亦就是他的不可能性。”@移民,固然面临着生存的困境,孤独寂寞,但更大的痛苦在于行为生活方式、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的陌生化,即文化的陌生化。对生存在异域文化场中的移民作家而言,这种文化记忆就是中华文化血脉的传统,它会时刻地深嵌或渗透在作品之中。

乍读到长篇《香火》的书名,很难想到它是出自毕业于牛津大学,现旅居加拿大的作家笑言之手。《香火》写了一个家族六代人的故事。小说中的丁信强、肖月英夫妇居住在渥太华,他们到加拿大以后生的孩子,仍按照丁家族谱所规定的辈分取名,妻子肖月英已生

了两个女孩,更是期望再生一个男孩为丁家

传递香火。“丁家的宗谱观念仿佛置人了她的大脑,根深蒂固得无可救药”。“她简直搞不清自己到底是嫁给了丁信强还是嫁给了丁家的家谱和丁家的故事。”小说把丁家族谱的历史源头追溯到春秋时代的宋国大夫宋丁公。丁信强在美国芝加哥工作时,傍晚独自在街头

徘徊,浮想联翩:“说到底,根不在这里,也许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注重:‘根’。而因为摆脱不了这个根,融入就不彻底。”小说

的结尾意味深长,丁信强回到家乡参加了河

龙湾县的大型祭祖寻根活动。族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被学

界称为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移民作家“回故乡”的文化书写往往

是浓墨重彩,

张翎的《藻溪》中,末雁从加拿

大多伦多回浙江南部乡下奔丧,对农村哭灵、哭七等风情民俗作了绘声绘色的描述,如写乡下放鞭炮、披麻戴孝,雇人“哭灵”、哀哀切

切眼泪婆娑的哭法;写“哭七”唱鼓词,以及下

葬那天,唱鼓词的人不请自来,在你家门前支

66江少川:论新移民小说的时闻诗学建构

起鼓唱死人你还不能赶他走的习俗,真切地表现了中国乡村传统的丧葬文化。查建英借小说中留美学生之口说:“文化是‘泡’出来

的,在这个缓慢的过程中,你所有的毛孔都得浸在水里。文化不仅有奶血之分,而且有许多东西根本学不来。”

在全球化的现代化浪潮中,离开故土的

移民作家,不论出国动机如何,他们的心灵都遮蔽着对母土的思念与愧疚之情,隐藏着对传统文化的依恋。旅居欧洲多年的林湄始终不能忘却的是母土文化:“只是,肉体可以漂泊,文化乃是人的灵魂、精髓,不但不能漂泊,

二、同时性的空间“跨域"

“过去”、“现在”和“未来”一起构成了时

间线性整体,历史发展是按这三维矢性延伸

的。就时间意向性而言,过去、将来都是绝对向更远的将来的延伸,而现在则是一种相对

梅洛一庞蒂认

古典小说,故事发生发展的时间与叙述@强调的是打破叙述的时和参照的整体,质言之,就是“对意象和短语的空间编织”@这种同时性,或日共时性,与柏

格森的“心理时间”理论是一脉相通的。它打

破线性的时间顺序,实现一种知觉的同时性。

如斯坦泽尔所言:“两条或更多的情节线索被分割成许多短小的片断,迅速而多变的出现,几乎是同时性的。”@新移民小说家自觉地把这种理论加以吸收、借鉴、张扬,且超越了技

术手段的层面,把对时间的深刻体验融人作

品中,时间就是小说重要的蕴涵。

1、时间宽度的跨域。对移民作家而言,这种“同时性”更为他们提供了有丰富、深厚内

涵的叙事张力。那就是,这种“同时性”是“跨

域”的“同时”,“同时性的跨域”是时间经验在当下瞬时呈“空间化”的聚集和撤播形状。此时,“新的时间维度就存在于时间的宽度之中(每个时间的同时性),存在于时间的深度中(‘延绵’。过去对现在的压力),存在于时间流动的某种方向上(可逆转性和年代悬搁)。”o这个时间的宽度可“跨域”,即从海外跨回故国,又从故国跨回异域,而时间的厚度可以追溯历史。

张翎的《羊》,一是把新移民中国女子羊阳在加拿大多伦多与牧师保罗、丈夫黎湘平“现时”的故事加以分割、重组,这里又同时展开从北京远嫁多伦多的羊阳与黎家的婚姻、遗产纠纷及她与保罗的感情关系。二是将一百年前保罗的爷爷、年轻的牧师约翰远去中国温州办学,搭救、抚养中国流浪女路得,并的揭示,更有对西方基督教与牧师的深沉的

己吗?比如,这爷孙两代牧师本人的爱情,幸

?为什么他们不能与自己所爱的女子结?而把相距百年的两个中国女子与西反而跟随着你的一生。”嗨土的记忆想象,是

新移民作潜藏在心底家宝贵的精神富矿,亦是他们作品中饱含诗意的美学蕴含,新移民

把她培养成人的“历时”叙事穿插、并置起来,形成一个更为深长的“共时”,历史与现实的共时。作家张翎的这种结构时间的叙事不仅是一种叙事手段。而且蕴含了丰富而深层的思考。首先是表现了新移民,尤其是下层移民在海外的生存困境。同时有对西方社会现状

小说将永远留下中国母土的胎记。

延伸的。过去是向更远的过去的延伸,将来是断裂的延伸场态,它是一个从过去的以及将

来的生成转变。时间意向性在非历时的时间整体中。同样可以获致其命题建构和意义赋予。诚如法国现象学家莫里斯

为:“只有当时间不是完整地展开,只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不是在同一个方向,才可能有时间。对时间来说,重要的是生成和消失。不完整地被构成。’∞

故事的结构时间是一致的,学者称之为“垂直

时间”或“线性时间”,而现代小说颠覆了这种

单轨走向的时间模式,把故事时间加以调整、分散、切割、交叉与重构,改变了原有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进程,这就是西方学者所说的

哲学层面的探询,如宣扬慈悲、怜悯、宽厚的牧师,处处时时在为他人作想,他们想到了自

“水平时间”。“这个概念标明了文学打破时间单轨的不可逆性质的‘赏试’,体现出某种同

时性与时间宽度。”间流,并列地放置或大或小的意义单位和片

福吗合呢两位牧师邂逅相遇的悲欢离合,放到一个故

段,这些意义单元和片段组成一个相互作用

华文文学2009.1.(总第90期)67

事框架中“共时”,则表达出某种命运相似的同一性的贯穿感,其蕴含更是意味深长、发人深省,真所谓“百年等一回”。显然,这种“同时性”已超越了结构形式的层面,而具有本体论的意义,时间生成的是主题的内蕴。在吕红的<微朦的光影》中,同时展开了三扇时间的“屏幕”,或日三条线:一是主人公“芯”为朋友送别,陪同这位画家到旧金山一家影院看法国新浪潮电影《广岛之恋》,二是观看影片过程中,《:广岛之恋>的屏幕影像与对白的片断闪现与链接,三是“芯”观看影片中心里涌上的离别旧梦,那一段远隔重洋、发生在故国的刻骨铭心之恋,同影片中的《广岛之恋》的故事、交错穿插,形成两条时间流,一个是在旧金山影院的屏幕上流动,一个是在心中的梦幻般的回忆中流动:多年前的广州、香港。与情人分别……。影片结束,“芯”与朋友告别,咀嚼着一份失落和彷徨,又回想起当年与故国情人离别的情景……这里,三重时间重叠交织,现实与朋友看电影告别的时间、屏幕上《广岛之恋》情节发展的时间、回忆中与情人的心痛往事,构成“同时性”,这里的同时性同样具有“跨域”的特征,而把三者勾连起来的内核是痛苦的“恋情”。

2、时间断裂的跨域。这种“同时性”表现为小说人物在当下时间的“瞬间断裂”,意识呈现出幻觉、梦境、潜意识等审美幻象,是以直觉方式经验着生命现时存在,于是,时间回到人的精神内部,回到主体的真实内心。借助主体的意识流动实现了时空的自由组合。而新移民小说中,这种意识流动中的审美幻象,

类注视它们,时而想到诗人庞德诗中关于诗人、富人、渔夫的比较,……“每当我站在越来越离我更远的鱼缸面前,它们就又翻起以往的泥沙,以期蒙住我越来越现实的双眼。”小说中的“我”,站在纽约闹市区宠物店的鱼缸前,瞬间意识断裂,呈现意识流动,浮想联翩,这种流动漂游、来回于自然色彩的故乡与现代物质色彩的纽约之间,“我”有时就变成了一条“鱼”,在纽约这个大鱼缸游弋。而这种游弋,也是在母土与异乡之间的河流中。林湄在《天望》中也有出色的描述,远嫁欧洲人的中国女子微云,坐在窗前想到清明节快到了,望着垂到窗口的树叶,。宽扁的脸烧红烧红的,像坐在冬日的火炉旁,温热涌向脑海、眼底、耳根本来啊,这一分钟的事,就是下一分钟的旧事,然而,眼里曾经有过的风景,无论新旧,随时都可能再现……江海上的船儿啊,飘啊游啊,船上的人啊累啊忙啊,没有人问什么,父母与别人,逝者如斯,都是这样地生存着。”这里,微云的意识流动也是移民小说中非常典型的时间“跨域”

只是它是出现在人物短

暂的瞬间幻觉中。“本来啊,这一分钟的事,就是下一分钟的旧事,”林湄将自己的感觉成功地移植到人物身上,借她之口,传达出对时间真切细微的感知。接着,作家的笔转向了对微云小时候跟随父母到山上为祖母“扫坟”的描写,此即前面所述的时间宽度的“跨域”。有时上述两种时间的“同时性”相互交织、渗融、组合,构成小说艺术独有的奇特魅力。

不管是“时间宽度”形态还是“时间断裂”形态,“同时性跨域”都将关注点指向现在的存在境域,新移民小说的主体的选择是面对现实的存在境域,借助这种时间宽度的延伸

又往往表征为母土的图景、人物,或母土与异

乡的“跨域”双重图景的拼贴、重组、叠合、交织,使意识坠入暂时的时间“黑洞”。

严力的小说《除了吃的娱乐的,其它的鱼已经不存在了:》中,“我”站在脏乱但极具有色彩的纽约街头,孤独、紧张、心中紊乱,站在宠物店门口,“我”时而想到小时候在故乡养鱼仔,曾发誓把一些小鱼养大,那些小鱼仔长大了,鱼也给了他越来越多的幻想,时而想到闹

与瞬时沉思和行动的意向性活动,创作主体看到了自我选择的独特性和意义生成,展现

出已表达和未表达的无限可能的时间场域。

三、时间经验的意义生成新移民小说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精神世界,时间维度浸渍于迷离恍惚的意识流动中,它需要读者真正沉潜到作家的灵魂深处去倾

听生命的声音,需要读者调动其所有的人生

市区的宠物店不也是被四面的玻璃的鱼缸围住了的吗?时而想到是站在鱼缸外面代表人

时间诗篇六
《晨报记者“旧”校区内访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 体验时间诗意召 …》

地球

晨报见习记者金玉蓉杭州报道

昨日杭州小雨当记者来到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面对这片用700万块不同年代旧砖砌瓦在屋顶和墙面上重生的校区演绎着取之环境融于环境的建筑环保理念这个校区的二期工程是建筑师王澍2007年完成的作品10天前49岁的他刚刚获得被称为建筑学界诺贝尔奖的全球建筑领域最高奖项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学奖以美观和环保的设计折服了老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建筑师昨天他刚结束在国外的讲学回到国内接受了记者访问

号楼建筑艺术学院教学

星期五

责任编辑王治明

执行编辑

董韵怡

吕恒中摄影

晨报记者“旧”校区内访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

体验时间诗意召回生活记忆

环保新技术亮相环博会

秒内分拣垃圾测尾气排放

晨报记者

郁文艳

哪些是塑料瓶、哪些是牛奶盒,自动分

拣机“一眼”就能识别;汽车尾气排放是否超标……日前,中国环博会在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家展商带来了最新的环保技术和产品。

书架一般的钢制结构上,从上到下种着一排排青菜、生菜、葱,昨天,这种被称为“立体水田”的装置出现在环博会一角,吸引了一些参观者注意。这种“立体水田”从上到下有七八条槽,每个槽里种上了蔬菜。发明这种“水田”的企业相关人士介绍,马路隔离带可以发挥种植功能。据测算,每公里隔离带至少能产生1万平方米的种植面积。此外,“立体水田”还可用在家中墙壁,“只要选对蔬菜品种,还能吸收污染,净化空气。”不过有参观者泼冷水:污染如此严重,路边种菜能成活吗?如果是要发挥净化空气作用,植物的本领显然比蔬菜强……但负责人信心满满,“一定会用武之地。”

想知道每辆车排放的尾气中各种污染

物含量,不用停车监测,安装在路边的仪器只需0.8秒就能得出答案。一套机动车尾气遥测仪也引起部分参观者兴趣。这套仪器由放置在马路两侧的立柱式装置和一辆装载电脑网络系统的车辆组成。研发这套系统的安徽一家环保企业有关负责人介绍,当车辆通过马路时,马路两侧的装置就会通过红外线、紫外线光谱测试法,来分辨尾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的含量,然后将数据传输到停靠在附近的监测车内。其中还包括车辆相关信息,数据还和环保等部门同步。

申城正积极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博览会上,各种垃圾分类、处理设备最多。德国一家企业带来了垃圾分拣设备,塑料瓶、牛奶瓶等各种瓶子被扔进机器后,机器会自动将各种瓶子分类,然后经由不同输送带输出。据悉,机器是根据不同瓶子材质和颜色光谱来分区的。废旧电视机、空调等家电中的不同金属也能被自动分拣机一一识别。

植树节在即

缺地种树

但不缺绿地供认养

记者

郁文艳

公共艺术学院的环保窗

陆文宇摄影

要环保先与环境和谐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是王澍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王澍最大规模的群体建筑设计。与拥有雄伟高楼的大学校园相比,走入这里仿佛进入一个江南古镇。防木板集成的外墙,如脚手架用材的扶栏,还有竹子立柱,和钢筋水泥浑然一体,传统又现代,和周围的丘陵自然呼应。“一个体现环保的建筑首先应该是与环境和谐的建筑。”王澍在同济大学执教时的学生、上海学汇建筑设计公司副总建筑师凌云这样说。

片,都被砌筑在墙上,在墙的中心,是比四分之一瓦片还要小的砖瓦石碎屑,可以说在利用旧材料的过程中,用心砌筑的工艺已经达到艺术品的境界了。旧材料的循环再造,不仅节约资源,也更能让人体验时间的诗意,召回生活的记忆。

保护旧建筑也是保护环境

“上海是一座幸运的城市,因为保留了完整的上世纪各时期的建筑网络。”王澍有在上海求学执教的经历,2000年获得同济大学建筑学的博士学位。

在王澍看来,环境是最重要的问题,任何的建筑都是环境的一部分,在城市化进程,中国的旧建筑都已经到了拆无可拆的阶段。合理保护旧建筑也是合理保护环境。

上海本土的设计师、国家注册建筑师凌云这样理解,“就像衡山路上梧桐与掩映其间的老式洋房准确地传达了海派人群精英的‘低调而不失精致’的生活理念,由此多少年来都是上海城市名片的缩影。”

“材料的再利用是题目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对于城市中现存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以中国现在的建设速度,30年后我们会面临更多的‘废旧’建筑,化旧为神奇,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拆除和二次重建对城市环境的破坏。上海的建国路‘8号桥’及‘苏河艺术’等一系列城市改造项目已经为这一课题做出了生动的诠释及解答。”

申城再度遭遇植树节缺地种

树的“尴尬”。昨天,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植树节信息,今年可供市民挥锹种树的地方仅25万平方米,创造历史新低。但可供认养的绿地和树木的面积和数量均创造历史新高。

近年来,申城可供市民种树的场地不断减少,今年尤为突出。“去年,我们还在奉贤海湾国家森林公园找到了1000人以上规模的植树点,今年实在找不到这么大规模的场地。”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李莉介绍说,今年植树节期间可以让老百姓种树的面积为25万平方米,比去年大幅度减少33万平方米,为历年来最少。

晨报讯

在此情况下,绿化部门只能鼓励市民

多认养绿地、树木。“今年,可供市民认养的绿地、树木都创造历史新高。”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方岩介绍,今年全民有117块绿地让市民认养,总面积为183万多平方米,还有8.99万棵树木可以认养。

此外,今年绿化部门还拿出258棵树木“老古董”让市民认领,这是历年来古树名木认领数量最多的一次。这些古树中有千年银杏、百年悬铃木,位于市中心、市民比较熟悉的包括静安公园入口34棵百年悬铃木。

据悉,认领古树名木的费用高于普通树木,根据树种、树龄不同,一年一棵的认养费用在1000元-3000元以上不等,而普通树木认养费用为30元-100元不等。

旧材料体现时间诗意

建材的再利用是王澍建筑设计的特点之一。象山校区建设时,运用了700多万块从各地拆房现场收集来的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它们被做成屋檐,也做成墙体,错落有致的排列让每一面墙都像是一幅巨大的现代抽象绘画。在王澍看来,旧材料的再利用,是传承文化的一部分。在拆除旧房时,他发现,一栋普通的旧民宅拥有唐代、明代、宋代等多个年代的建筑材料,这个发现启发了他把旧材料的循环再造融入到设计和建造过程中。

王澍曾经通过测算发现,八十四种不同规格的材料能够在一个4平方米的瓦片墙上体现出来。整片瓦片、二分之一瓦片、四分之一瓦

时间诗篇七
《赞颂珐琅之魅 典藏时间诗意 梵克雅宝珐琅绘艺师首次到访中国》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