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包粽子机器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6-20    阅读:

篇一 包粽子机器
[我爱发明]包粽子机 粽香四溢(发明人蒋本豫)

  [我爱发明] 20160610 粽香四溢 

  本期视频主要内容: 河南省郑州市的蒋本豫团队发明了一台用于粽子装米加料的机器。他的发明通过电动机提供动力,推料机推料,将米和枣放入到工作台上的粽叶容器中,最终完成粽子的装米加料工作。蒋本豫团队发明的粽子装米机,减小了人工包粽子的劳动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使包粽子时灌米的步骤更为快捷。浙江绍兴的娄金培发明的粽叶清洗机可以将浸泡好的粽叶输送到毛刷清洗喷淋器上,在不同的速度差下,清洗时形成搓擦力,模拟了人工清洗的动作,能起到用手搓洗同样的效果。破损率低,效率高,卫生方便。

  蒋本豫团队发明的粽子装米机,减小了人工包粽子的劳动强度。包粽子机在一定程度上使包粽子时灌米的步骤更为快捷。(《我爱发明》 20160610 粽香四溢) 

  发明人联系方式:蒋本豫团队 电话:13603990618 

  发明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体粽子机,包括支架、推料机和称重结构,所述推料机和称重结构设置在支架上,且称重结构在推料机下方,所述推料机通过底架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推料机包括气缸、活塞、调节块、导向条和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矩形凹槽,所述导向条设置在凹槽内,所述导向条为长方形框体,所述长方形框体内部设置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与导向条上设置有对应圆孔,且对应孔之间设置有螺母,所述对应孔和螺母内设置有螺栓,所述导向块通过活塞与气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控制粽子重量,同时具有自动下料功能,还具有调节下料量和称重及显示功能,方便人员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编辑手记:

  翠绿的粽叶包裹着黏软的糯米搭配上不同的馅料,真是让人垂涎欲滴。但如果你根据科教授上述方法去包粽子,你就会知道,这小小的粽子包起来可不是件简单轻松的事儿。刷洗粽叶、填米包馅一步不能有差错。这不,马上有人发明了包粽子的机器,解决了科教授的烦恼。

  蒋本豫发明的粽子机,采用流水线生产系统辅助包粽子。

  主要由轮转圆盘,粽叶模具和填馅儿机构组成。

  把折好的粽叶放进模具后,轮盘旋转至填馅儿机构。

  糯米从进料口自然下落到喂料盒中,电磁阀推进,把喂料盒中的糯米推下掉入下方的粽叶模具中,然后再由人工把填好馅儿的粽叶包裹、缠线,完成包粽子的全部工作。

  因为自由落体的下料方式并不适合糯米这种馅料,为了解决机器下料不均匀的问题,他们把填馅儿机器换成了绞龙原理,来提高填馅儿的精准度。

   机器到底行不行?科教授还现场目睹了它的风采。

  机器开动了,新机器把工作流程继续细化,灌米分成三次,首先放好粽叶,第一次灌米铺底,然后是放枣,第二次灌米封顶,最后是带有电子秤的补缺找齐的灌米机构。当轮盘转过来时,电子称将粽子连同模具一起托起称重,由于灌米原理换成了绞龙结构,每次灌米都能保证基本的均匀,差的一点由最后的补齐。没一会儿功夫,这两大盘粽子就包完了。

  通过称量发现,机械生产的粽子不仅外观大小一致,重量也非常接近,大都保证相差1克以内,适合批量生产。

  最后,通过发明人的坚持不懈的改进机器,成功研发粽子填馅儿机。时值端午佳节,大家分享美味的粽子,品尝快乐,这才是发明机器的真正意义。

篇二 包粽子机器
[我爱发明]豆皮摊烙机 转锅摊豆皮(发明人熊家伦 熊宝华)

  [我爱发明] 20170304 转锅摊豆皮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湖北黄陂有一种特色小吃是用大米和黄豆摊烙成的豆皮,当地熊家伦父子用转炉代替平锅,经过两代机器技术改良,终于发明出能顶上七八个人工的自动摊烙机。 (《我爱发明》 20170304 转锅摊豆皮)

  发明人联系方式:熊家伦 熊宝华 电话:13636372348 ​​​​

  发明摘要:一种管状铁锅滚动受热豆丝机。本机器上部装有管状铁锅、线形火焰装置、浆料槽、浆料桶、主从传动轮对滚装置,中部装有风动送料装置、阵列式切丝刀,下部装有定速电机、无极变速装置及减速器。工作时,定速电机通过无极变速装置、减速器及主从传动轮对滚装置带动管状铁锅匀速滚动,管状铁锅内侧的线形火焰对铁锅表面进行均匀加热,浆料槽中的浆料自动上至管状铁锅表面,随着锅体的滚动形成一薄层厚度可调浆料,此薄层浆料在管状铁锅表面快速熟化,然后与锅体自动分离或被铲刀铲下,随风动送料装置送至切料口切丝成型或转成转饼以备后用。此机器能代替传统手工方式连续大批量生产豆丝。

  

  

  

   

篇三 包粽子机器
粽香

龙源期刊网 .cn

粽香

作者:陆骊霏

来源:《学苑创造·C版》2015年第06期

“端午临中夏,清时人复长。”又是一年端午来临,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煮粽子的香味,还隐隐夹杂着烧柴火的气味,家家户户的烟囱上飘着缕缕炊烟——这是小时候的端午节呀,充斥着满屋的粽香。

那时,一近端午,全家上下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奶奶到家后院去砍芭蕉叶,回来后包上糯米,掺进猪肉、板栗或绿豆,再在外面绑上一条细细的水泥绳,然后用慢火蒸煮。我和弟弟活像两只欢快的小鸟,围着炉灶转啊转,等待着梦寐以求的粽子新鲜出炉。

奶奶是包粽的好手,她包的粽子料足、馅多,很受欢迎。她选的粽叶十分讲究:首先颜色必须是翠绿翠绿的,其次形状要像扇子一样,此外,还要够大才行,而且一定要没有虫洞。奶奶的手很巧,瞧,她用勺子舀了些糯米、绿豆、猪肉和板栗,放在几片粽叶中间,双手手指交替着来回翻动,再一圈一圈地绑上水泥绳,一个玲珑剔透、棱角分明的三角粽就包好了。 我也曾心血来潮学着包,可不是糯米洒了一地,就是粽叶包不紧,露出白花花的糯米来,因此我便失去信心,断言自己没有包粽的天赋。

奶奶包粽子的手艺学不到当然是非常可惜的,但城市里快节奏的生活也根本不容许享受这些小情调。每逢端午,经过小区旧区时我都会深深吸一口气——那是如此熟悉的味道!于是我也会到超市买一提粽子回来,迫切地想找回当年的感觉,可是那种味道却一去不复返了。超市里的粽子和奶奶包的不一样,是甜的,而且甜得有些腻;粽叶也是冰冷的,糯米更是硬邦邦的,没有一点儿粽子的香味。没有粽香的粽子,算什么粽子呢?

隐隐的,我悟出来了:奶奶包的粽子之所以如此香醇,不仅仅因为那是奶奶亲手包的,更因为里面饱含了对家人的爱,饱含着对中国传统习俗的敬仰。小小一个粽子,承载了太多的情感,这种味道是任何机器都无法替代的!

又到端午来临时,回忆起童年的端午,还是如此温暖,如此亲切。我又回到了老家,手里捧着奶奶亲手包的粽子,用尽全身力气狠狠地吸一口香气——啊,满满的爱的味道! (指导老师:马超勤)

点评:

“粽香”二字背后,深藏的其实是“浓情”。以粽为引,作者写了奶奶包粽的过程,写了我和弟弟的期盼,写了自己包粽的失败,然而这些都只是“我”记忆里的甜美滋味罢了——情虽系于笔端但粽香早已模糊遥远;笔锋一转,作者写到成长后遍寻不见的失落,写了快节奏生活中的

篇四 包粽子机器
怀念母亲包的粽子

怀念母亲包的粽子

早晨吃早点的时候看到街边小摊上摆出了粽子,我才意识到端午节快到了,于是特意买了几个带回单身宿舍。看到粽子,我就会想到母亲(母亲是端午节期间出生的),就会想起母亲包的粽子。

也许母亲是端午节期间出生的缘故吧,她对粽子有种特别的感情,她说,每逢过生日的时候,外婆总要包好吃的粽子给她过生日,那是一个清贫的时代,包粽子用的苇叶用过一次,还舍不得丢弃,继续放回水盆里漂洗,以便包下一轮,直至破布般颜色发黄、不再有任何植物的香气。煮一锅粽子,只有少数几只里面掺有赤豆、或红枣,于是挑捡起来便带有抽签的性质,增添了几分检测运气的失落或惊喜,因为生日的缘故,母亲总能吃到有粽馅的粽子,所以在那时母亲的眼里,粽子毫无疑问就是一种有福的食物。正因为对粽子这份特殊的感情,所以母亲粽子包得特别的好,方圆几里都很有名呢!记得小时候每年端午节前几天,母亲总要开始忙着买苇叶、糯米、蜜枣等材料回家为包粽子做准备了,然后全家会包的、不会包的都围坐在盆边热热闹闹地包起粽子来———这幅景象本身就充满节日的气氛。

母亲包粽子真是一把好手,看母亲熟练地把挺括的苇叶卷成尖筒,填塞进淘洗过的雪白的糯米,然后再包成元宝状,用细麻绳麻利地捆扎,一只沉甸甸的粽子就诞生在掌心了。此时的母亲,在我儿时的眼里俨然成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大人物。你看,母亲包的粽子多漂亮啊!精致得象工艺品,个头大小适中,形状棱角分明,一串串的真是美不胜收。母亲边忙活还边给我们讲包粽子的诀窍,包粽子看似简单,实是很不容易的,粽叶买回后要煮软再用,这样包出的粽子才会有粽叶的清香味; 粽馅的调味:咸肉粽要先将新鲜的猪肉用少许味精、白糖、酒、盐、生抽拌匀反复揉擦至调味品渗入猪肉再包;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象;咸肉粽如果用肥猪肉不宜扎紧、松紧适度即可,如果用瘦猪肉就要扎紧,因为瘦肉熟了以后会收缩,粽馅的肥汁会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听母亲说的头头是道,我和姐姐禁不住跃跃欲试,嘻嘻哈哈的也动起手包起粽子来,母亲则在一旁不厌其烦地指点,示范。此时的母亲是慈祥的、宽厚的,那怕我们将糯米洒了,粽叶戳破了,她的眼里也没半点嗔怒。我们象完成一件伟大的作品一样专注着手中正在打造中的粽子,而后开始欣赏自己的“杰作”,互相打趣,一派幸福、祥和的景象,母亲则微笑着看着我们打闹,忙着将我们的“作品”完善再加工。我们包的粽子从外形上看就不大好看,没有什么形状,且大的太大,小的又太小,歪瓜裂枣似的,自然不能跟母亲包的相提并论,然而这丝毫不会削弱我们参与的乐趣。然后,母亲将我们包的大大小小的粽子和她亲手包的精致的粽子一起放在水锅里煮,此时满屋都洋溢着苇叶那无法言喻的清香,同时这个端午节也被炒作的馥郁芬芳了。而我和姐姐则怀着兴奋而又焦急的心情期待自己的“作品”新鲜出锅了。可以说吃粽子真正的乐趣,有一半已提前兑现在包粽子的过程中。

现在我们都已长大了,母亲却慢慢地变老了,虽然也还会包粽子,但远没有以前麻利了,我也大学毕业来离家乡很远的襄樊工作了,平常也很少回家了,一人在外地却再也找不到那时生活的感觉了。现在再也不用我们去亲手包粽子了,每逢端午节,商店里有厂家生产的粽子出售———估计目前尚是手工制作,但我担心某一天,粽子也会出现在机器的流水线上。工业社会,一切都简化了———包括人类的纪念。人也变得懒了。我们渐渐遗忘掉包粽子的方法。不信你去问问处于学龄的少年,他们会叠纸飞机、玩电脑游戏,但肯定不知道怎样包一只有棱有角的粽子。而端午节也只是在街市上买些别人早已包好的粽子回家蒸蒸吃,虽然这些粽子的花样是越来越繁多了,形状是越来越美观了,味道也是越来越爽口了,但吃起这些粽子来却怎么也感受不到以前母亲包的粽子那特有的味儿,也肯定吃不出母亲对粽子的感情来,更没有了那时包粽子、吃粽子的一番乐趣,对于节日那特有的味道也就越发慢慢地被

淡化遗忘了„„

这时我才恍然发现:记忆的感觉永远的离我而去了,永远的无法找回了。是啊,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在我们的记忆里有着许许多多的感觉一但失去之后,就再也无法找回了,——那份单纯的快乐、简易的幸福感是不可复得了,就象母亲包的粽子,永远地只能在自己那深深的记忆里去寻找、回味„„

篇五 包粽子机器
包粽子

包粽子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开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天才的我,不学自通。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能包得漂亮而结实非常不容易。

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包粽子机器】

哈哈,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小KS(小意思),看我大显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认为奶奶她们抱的样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张地用棕绳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也是十分结实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样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诞生,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骨子里的牛劲儿顿时上来了。有了失败,我小心了许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几只。 吃着自己做的可爱的粽子,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包粽子机器】

端午节包粽子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记得上一次放暑假的时候,老姨知道我喜欢吃粽子,就算是端午节过了很久,老姨也照样教我包粽子,她说:“雅泳,想不想学啊?”看着老姨包粽子的样子,我感觉好好玩,好奇心变成了动力,我说:“好啊,好啊!”

老姨从冰箱里拿出几张粽叶、一盆用酱油浸着的鲜肉。

老姨把一部分浸湿的糯米拌上酱油准备包鲜肉粽,她在一部分白净的糯米里拌上花生,准备包鲜肉粽。馅料一切都摆好了,老姨和我就围坐在桌边开始包粽子。我仔仔细细地看着老姨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都不放过,跟着老姨的样子,自己也抽一张比较大的芦苇叶子,打算包一个小粽子。先把芦苇一折,做成一个圆锥形,然后往小圆锥里放一点糯米,再挑一点鲜肉,接着再盖上一些糯米。我小心翼翼地用芦苇叶按在糯米上,三角粽的形状出现了,我手忙脚乱地把芦苇叶沿着三角粽的轮廓绕呀绕,可是芦苇叶好像不听我使唤,可能是我用力用得太猛,叶子碎了,不过米倒是没漏出来,我不知怎么扎线,老姨帮我的忙,她一绕一扎就把我的第一个迷你的小粽子扎好了,样子看上去真丑呀!

第一个粽子包的这么杂,我就不想再继续往下包了!老姨说:“雅泳,俗话是这么说的——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只包了一次,就想放弃吗?我心想:倒也是啊!失败乃成功之母嘛,第一个包不好,第二个包的时候就要努力!如果第二个还是包得不好看,就继续包第三个、第四个!

第二个一定要包得好看些。我第二个准备包一个像大大的粽子,可是两三张棕叶叠在一起后,棕叶会动来动去,米会漏出来,我只能包一张棕叶的小粽子,第二次包果然我不会再像第一次哪样那么手忙脚乱了,最后关键一步:把长长的棕叶绕在粽子外,棕叶不但没碎掉,轮廓还挺好看的,连线都是我独自扎成的。

看着自己包的第二个粽子包的这么好看,我的脸上布满笑容,我又继续包第三个!

包第三个粽子的时候,可能是第二个粽子包的很好看,被老姨表扬了!就有一点得意忘形了,包完第三个粽子之后,粽子已经变得不像样了!说它是圆形,它又不像圆;说它是三角形,它又不像三角形,说它是正方形,它又不像正方形;说它是长方形,它又不像长方形!简直是一个“四不像”!老姨说:“雅泳,不要骄傲自满,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说:“老姨,我知道了!”

从包粽子中,我领悟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失败乃成功之母;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包粽子机器】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着这首儿歌,我就知道,端午节就要来了。

今天是端午节,爸爸叫我和他一起包粽子。这不是很好办吗?我很快答应下来。

俗话说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爸爸的话音刚落,我就马上从厨房拿来了一叠翠绿欲滴的粽叶,接着,又拿来了一捆棕绳,端出糯米和其他馅料。“开始包粽子啦

!”我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欢呼完了后,我擦了擦手掌,瞟了一眼桌上的材料。神气十足地说:“包粽子的材料你给我听好了,本小姐陈师傅要把你们变成一个个大粽子。你们可要听话哦!”于是,我选了两片差不多大小的粽叶就开始包起来。我先把粽叶叠在一起,卷成了一个“喇叭形”,就开始添米和馅料。我看了看爸爸,爸爸还在卷粽叶呢!我得意洋洋得想:呵呵,老爸真慢,连我也比不过,真是一头大蜗牛!正当我沉浸在喜悦中时,爸爸看了看我手中的粽子,说:“你包的方法不对。”这句话给我当头泼了一头冷水。我吓了一跳,不小心用力捏了一下。“哗”,糯米就像飞珠滚玉似的跳了出来,散了满桌。爸爸滑稽地说:“看来,这位小陈师傅的手艺不太高超哦!”我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但是还不情愿地说:“那我怎么办?”“我来给你做个示范!”爸爸爽快地回答。我瞪大了眼睛。只见爸爸拿起两片粽叶,麻利的卷出了一个漏斗的形状添上米和馅料右手大拇指轻轻一盖一折,再绑上粽绳,一个四角粽就包好了。我也学着爸爸的样子,折粽叶,加馅料和米,紧米,包好,再加上棕绳。这样,一个粽子就在我手中诞生了。

今天,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还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要先掌握技巧,才能成功。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唱着欢快的童谣,当当当,锣鼓响,我们全家总动员,今天下午比赛包粽子。

昨天我们就说好了今天下午要包粽子,等今天下午我们回到家时,奶奶早就泡好了糯米、花生、红豆、熊猫豆、大枣,还准备好了粽子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着我们来一起包了。我洗干净我的小手,搬了个小板凳,稳稳当当地坐在了盆边。清了清嗓子,我大声宣布:“第二届家庭包粽子大赛正式开始!”包粽子我可不是第一次了,去年包粽子的事情,至今还历历在目,当时我可得了家庭包粽子大赛一等奖(虽然只包了两个,因为质量高,以一顶百)。

“卷叶、装米、封口、捆线”,我在心里暗暗念叨着,像模像样地拿起一片粽子叶,随手一卷,就往里装米了。“咦!怎么下面漏了?”唉!原来粽叶没卷好,成了开口笑了。唉!大意失荆州啊!遥想关公当年败走麦城,该是多么地后悔啊!嘻嘻,笛子可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暗暗得意一把)。

我把第一个失败品重新开封,这次可不敢大意了,我认真地卷好叶子,装上米粮,然后把剩余的粽子叶封住口,用线把这个粽子捆了个严严实实,生怕有一粒米溜出来!每一个步骤都做得准确无误,就这样,我的第一个完美粽子大功告成了!

奶奶和妈妈看我包得这么好,一人给我在脑门上盖了一个大红章,我不禁有些飘飘然了!接下来我就像上满了发条的机器一样,高速运转起来,不一会儿,

第五个粽子已经诞生了!妈妈和奶奶当然不肯落后,她们就像加满了油的粽子机一样,一个接一个生产着,看得我目瞪口呆。等我再去准备包第六个的时候,锅里已经没有多少米了。我大喊起来:“不许再包了,这些米都是我的!要是再包,我就把你们包的都给拆了!”奶奶和妈妈都哈哈大笑着走开了,留下我一点点捞着那些可怜的米,包了最后一个超级迷你型粽子。

今年的家庭包粽子大赛真是既激烈,又精彩,当然啦,冠军还是我„„

篇六 包粽子机器
面粉膨化机 粽子膨化机面粉膨化机 粽子膨化机

面粉膨化机 粽子膨化机面粉膨化机 粽子膨化机

面粉膨化机 粽子膨化机RL126738面粉膨化机 粽子膨化机RL126740图片

面粉膨化机 粽子膨化机RL126738面粉膨化机 粽子膨化机RL126740内容

型号:RL126738

辣条机

本机是以面粉为原料,通过更换模具可加工出不同形状的麻辣条和糖酥条,在加工好的辣条上添加辣椒油、食用盐、味精、香料等佐料,可使产品色香味齐全。糖酥条香酥甜脆,老少皆宜。

辣条机转速:440—500转/分

配用动力:4-5.5kw 380V 每分钟转速1440/分 电机皮带轮直径90—100毫米

F175(8-12匹马力)柴油机皮带轮可根据本机限定转速440—500转/分来配

产量:25—40斤/小时

皮带型号:B型(2条)

机净重:21公斤

加包装重量:25公斤

型号:RL126740

辣条机

本机是以面粉为原料,通过更换模具可加工出不同形状的麻辣条和糖酥条,在加工好的辣条上添加辣椒油、食用盐、味精、香料等佐料,可使产品色香味齐全。糖酥条香酥甜脆,老少皆宜。

辣条机转速:440—500转/分

配用动力:4-5.5kw 380V 每分钟转速1440/分 电机皮带轮直径90—100毫米

F175(8-12匹马力)柴油机皮带轮可根据本机限定转速440—500转/分来配

产量:25—40斤/小时

皮带型号:B型(2条)

机净重:21公斤

加包装重量:25公斤

篇七 包粽子机器
2015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常州市二○一五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文化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 试题共三部分,6页,计20题。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本卷有试题卷和答题卡两个部分。考生须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一律无效。考试结束,试卷、答题卡一并上交。

3.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写在试卷上,并填写答题卡上的考生信息。

一、 积累与运用(共20分

)

1. 把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填在括号内。(2分)

商务印书馆今年3月付梓( )出版了《草木情缘: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作者.

描绘了中国古典文学中色彩斑lán( )的植物世界,解析不同时代有着jiǒng( )异名称与寓意的植物风zī( ),并追溯植物引进中国的脉络( ),厘清文学作品的写实与想像。 .

(中国社会科学网)

2. 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3分)

A. 林冲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虽然委曲求全,但终被逼上梁山,他最后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受重伤而死。

B. 李逵想把母亲接到梁山泊,路遇李鬼打劫,因李鬼假称有老母无人奉养而放他生路,但随后又图谋作恶的李鬼还是被李逵杀了。

C.汤姆·索亚在学校调皮捣蛋,不喜背书,却在礼拜仪式上从校长手里获得了奖品(一本《圣经》),出尽了风头。

D. 在流沙河,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大战,孙悟空和哪吒从旁相助才制伏对手,卷帘大将皈依玉皇大帝,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

E. 孙悟空和铁扇公主、牛魔王斗智斗勇,在众神的帮助下,取得芭蕉扇,师徒顺利通过了火焰山。

3. 简要概括德国求援车辆极少因堵车而误事的原因。(不超过20字)(2分)

德国交通法规定,如果遇到正在执行任务的消防车或急救车,“所有道路使用者必须立即让路”。在实际执行中,如果是双车道,则里道车尽量往里靠,外道车尽量往外靠,在中间给急救车让出一条路;如果是三车道或多车道,则紧急通道位于最里车道与紧靠其右侧的车道之间,最里车道的车辆往里靠,其右侧所有车道的车辆依次向右靠。德国人开车不随意并线、不加塞、不抢行。因此,极少发生因堵车致救援车辆无法及时到达救护现场或医院而误事的情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甲、乙两幅漫画都叫“朋友”,仔细欣赏,然后任选其中一幅,说说画家想告诉我们什么。(3分

)

我选择的是漫画________这幅漫画形象地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舌尖上的中国》持续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很多中国人看后感动得热泪盈眶。请阅读下列材料,探究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4分

)

笋挖出来,腊肠吊起来;冒着蒸汽的包子,摔打在案板上脆响的拉面;稻米酿出来的黄酒滋味绵长色如琥珀,腌制三年方才做成的诺邓火腿肌红脂白;白吉馍切一发,声音酥脆,腊汁肉填进去,香气弥漫……

端午节快到了,刘光荣打工的五芳斋异常忙碌。从一个生手练到一分钟包七个粽子需要七个月,五芳斋研制过包粽子的机器,但口感不一样,人们就喜欢手工包出来的粽子。

朝鲜族姑娘金顺姬回家跟妈妈学做泡菜,再回到北京,冰箱就装满了临走时妈妈准备的家乡土特产;摄影师白波和家里人一起包饺子,他一脸幸福地说,谁家的面都没有妈妈做的

焖面好吃;回国探亲的老太太,飞快夹起多年未见的白斩鸡,连筷子头一起吮在嘴里,闭眼,满脸都是笑,叹一口气:“好好味喔……”

(《人民日报》相关报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默写。(共6分。第5小题2分)

(1)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2)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夕日欲颓,____________,实是欲界之仙都。(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__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5)请从《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和《己亥杂诗》(龚自珍)中任选一首完整地默出来。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甲、乙两段文言,完成7~10题。(共14分)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左右有窗共八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舟长曾不盈寸,人、窗、炉、文,钩画了了,众妙皆备。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魏学洢《核舟记》)

[乙]恽寿平,号南田,明末常州武进人。少敏慧,八岁咏莲,惊其师长。随叔父恽向攻诗画,艺日进。其父恽日初为国子监生,曾上《守御十策》以谋救国。明末丧乱,十余岁而随父兄抗清。多与奇人侠士游,常奔走千里,恍惚死生,他人色沮神丧,而南田意气如常。二兄继死,明亡,与父归故里。

天下渐定,誓不应科举,卖画以赡父。其山水深得冷淡幽隽之致,松柳夹岸,游鱼喋

④②③①水,风烟俱净,寄情悠远。重写生,常灌花南田,极力描摹,天机物趣,毕集毫端。其“没

骨法”花卉,空灵妍妙,着纸欲飞,笔简意丰,获誉“神品”。名动天下,创“常州画派”。崇尚气节,临富贵而不失其本心,叶售画度日,然非其人不与也。遇知己,累日点染;非其人,视百金如草芥,不市一花片叶也。康煕时,尚思复明,与复社遗士唱和,有《瓯香馆集》传世。

(选自《瓯香馆集·序言》,有删改) ⑥⑤

[注]①恍惚:捉摸不定。②幽隽:幽静美丽。③喋:吸。④天机:自然界的秘密。⑤妍妙:精妙。⑥点染:点缀景物和着色。

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清风徐来________ (2)舟长曾不盈寸________ .....

(3)卖画以赡父________ (4)毕集毫端________ ....

(5)临富贵而失其本心________ ....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其人,视百金如草芥,不市一花片叶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同为技艺高超的艺术家,和王叔远相比,恽寿平有哪些独特的地方?(依据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包粽子机器】

10.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包粽子机器】

A. “简桃核修狭者”“笔简意丰”的“简”意思不相同,“众妙毕备”的“毕”和“风烟俱净”的“俱”意思相同。

B. 咏莲、学艺、与侠士游的叙述,为下文彰显主人公的崇高气节作了很好的铺垫。

C. “冷淡幽隽”的绘画风格是由画家的个性和家学渊源决定的,寄托了恽寿平对悠远深厚的中华绘画文化的深刻理解。

D. “重写生,常灌花南田,极力描摹”是恽寿平取得艺术成功的重要原因。

(二)阅读下面散文,完成11~15题。(共14分)

青城山下忆大千

曹积三

①胡立是张大千的入室弟子,且是得意门生。我喜丹青,更慕丹青手,便特意去青城山下拜访他。

②先生伴山而居,环境很是清幽,有竹,有兰,草木葳蕤;淡湿而清新的空气漫延其间。室内陈设挺简洁,墙上只挂着一幅张大千的立轴山水,透出主人对老师的思念与景仰之情。

③先生已沏好茶等着我们。当我接过茶盏,一股清雅的香气,悠然飘来。他说,这是青城山的“洞天贡茶”。呷一口,满嘴生香。青城有茶甲天下,此话不谬。遥想当年,张大千拒当汉奸,不受日寇伪职,化装逃出北平后,独独选了青城山,隐居上清宫,足见其慧眼。

④“是的哦,大千师太喜欢青城山喽!”胡先生话音朗朗,“这儿哦,是他心中的乐园。” ⑤随他的话语,一个痴情于大自然的画圣浮现眼前。

⑥每日里,张大千除了手捧书卷、挥洒丹青,便置身于山野之中,拜望千峰万仞,细品草木百花。他听流泉、看飞鸟、拂野竹、望云海……乐此不疲。他常常伫立于老松之下,盼顾远峰近岚,久不言声。眉间挂风去,指尖捻画来。雨后的夜晚,竟身披薄衫,举步登高,手捋长须,瞧那秋月透过丫桠撒下的清辉,与艳阳高照时的婆娑树影有何不同。

⑦“大千师常说,人间有两部书,一部是有字的,系前人所写;另一部,则是无字的,为自然造化。两部书都要读好,方能成器。一定要画自己最熟悉的东西,而且,要用心去画,才能如登山一样,一步一层天。”

⑧忆起老师的教诲,胡立感慨系之:“这些至理名言,影响我的一生。”

⑨“我算得上是个专情的人,一生苦心孤诣,只画都江堰和青城山,画了大约一千幅。”他说着,眼里泛着泪光,“都江堰,是爹娘生我养我的地方;青城山,是拜师之处,是识得再生父母之地。这里的一水一石,一草一木,都如同我的血和肉。”

⑩说罢,他展纸,挥毫,为我画了一幅《秀水都江堰》。

⑪“大千师云游在外,也非常想念四川老家。可惜,他未能回得来。”胡立的话音里,有无限的遗憾。

⑫思乡,是张大千晚年的心结,他曾写道:

海角天涯鬓已霜,挥毫蘸泪写沧桑。

五洲行遍犹寻胜,万里归迟总恋乡。

⑬读了,有谁能不为之动情呢?胡立告诉我,大千师曾托人几经辗转将一幅画作从台湾送回四川,表达他的思乡之情。为防不测,题款的印章,是夜里,摸着黑,钤上去的,所以,章子上下颠倒了。见到那带着老师体温的猩红印章,他如何忍得了泪水……

⑭胡立先生为了款待我这位远方的客人,特意包了饺子。更让我惊奇的是,那醇香的米酒、可口的泡菜、独具风味的“老腊肉”,都是他的手艺,而那滋味鲜美的小菜,竟也是用他亲自挖来的竹笋烧制的。

⑮他一面为我斟酒,一面说:“大千师在青城山时,经常带着我去采蘑菇、找野菜、挖

  • ·为什么不能用机器包粽子(2017-07-05)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elitebasic(衣俪特)参加上海校服展了!
  • 【创业失败】创业失败身体运毒
  • [农村冷门小生意]冷门小生意
  • 韩国料理加盟排行榜_韩国料理加盟
  • 【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
  • 【0048香辣虾加盟费】0048香辣虾加盟
  • [池上便当加盟费]池上便当加盟
  • [加盟麦当劳需要多钱]加盟麦当劳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