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山中杂诗翻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25    阅读:

山中杂诗翻译第一篇
《《山中杂诗》《 竹里馆》《 峨眉山月歌》参考译文》

山中杂诗 吴均

译文: 山边飘来的烟霭,从竹林的缝隙里看到落日。 鸟儿向屋檐上飞着,远远看去天边的云气好象是从窗里流出来的一样 ( 题解: 本篇是《山中杂诗》的三首之一。是写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闲适的心情。沈德潜说它“四句写景,自成一格”。)

王维《竹里馆》原文、译文、赏析

译文: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幽篁,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 李白

译文:(之一):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啊!

译文:(之二):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我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我。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我思念不已。

山中杂诗翻译第二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原文及翻译》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原文及翻译

1.山中杂诗 (选自欧阳询《艺文类聚》) (南朝梁) 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译文】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 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鸟儿欢快地在房檐上飞来飞去, 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赏析】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居然从窗里飘出来。此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高峻,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

2.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3.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峨眉山升起半月(农历15左右)的秋月(应该是明月不然怎么会有影子),月影(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映入青衣江随着江水流流动.夜晚诗人乘坐(的)小船从清溪(地名)出发驶向三峡(地名), 思念你(诗中说的是月亮)却不能让你(诗中说的是月亮)看见我乘的船已经到达了渝州(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是在李白初次出四川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当时李白还很年轻)音韵流畅,意境明朗,语言浅近,诗人从峨眉山的月亮写起并用一个秋(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字点明他离开的季节是秋季。月影又说明了秋高气爽。然而他描述的月亮又只有“半轮”(一半的月亮),让人联想不断(是什么原因只有一办呢)。 作者运用“入”和“流”这种连动式谓语结构,意思是月亮的影子倒入水中又和水一起流动。应了那首歌 “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村口 到村口~”,并且只有船移动才有如此景象,这句不仅写了美景还为下句做了铺垫。意境空灵入妙首尾相应。本来,绝句因为短不善表现时空变化,经过作者之手却能随意超越时空,驰骋自由的空间跨度不得不让人佩服。整首诗二十八字却有5处地名,地名就有12字,在绝句中极为罕见。

4.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 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 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赏析】 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诗人的夸张并不是没有生活的依据,笛声本来是高亢的,又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助力,说它飞遍洛城是并不至于过分的。

5.《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赏析】 诗写游客邂逅京使,托他捎带口信回家的情境。诗来自生活,反映生活,信手写去,不事雕琢,亲切不味,真挚感人。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生活中常

见之事,一经艺术提炼概括,多么典雅感人,富有生气!这是一首边塞诗,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支奇葩。

6. 《滁州西涧》 作者: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 我独爱那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树荫深处黄莺发出诱人的叫声。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郊野的渡口空无一人,只有空空的渡船自在的漂浮着。

【赏析】 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7. 《 江南逢李龟年 》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晚的一篇,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明皇杂录》中记载:“开元中,乐工李龟年善歌,特承顾遇,于东都大起第宅。其后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杜甫尝赠诗(即指此诗)。”杜甫少年时代正是开元盛世,曾与李龟年相熟;四十年后国家已经衰败,两人穷途相遇,不胜今昔之感,就写下了这首深沉的诗。

8. 《送灵澈上人》 作者: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译文】在苍翠的竹林寺院中,远远传来深沉的晚钟。他身背斗笠披着晚霞,独自归向青山最深重。

【赏析】这首小诗,是写诗人送名诗僧灵澈返回竹林寺的情景。诗的意境清晰,画面秀美,人物动人。诗人即景生情,构思精湛。先写寺院传来暮钟声声,勾起人的思绪,再写灵澈归去,诗人目送。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真挚情谊。诗一反送别感伤之态,而富于清淡雅气,成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之一。

9.《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诗文大意】 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 远远近近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 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 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朵„„

【赏析】 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10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赏析】 这两句诗不仅饱含着深刻的哲理,更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揭示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从诗的前两句看:“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大意是说:李白、杜甫的诗坛地位尽管光焰万丈,他们的诗作经过历朝历代也一直万口相传,但随着时代的推移,这些作品也未免使人感到已有些许陈旧。于是承着这两句,作者提出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一颇有历史唯物史观的结论。历史的发展向来是新陈代谢,推陈出新,后浪超过前浪。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每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新的人才涌现,但他们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作者这两句话,不仅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更从文学创作的角度上,提出了文学创作上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准则:后人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同时,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求变创新上下功夫,如果只是一味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那么在文学上将不会留有个人的印记。

【译文】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成千上万的人传颂, 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 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山中杂诗翻译第三篇
《七年级下册《山中杂诗》》

山中杂诗翻译第四篇
《语文七下课内外古诗翻译》

山中杂诗(吴均) 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山际见来烟,

主旨:表达了作者因闻折柳曲而引发出的对故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

乡的思念之情。

竹中窥落日。

逢入京使(岑参) 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故园东望路漫漫, 鸟向檐上飞,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 鸟儿欢快地在房檐上飞来飞去,

云从窗里出。 双袖龙钟泪不干。 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主旨:诗人居住的地方地势高峻并且在茂林修

马上相逢无纸笔,

竹中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描写出

在马上与你相遇但无纸笔,

山居幽静表现了闲适的心情。

凭君传语报平安。 竹里馆(王维)

请告诉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独坐幽篁里,

主旨:写于作者赴安西的途中,表达了诗人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远涉边塞的思乡之情。 弹琴复长啸。

滁州西涧(韦应物) 一边弹琴一边对天唱歌。

独怜幽草涧边生, 深林人不知, 深林中没有人与我作伴, 我独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

明月来相照。 上有黄鹂深树鸣。 只有天上的明月来相照。

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

主旨: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歌,

春潮带雨晚来急,

意境高雅,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 峨眉山月歌(李白)

野渡无人舟自横。

峨眉山月半轮秋,

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

主旨:全诗表达了作者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

影入平羌江水流。

怀。

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夜发清溪向三峡,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看不到你了,才发现到了渝州。 主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永远的思念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

散入春风满洛城。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岐王宅里寻常见,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

崔九堂前几度闻。

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演唱,欣赏到你的艺术。

正是江南好风景,

眼下正是江南明媚美好的春日,

落花时节又逢君。

我却与你相逢于落花时节。

主旨: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盛衰变化的苍凉之

情以及诗人与李龟年彼此的飘零之感。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何人不起故园情?

苍苍竹林寺,

竹林寺里林木苍翠, 杳杳钟声晚。 暮色苍茫钟声悠远, 荷笠带斜阳, 背着斗笠披着斜阳, 青山独归远。 独回青山渐行渐远。

主旨: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

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梅子黄时,处处都在下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有约不来过夜半,

时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 闲敲棋子落灯花。

我无聊地用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击,震落了灯花。

主旨:表达了诗人因与人约会久候不至失望焦躁的情趣。 论诗(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

至今已觉不新鲜。

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

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

各领风骚数百年 各自主导诗坛几百年的兴盛。

主旨:江山代有才人出,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山中杂诗翻译第五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原文及翻译》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原文及翻译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原文及翻译: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下面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山中杂诗 (选自欧阳询《艺文类聚》)

(南朝梁) 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译文】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 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鸟儿欢快地在房檐上飞来飞去, 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赏析】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居然从窗里飘出来。此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高峻,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峨眉山升起半月(农历15左右)的秋月(应该是明月不然怎么会有影子),月影(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映入青衣江随着江水流流动.夜晚诗人乘坐(的)小船从清溪(地名)出发驶向三峡(地名),

思念你(诗中说的是月亮)却不能让你(诗中说的是月亮)看见我乘的船已经到达了渝州(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是在李白初次出四川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当时李白还很年轻)音韵流畅,意境明朗,语言浅近,诗人从峨眉山的月亮写起并用一个秋(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字点明他离开的季节是秋季。月影又说明了秋高气爽。然而他描述的月亮又只有“半轮”(一半的月亮),让人联想不断(是什么原因只有一办呢)。 作者运用“入”和“流”这种连动式谓语结构,意思是月亮的影子倒入水中又和水一起流动。应了那首歌 “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村口 到村口~”,并且只有船移动才有如此景象,这句不仅写了美景还为下句做了铺垫。意境空灵入妙首尾相应。本来,绝句因为短不善表现时空变化,经过作者之手却能随意超越时空,驰骋自由的空间跨度不得不让人佩服。整首诗二十八字却有5处地名,地名就有12字,在绝句中极为罕见。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 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赏析】

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诗人的夸张并不是没有生活的依据,笛声本来是高亢的,又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助力,说它飞遍洛城是并不至于过分的。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赏析】

诗写游客邂逅京使,托他捎带口信回家的情境。诗来自生活,反映生活,信手写去,不事雕琢,亲切不味,真挚感人。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生活中常见之事,一经艺术提炼概括,多么典雅感人,富有生气!这是一首边塞诗,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支奇葩。

《滁州西涧》

作者: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

我独爱那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树荫深处黄莺发出诱人的叫声。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郊野的渡口空无一人,只有空空的渡船自在的漂浮着。

【赏析】

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 江南逢李龟年 》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晚的一篇,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明皇杂录》中记载:“开元中,乐工李龟年善歌,特承顾遇,于东都大起第宅。其后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杜甫尝赠诗(即指此诗)。”杜甫少年时代正是开元盛世,曾与李龟年相熟;四十年后国家已经衰败,两人穷途相遇,不胜今昔之感,就写下了这首深沉的诗。

《送灵澈上人》

作者: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译文】在苍翠的竹林寺院中,远远传来深沉的晚钟。他身背斗笠披着晚霞,独自归向青山最深重。

【赏析】这首小诗,是写诗人送名诗僧灵澈返回竹林寺的情景。诗的意境清晰,画面秀美,人物动人。诗人即景生情,构思精湛。先写寺院传来暮钟声声,勾起人的思绪,再写

灵澈归去,诗人目送。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真挚情谊。诗一反送别感伤之态,而富于清淡雅气,成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之一。

《约客》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诗文大意】 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 远远近近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 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 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朵„„

【赏析】

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赵翼《论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译文】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成千上万的人传颂, 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 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赏析】

这两句诗不仅饱含着深刻的哲理,更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揭示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从诗的前两句看:“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大意是说:李白、杜甫的诗坛地位尽管光焰万丈,他们的诗作经过历朝历代也一直万口相传,但随着时代的推移,这些作品也未免使人感到已有些许陈旧。于是承着这两句,作者提出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一颇有历史唯物史观的结论。历史的发展向来是新陈代谢,推陈出新,后浪超过前浪。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每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新的人才涌现,但他们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作者这两句话,不仅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更从文学创作的角度上,提出了文学创作上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准则:后人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同时,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求变创新上下功夫,如果只是一味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那么在文学上将不会留有个人的印记。

山中杂诗翻译第六篇
《古诗翻译》

龟虽寿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过故人庄

老朋友准备了饭菜,邀请我到他的乡村家里。

村外绿树环绕,城外有青山斜立。

打开窗子,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园,一边举杯畅饮,一边谈论农事。

等到重阳节那天,我还要来观赏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

译诗:

清晨,我步入古寺瞻仰。

高高的林梢头,

沐浴着朝阳的辉光,

蜿蜒的小路渐渐通向幽僻处,

忽见花木繁茂,

禅房就在花中央。

岚光催起鸟儿宛转歌唱,

清潭将人心的污垢涤荡。

深山万物呵,

静得没有其他声响,

只有钟罄的一脉余音,

在晨空中萦旋回荡。

译文

清晨,当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

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 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

万物一片静寂,只能听到那悠悠敲钟的回声。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

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夜雨寄北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没有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池子。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芯;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泊秦淮

烟罩着河水,月亮笼罩着沙。晚上靠近一家秦淮九点。可怜的商女不知道国已经要亡,还在对面唱着后庭花

浣溪沙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

这句话骗得游山的人白白的欢喜一场。

当你进入到万重山的圈子里以后,

一座山让你经过另一座山马上将你阻拦。

如梦令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太醉不知道回来的路。玩得尽兴了,而且天色已晚,只好往回划船,不小心闯入了荷花池深处。抢着划呀,抢着划呀。不想,惊起了在这里栖息的水鸟。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半:亩大的池塘像镜子一样打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清澈明净的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动,问渠那得清如许:要问河水为什么这么清澈,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因为有那源头,源头在不断的为他送水来。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译文

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

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飞来飞去,

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

峨眉山月歌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

春夜洛城闻笛

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能不钩起思乡之情吗?

逢入京使

向东望着故乡路途那么漫长,热泪洒满了两袖,湿漉漉的没有干。在马上相逢没有纸笔,就请你给我家里带一个平安的口信吧。

滁州西涧

我非常喜爱这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江南逢李龟年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送灵澈上人

青苍的竹林寺,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 你背着的斗笠还带着夕阳,独自归向远方的青山.

约客

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

远远近近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

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

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朵……

论诗

李白,杜甫的诗有很多人能背诵出来~到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现代的社会还应该有新一代的人才涌现~各自发扬各自的风格影响百年!

山中杂诗翻译第七篇
《山中杂诗 吴均》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翻译: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

赏析:一二两句点明了山峰轻烟环绕,竹木茂盛深邃的特点。三四两句写出了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非常高,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全诗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 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特点: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这四句中虽句句是景,却时时有人在其中,如前两句中的“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至于三四句中的“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怀念故乡的唐诗

下一篇: 奉献的诗句

最新成考报名

  • 小学生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三篇】
  • 关于冬至的诗
  • 秋分诗 秋分的诗
  • 赞教师诗句
  • 秋分古诗 秋分的古诗
  • 建军节诗句
  • 立秋诗句 关于立秋的诗句诗词大全
  • 建军节诗歌 八一建军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