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教案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0    阅读: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教案篇一:10-苏联的改革和解体(人教版初三历史下册教案)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教学目标

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

教学难点 苏联的解体

图片下载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斯大林时期苏联确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有何弊端?

经济建设方面完全采用行政权力制定计划,严重违背市场规律,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重工业突飞猛进,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 的轻工业、农业发展缓慢甚至下降,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权力机制领域是“斯大林模式”体制僵化的最严重的弊端,反映在斯大林晚年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权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教师顺势导入:随着斯大林晚年身体的逐渐衰弱和思维方式的日趋偏执,他的决策对苏联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加深。“斯大林模式”这个僵化的体制已成为苏联社会继续发展的障碍。斯大林逝世后,人心思变,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改革。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有什么后果?

2、赫鲁晓夫之后,苏联又经过哪两个领导人的改革?最后是怎样解体的?

3、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

4、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哪些经验教训?

5、中国和苏联所进行的改革导致了不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课件演示相关图片,辅导学生观察思考,教师解释事件原因,分层解析,学生“动脑筋”)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有什么后果?

A、做法:错误地全盘否定斯大林,仅仅把弊端的根源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而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所以,他虽然从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小修小补。

B、后果:不但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反而因为改革激化了各种矛盾,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2、赫鲁晓夫之后,苏联又经过哪两个领导人的改革?最后是怎样解体的?

A、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但是仍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B、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二、苏联的解体

1、苏联是怎样解体的?

A、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仓促转向政治改革,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增强。

B、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试图通过政变来摆脱危机,结果失败。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者的威望和权力。

C、同年底,叶利钦等人策划成立“独联体”,苏联解体

2、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组织学生“动脑筋”)

A、男生: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也许还会存在下去。

B、女生: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

C、想一想,他们谁说的有道理?为什么?

女生说的有道理。“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直接导致苏联解体,但它只是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因为苏联的最终解体是种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乘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西方势力的影响;等等。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1964年被迫下台的苏联领导人是( B )

A、勃列日涅夫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2、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哪些经验教训?

改革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要从体制上克服僵化的弊端,但必须避免主观主义和急躁冒进,尤其是政治体制的改革必须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稳妥地推进,确保国内安定团结等等。

3、中国和苏联所进行的改革导致了不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① 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② 我们在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具有明确坚定的指导思想;

③ 我们在改革中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有效地发挥了国家职能; ④ 我们在改革中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采取了正确的对策,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团结等等。)

4、完成《填图册》第15页各题;并根据《新学案》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5、提醒学生预习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教案篇二: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设计教案1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一、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1956年赫鲁晓夫做《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报告。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1975年后,苏联进入经济停滞时期。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1990年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决议;苏共“二十八大”召开并通过决议、1991年8月,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12月21日“阿拉木图协议”签署;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总统职务。

2、能力培养: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中国改革的异同。

3、思想教育: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不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二、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问题情景导入1):

(师):你知道图中人物是谁吗?他就是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

1991年12月25日晚,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

同时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镰刀锤子红旗徐徐降下,代之而起的是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至此,存在了约七十年之久的世界上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苏联,最终解体。这一事件震惊了世界。那么,苏联为什么会解体呢?

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苏联,探寻问题的答案吧!

(问题情景导入2):

(课件显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图片。)

师:红星陨落——当一个伟大的国家退出历史的舞台时,我们仿佛看到它开国时的辉煌,也看到了它谢幕时的凄凉。回顾这段历史,除了建国初期的两大著名领导人物——列宁和斯大林外,苏联的经济改革经历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三位领导人时期。苏联没有因自身的改革变的强大而是走向解体,为什么?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苏联,探寻问题的答案吧!

(讲授新课):

(师): 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苏联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曾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趋于僵化的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并随着斯大林晚年身体的逐渐衰弱和思维方式的日趋偏执,他的决策对苏联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加深。“斯大林模式”

这个僵化的体制已成为苏

联社会继续发展的障碍。斯大林逝世后,人心思变,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板书)

1. 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显示赫鲁晓夫图片)

(师):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1953年9月,赫鲁晓夫正式就任苏共中央第一书

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此时,苏联斯大林模式引发的问题已日益显露。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苏联当时的情况。(课件显示资料)

从此可以看出斯大林模式下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的弊端。这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

活水平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也不能满足国家对粮食和原料的需要。所以赫鲁晓夫上台后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一系列改革。

(师问):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有什么后果?(学生阅读课本第一部分

内容,进行分析归纳)

(——A.做法:错误地全盘否定斯大林,仅仅把弊端的根源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而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所以,他虽然从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小修小补。B.后果:不但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反而因为改革激化了各种矛盾,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师: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担当起冲破“斯大林模式”的重任,开始了经济领域的改

革,而且首先从农业开始。为了改变斯大林时期,个人崇拜之风盛行,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等等现象,赫鲁晓夫开始了对斯大林的批判。如1956年召开苏联共产党“二十大”大会,在大会闭幕日的深夜,赫鲁晓夫突然召集内部会议,做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所谓“秘密报告”,全盘否定了斯大林,引起了思想上的混乱。报告虽然揭露和批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将其根源仅仅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问题,而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

赫鲁晓夫除了对斯大林的批判外,在政治、经济领域,赫鲁晓夫针对斯大林时期的一些

弊端,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

突出。

2.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1)经济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工业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教材p61介绍了这些措施。

(2)政治改革。主要是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平反冤假错案,为受迫害者恢复名誉。

3、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

赫鲁晓夫改革的这些改革措施,对发展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成效,但是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而经济改革,只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了小修小补,而这种旧体制在苏联又是根深蒂固的,这就决定了这场改革必然是不彻底的。加上,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且主观主义,急噪冒进,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结果造成混乱,导致改革失败。

赫鲁晓夫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成效甚微。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过渡):赫鲁晓夫之后,苏联又经过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但是仍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但是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下面学习第二部分的内容。

二、苏联的解体(板书)

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

课文的引言部分提供信息:“„„国家情况不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它们的后面”。这种形势用十二个字概括“步履蹒跚,内外交困,危机四伏”。经济方面,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虽拥有发达的宇航兵器和生物技术等,但整个现代技术领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15~20年。民用工业品技术非常落后,质量低劣。工业生产中浪费惊人,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不断下降,农业生产长期落后等等。总之,苏联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从70年代起已丧失了潜力。政治方面,在长期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干部任命制、职务终身制使苏联形成了一个官僚精英集团,他们中很多人思想僵化,贪污受贿,骄奢淫逸。人民群众对共产党不满的情绪日增。苏联社科院一次关于苏共性质的调查显示。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只占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只占7%;认为代表全体党员的占11%;而认为仅仅代表党的官僚、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竟达85%。由此看来,苏共已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和信任。民族关系方面:俄国历史上靠扩张起家,民族众多,但各民族发展极不平衡。无论是沙皇,还是苏联都对少数民族实行同化的高压政策。斯大林时期采取镇压和强制迁徙的政策,造成很多问题。斯大林之后,

高压政策被怀柔政策所取代,民族问题日益显露,地方民族主义倾向日益明显。国际关系方面: “二战”后出于与美国争霸的需要,以非理性方式进行军备竞赛,致使军费开支达到国民收入的四分之一,背上沉重的包袱。同时四处伸手,1979年入侵阿富汗,每年花掉几十亿卢布,还使苏联的国际形象大大受损。当1981年美国里根总统上台后,采取强硬的态度,苏联再也无力应付,被迫进行全面收缩。

(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经济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首先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政府还对价格、信贷、税收等体制进行改革,减少了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所有制的结构,使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由于“加速战略”仓促上马,阻力较大,对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对农业体制的深入改革未予重视,对企业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致使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戈尔巴乔夫认为主要是政治阻力太大,于是把重点转向政治改革,以求扫除障碍。 政治改革及其影响:戈尔巴乔夫在1988年首先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以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实践中主张“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多元化”,这些造成了人们思想的混乱。民族主义势力泛滥,民族矛盾激化。苏共内部产生严重分歧,各派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和公开化,苏联的政治经济形势迅速恶化。1990年,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从宪法中删去了关于共产党领导作用的条文。同年苏共“二十八大”通过一系列文件对“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了全面阐述,宣布要在苏联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放弃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垄断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等等。由此可见,戈尔巴乔夫是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模式改革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至此,苏联结束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由共产党领导的历史。这次大会后,苏联国内的政治斗争更加激烈,社会环境更加动荡不安,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倾向加强。“学思之窗”介绍了当时社会动乱的一些具体内容。面对混乱的局面,戈尔巴乔夫已无法控制,在1991年8月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放”。12月21日苏联的11个加盟共和国共同签署了建立“独联体”的阿拉木图协议,苏联实际上解体。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的职务,苏联历史结束。

(教师组织学生“动脑筋”)::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

A.男生: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也许还会存在下去。

B.女生: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

C.想一想,他们谁说的有道理?为什么?(女生说的有道理。“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直接导致苏联解体,但它只是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因为苏联的最终解体是种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

义的各种思潮泛滥;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乘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西方势力的影响;等等。)

课后学生探究:

1.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改革?解题关键: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客观地评价。思路引领:肯定赫鲁晓夫正确的,起积极作用的一面;同时指出他失误的,错误的方面。答案提示:肯定:赫鲁晓夫是第一个敢于向社会主义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否定:在许多具体问题上强调主观意志,急于求成,忽视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

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造成了什么后果?解题关键:造成苏联的解体。思路引领:改革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错误导致恶果。答案提示:戈尔巴乔夫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模式改革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一个世界性大国消失,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消失。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1964年被迫下台的苏联领导人是( B )

A.勃列日涅夫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2.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哪些经验教训?(改革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要从体制上克服僵化的弊端,但必须避免主观主义和急躁冒进,尤其是政治体制的改革必须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稳妥地推进,确保国内安定团结等等。)

3.中国和苏联所进行的改革导致了不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①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②我们在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具有明确坚定的指导思想;③我们在改革中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有效地发挥了国家职能;④我们在改革中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采取了正确的对策,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团结等等。)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教案篇三: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教学设计(包含课件)

九下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含课件) 点击下载:本课课件1 本课课件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掌握苏联改革及其解体过程。

2、通过学习,初步锻炼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赫鲁晓夫改革

2、难点:苏联解体

三、教学要点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2、改革的经过及其内容

3、改革的效果

4、勃列日涅夫改革

二、苏联的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

2、“八·一九”事件

3、苏联的解体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今日世界,已经没有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力挽狂澜以及在战争后与唯一一个资本主义世界强国──美国相抗衡的号称“北极熊”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即通常所说的苏联。现在,俄罗斯联邦可以说已经成为苏联庞大遗产的最大的继承者。那么,苏联是如何从国际舞台上消失的?是如何解体

的?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对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呢?带着这些一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展示板书: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内容组织】

师: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战胜法西斯国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苏联在战争中2700多万人丧生,约30%的国家财产化为灰烬。战后初期,苏联的许多工业生产指标倒退到了30年代初的水平,农业产量比战前减少40%左右。要重振这样一个深受战争破坏的国家,在当时看来简直无法想象。西方舆论甚至断员,苏联“将从世界大国的名单中被勾销”。但是从1946年苏联开始执行第四个五年计划。在四五计划完成的195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超过1940年的73%,农业总产值接近战前。国防工业领域,1946年建成原子能反应堆,1949年爆炸了苏联历史上的第一颗原子弹,从而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此外,苏联取消了战时实行的粮食和日用品配给制度,改为免证敞开供应;三次降低物价;斯大林格勒、基辅等大城市也在废墟中重建。可以说,四五计划的实施,使苏联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但是,在苏联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日益显著。同时,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有增无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继续遭到破坏。在抵制西方思想渗透、反对资产阶级文化的斗争中,苏联在文艺界和学术界开展了广泛的批判运动,许多学术问题被当作政治问题进行批判,给科学文化事业造成严重损害。

资料:斯大林晚年政治体制僵化的表现

“斯大林模式”体制僵化的最严重的弊端表现在权力机制领域,反映在斯大林晚年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权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战争时期斯大林把党和国家的所有最高职务集中在自己手中,战后,虽然有些战时职务取消,但权力的集中程度依旧,党和政府正常的议事程序迟迟不予恢复,被战争中断的党代表大会制度直到1952年才得以相接(这时召开的联共(布)“十九大”与1939年召开的“十八大”已相隔13年联共(布)“十九大”决定把党的名称改为苏联共产党,简称“苏共”。);从战争结束至斯大林逝世的8年间,中央全会也只开过两次(1947年和1952年)。在这种情况下,党和国家的重大事务都是由斯大林及其选择的少数领导成员作出决策,至于谁能进入决策圈子,也就意味着受到斯大林的信任,反之则可能遭贬黜,甚至被清洗。由于权力体制的正常形态被破坏,权力机制的运行几乎完全依赖个人意志,因此,随着斯大林晚年身体的逐渐衰弱和思维方式的日趋偏执,他的决策对苏联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加深。1953年1月13日,塔斯社报道了一条耸人听闻的消息。据称,苏联保安机关破获了一个由15名克里姆林宫医生组成的反革命间谍集团,这些医生受帝国主义情报机关和国际犹太民族主义组织的指使,企图用有损于健康的医疗方法谋害苏联领导人。这个所谓“医生间谍案”没有任何事实根据,是保安机关迎合斯大林的个人意志而蓄意制造的。这类案件的发生即使在政治清洗周期性进行的苏联也属荒唐之举,它表明,“斯大林模式”的运行已经偏离常态,这个僵化的体制已成为苏联社会继续发展的障碍。

师:在弊端和问题面前,由于斯大林在世时体制已经僵化,而且也没有人敢于对斯大林的做法提出异议,可是随着斯大林的逝世,转机出现了。

(展示板书: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斯大林逝世)

师: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脑溢血而逝世。作为过渡性的领导班子,马林科夫继任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主持党中央书记处,在领导核心中居突出位置的还有主管外交的莫洛托夫和负责保安机构的贝利亚。由于“斯大林模式”体制缺乏民主选择机制,所以权力的继承是通过党内斗争来完成的。这场斗争很快就在过渡班子中展开了。但是,赫鲁晓夫在这场斗争中最后取得决定性胜利,最终排除了“斯大林时代”遗留的保守势力,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地位,为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创造了有利条件。

师:其中,有一次关键性的会议,就是苏共“二十大”。1953年9月,赫鲁晓夫正式就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56年2月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召开,中国等55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团应邀列席大会。赫鲁晓夫主持大会并作党中央工作总结报告。大会闭幕前夕,赫鲁晓夫突然召集代表开会,作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即《秘密报告》,报告揭露了斯大林大搞个人崇拜、破坏社会主义法制、肃反扩大化等一系列严重错误极其危害,但对斯大林的错误缺乏历史的、辩证的分析,把个人崇拜的根源简单的归结为他的“不良品质和性格”。报告在苏联国内造成了思想混乱,不久被美国《纽约时报》全文发表,震惊了世界。会后,苏联国内掀起了批判斯大林的高潮,进行了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国际上,资本主义国家借此掀起了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浪潮,一度造成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局的动荡不安。苏共“二十大”和“秘密报告”表明,赫鲁晓夫试图通过批判斯大林,为推行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开辟道路。从总体上看,此举顺应当时人心思变的大趋势,所以获得了党内外的广泛支持,但同时也激化了赫鲁晓夫与中央领导层中保守势力的矛盾,“二十大”闭幕不久,莫洛托夫、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等中央主席团成员策划了一次倒赫行动。但在国防部长朱可夫、列宁格勒州委书记科兹洛夫等人支持下,将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莫洛托夫开除出中央委员会及主席团,赫鲁晓夫巩固了他在苏联党政的领导人地位,这也为他开始实施改革措施创造了条件。

(展示板书:2、改革经过及其内容)

师:苏联模式,或称“斯大林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存在着许多非常严重的问题。但也正是通过它在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并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打败了德国法西斯。这两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功绩,使得苏联模式的创造者再也看不到它的弊端了,战后的苏联在斯大林模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而也就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了。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为在理论上打破禁区、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改革提供了机遇。赫鲁晓夫当政期间,担当起冲破“斯大林模式”的重任。那么,赫鲁晓夫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哪些方面的修整?

生:经济、政治领域

师:首先,赫鲁晓夫的改革在政治体制领域首先是平反冤案和加强法制。由于不讲法制的政治性清洗制造了大批冤假错案,其后果十分严重,涉及面十分广泛,所以从平反冤案入手顺应民心,有利于卸掉历史包袱,形成新的政治基础。这方面的工作从苏共“二十大”前已经展开,“二十大”后,对30年代以来的政治性案件作了全面的重新审查,大部分冤案得到平反,同时释放了90%以上的在押政治犯,西伯利亚2/3的劳改营被取消。为了从制度上防止随意制造冤案,撤销了原内务部直属的“特别会议”(该机构成立于1934年,集中行使公安、检察、法院职权,包揽从逮捕至处决的全套司法程序)和审理所谓“国事案件”的“特别程序”,削弱了保安机关的权力,并对保安机关进行了调整改组,国家安全事务由新设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内务部只负责社会治安。这样,过去那种保安机关自成体系、凌驾于党和政府之上、只听命于个人的局面得到了改变。在此基础上,还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条例、法规,恢复和加强司法制度,使社会控制进入有序的轨道。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先后颁布了《刑事立法纲要》、《刑事诉讼纲要》、《民事立法纲要》、《民事诉讼纲要》、《法院组织立法纲要》、《检察长监督条例》等法律文件,为建立比较完整的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与加强法制相联系,赫鲁晓夫对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也作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恢复了党代会和中央全会定期召开的正常制度,地方苏维埃的权限也有所扩大。此

外,对各级领导干部(中央最高层除外)的任期和定期更新也作了规定。总之,赫鲁晓夫在政治体制领域推行的改革措施主要是纠正一些“斯大林模式”最突出的弊端,使集权体制恢复到比较正常的运行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民主气氛有所增强,政治环境趋于宽松。

其次,经济体制领域的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鉴于以往国家对农民的强制征粮机制严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苏联农业的长期不振,赫鲁晓夫在减轻农民负担、振兴农业方面采取了一些比较重大的措施。首先,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平均提价幅度达到2.3倍;第二步更大的动作是取消义务交售制和拖拉机站的实物报酬制(此两项占原农产品征购额的84%),实行统一的农产品采购制度,与此相应,1958年取消了国家拖拉机站,把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此外,还放宽了对个人经营副业的限制,扩大了集体农庄的生产自主权。调整农业政策的同时,赫鲁晓夫还大力提倡垦荒运动,在中亚、西西伯利亚、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地区组织了大规模的垦荒,大片新垦区成为向国家提供谷物和经济作物的基地。在上述措施的刺激下,50年代中后期,苏联农业一度出现上升态势,1958年与1953年比较,谷物产量增长91%,肉类产量增长62%。但是,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没有深入持续下去,在农业形势有所好转后,国家又开始提出不切实际的农业发展指标,要求在短时期内农业产量赶超美国,于是高征购政策再度推行,农民的负担又趋加重。赫鲁晓夫还不顾国情,盲目地要求将牧草地改种玉米,造成饲料粮的短缺。新垦区因不注意生态保护而导致土壤的沙化,收成递减。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抵消了农业改革的正面效应,赫鲁晓夫执政后期,农业又陷入了困难境地。

第三,工业管理体制方面,赫鲁晓夫也作过改革的尝试。其中最大的动作是将原来由中央部门直接管理的企业改为由经济行政区管理。根据1957年2月苏共中央全会的决定,撤销了25个中央级部委,设置105个经济行政区,由这些经济行政区的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下属的专业管理局对工业企业实施管理。显然,这种改革并没有改变企业的地位,而只是变换了企业的上级领导部门,所以它没有触及计划经济体制的本质,只是在“条”与“块”之间进行了权力的调整。其结果,在削弱中央官僚主义的同时助长了地方的官僚主义,并由此引起国民经济运行的混乱。为了对这种改革的负效应进行补救,重新设立了中央一级的专业管理委员会,经济行政区也作了合并,调整为47个。这些措施实际上又使工业管理体制回到了原来的轨道。

(展示板书:3、改革的效果)

师:那么,赫鲁晓夫的改革有没有取得成效呢?可是,就在赫鲁晓夫1971年逝世时,苏共的讣告中说:“苏联领取特别养老金者尼·谢·赫鲁晓夫逝世。”为什么不加上什么“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革命家、政治家”之类的修饰呢?

生:(略)

师:从总体上看,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是浅层次的,形式的变化远大于内容,它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改革理论,政策的调整和改革措施的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赫鲁晓夫的个人意志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在赫鲁晓夫执政的后期,随着他本人政策举措的失误、权力集中程度的提高,苏联体制模式所固有的弊端再度凸现,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又朝着危机的方向发展。1961年10月召开的苏共“二十二大”是赫鲁晓夫政治生涯的转折点。这次大会一方面对斯大林进行了全盘否定性的再批判,决定把斯大林遗体移出列宁墓,葬于克里姆林宫墙下,并将斯大林格勒改称伏尔加格勒;另一方面却接过斯大林晚年的口号,在通过的新党纲中宣布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同时模仿斯大林个人专权的做法,制造对赫鲁晓夫的个人崇拜。这样,赫鲁晓夫在“清算”斯大林的表象下,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重蹈了斯大林晚年的覆辙,使自己的政策方针偏离了改革的目标,引起了党内外的普遍不满。1962年,赫鲁晓夫在内外政策上采取了两项轻率的举动,一

是将州一级地方党委按工农业分设两个委员会,由此引起地方权力机制的混乱和地方干部的不满;二是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的冒险举动和妥协退让严重损害了苏联的国际威望。1963年,因旱灾引发的粮荒最后宣告了赫鲁晓夫农业政策的失败和“共产主义建设”的落空。于是,赫鲁晓夫的主席团同事们决定剥夺他的权力。1964年10月12日,正当赫鲁晓夫在黑海边休假时,苏共中央主席团召开会议,与会者商定逼赫鲁晓夫下台。次日,赫鲁晓夫被召回莫斯科,接受主席团的“判决”,眼看大势已去,赫鲁晓夫被迫表示“自愿退休”。10月14日,苏共中央举行全会,正式解除赫鲁晓夫的一切职务,同时选举勃列日涅夫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次日,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任命柯西金接任部长会议主席。

(展示板书:4、勃列日涅夫改革)

师: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苏联历史进入了勃列日涅夫领导的时期(1964~1982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采取了“稳定局势”的方针,进行了一系列政策调整,把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工业方面。在其执政前期,苏联经济增长加快,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政治局势稳定,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和综合国力大为增长,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但到执政后期,随着他个人专断作风的滋长,政治生活僵化,改革趋于停滞,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活力衰退,经济增长率明显下降,社会矛盾丛生,国家陷入困境。

师:可以说,苏联在战后的几十年间,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都看到了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造成的弊端,也试图去扭转局面,两人虽然进行了改革,但是都没有触及体制的根本,都只是在不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中进行一些小修小补,也就是从理论上说没有对生产关系进行真正的适应生产力水平的调整,那么其结果只能有一个──失败。

师:982年11月10日,执政长达18年的勃列日涅夫因病逝世,苏联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11月12日,苏共中央非常全会选举安德罗波夫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从1967年起长期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主席的安德罗波夫对形势的认识比较清楚,他上台后试图从修正“发达的社会主义”理论着手,为调整政策、改革既有体制开路,由此而提出“苏联正处在发达社会主义漫长历史阶段的起点”,并认为苏联当前的中心任务是“建立高效率的经济”。按照这一思路,安德罗波夫采取了一些措施以打破僵化的社会机制,推动经济改革。但是,由于安德罗波夫上台时已经身患重病,带病执政15个月后即于1984年2月9日逝世,所以未及展开他的改革实践。接替安德罗波夫的是契尔年科,这位上台时已经73岁的老人秉承勃列日涅夫时期的保守路线,没有什么新的作为,并很快亦于1985年3月10日去世。3月11日,苏共中央非常全会选举54岁的戈尔巴乔夫接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新一代领导人开始掌权,苏联历史进入了大变革的新阶段。

(展示板书:二、苏联的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

师:第一,改革的背景:苏联作为两大超级大国之一,拥有着与美国相匹敌的庞大军事力量,但其经济实力却一直远不如美国。进入70年代之后,面临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苏联的经济却日益衰退和恶化。苏联不仅在科技水平方面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迅速拉大,其经济实力也再难以支撑庞大的军费开支以同美国继续争霸了。为了扭转经济发展的颓势,为了维持苏联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进行较为彻底的改革,对于进入80年代的苏联来说,已是势在必行。第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历程和方向: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就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随即在苏联展开了大规模的改革。在改革初期,戈尔巴乔夫确立了把国内和对外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发展经济上来的方针,但由于对原有经济体制触动不大,因此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制订的“加速经济发展战略”未见成效。经济改革推进不下去,戈尔巴乔夫认为主要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教案篇四: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

【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教案篇五:10.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教学目标:

要求掌握的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掌握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及苏联解体等。

要使学生认识: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赫鲁晓夫改革的成败,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直接导致苏联的解体,使学生了解他们的改革对苏联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

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结合政治学科和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初步锻炼学科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

难点:苏联的解体。

讲授新课:

苏联为什么会解体? 明确指出其解体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引出本课将学习苏联的改革和解体。引导学生回忆斯大林时期苏联确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有何弊端,并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趋于僵化的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斯大林逝世后,人心思变,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改革,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一、赫鲁晓夫改革

简单介绍赫鲁晓夫生平,出示一些有关赫鲁晓夫的材料,增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这是历史上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

──尼克松 “苏联领取特别养老金者尼·谢·赫鲁晓夫逝世。”

──1971年赫鲁晓夫逝世时的讣告

赫鲁晓夫当政期间的改革,先指导学生阅读关于苏共“二十大”的小字内容,提出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有什么后果?”指出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了解赫鲁晓夫改革中的两项重大措施(种植玉米和垦荒)。然后在补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赫鲁晓夫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讨论“为什么说赫鲁晓夫改革是失败的?”

对赫鲁晓夫之后勃列日涅夫时期进行的改革,依据教材小字内容介绍,使学生能较好地衔接前后历史,不必补充。

二、苏联的解体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是一个难点,所以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知识就戈尔巴乔夫上台背景,改革措施(特别是政治改革中新思维及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等提出及泛滥,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等内容补充相关资料,以谈话、讨论方式使学生对戈尔巴乔夫改革能有自己的评价。

“八一九事件”及苏联最终解体

结合动脑筋中的题目“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组织全体同学讨论。总结时可以适当补充对苏联解体原因分析,指出“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事变后叶利钦掌握控制了全局,但它不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直接导致苏联解体,但其只是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因为苏联的最终解体是种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乘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西方势力的影响;等等。

“独联体”的成立,标志着苏联的初步解体。1991年12月底,苏联正式解体。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因素,改革归于失败,仍然没有克服斯大林模式所存在的弊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

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的垮台。1991年底苏联完全解体。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苏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遭遇挫折,但这只是苏联这种模式的失败。我们要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更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991年12月25日晚,戈尔巴乔夫最后一次以苏联总统身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自己辞去苏联总统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职务,并把“核匣子”转交给叶利钦。7时32分,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69年的苏联国旗在寒风中降下;7时45分,俄罗斯联邦的国旗升起,克里姆林宫换了主人,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苏联解体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结束了曾对20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曾在战后45年间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其多方面的意义为走向新世纪的人们留下了一份内涵丰富的历史遗产。 开展讨论:“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哪些经验教训?”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教案篇六:人教课标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教学目标

要求掌握的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掌握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及苏联解体等。

要使学生认识: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赫鲁晓夫改革的成败,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直接导致苏联的解体,使学生了解他们的改革对苏联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

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结合政治学科和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初步锻炼学科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苏联解体。

难点:苏联的解体。

讲授新课

本课开始我们进入第五单元《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一起来探讨、学习二战以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情况。

请大家把书翻到63页,先来看活动与探究: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中、苏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关于我们中国改革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中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大家也应该能亲身感受到改革给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中国的改革无疑是成功的。然而,一度对中国影响很大,被我们奉为学习榜样的苏联老大哥,他们的一系列改革却是失败的,并进而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这个话题。

苏联为什么会解体?明确指出其解体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引导学生回忆斯大林时期苏联确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有何弊端,并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趋于僵化的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斯大林逝世后,人心思变,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改革,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一、赫鲁晓夫改革

简单介绍赫鲁晓夫生平,出示一些有关赫鲁晓夫的材料,增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这是历史上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

──尼克松

“苏联领取特别养老金者尼·谢·赫鲁晓夫逝世。”

──1971年赫鲁晓夫逝世时的讣告

赫鲁晓夫当政期间的改革,先指导学生阅读关于苏共“二十大”的小字内容,提出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有什么后果?”指出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了解赫鲁晓夫改革中的两项重大措施(种植玉米和垦荒)。然后在补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赫鲁晓夫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

讨论“为什么说赫鲁晓夫改革是失败的?”

对赫鲁晓夫之后勃列日涅夫时期进行的改革,依据教材小字内容介绍,使学生能较好地衔接前后历史,不必补充。

二、苏联的解体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是一个难点,所以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知识就戈尔巴乔夫上台背景,改革措施(特别是政治改革中新思维及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等提出及泛滥,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等内容补充相关资料,以谈话、讨论方式使学生对戈尔巴乔夫改革能有自己的评价。 “八一九事件”及苏联最终解体

结合动脑筋中的题目“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组织全体同学讨论。总结时可以适当补充对苏联解体原因分析,指出“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事变后叶利钦掌握控制了全局,但它不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直接导致苏联解体,但其只是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因为苏联的最终解体是种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乘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西方势力的影响等。

“独联体”的成立,标志着苏联的初步解体。1991年12月底,苏联正式解体。

小结:赫鲁晓夫时期,苏联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因素,改革归于失败,仍然没有克服斯大林模式所存在的弊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的垮台。1991年底苏联完全解体。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苏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遭遇挫折,但这只是苏联这种模式的失败。我们要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更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991年12月25日晚,戈尔巴乔夫最后一次以苏联总统身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自己辞去苏联总统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职务,并把“核匣子”转交给叶利钦。7时32分,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69年的苏联国旗在寒风中降下;7时45分,俄罗斯联邦的国旗升起,克里姆林宫换了主人,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苏联解体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结束了曾对20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曾在战后45年间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其多方面的意义为走向新世纪的人们留下了一份内涵丰富的历史遗产。

开展讨论:“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哪些经验教训?”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教案篇七: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1)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

教学难点 苏联的解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斯大林时期苏联确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有何弊端?

经济建设方面完全采用行政权力制定计划,严重违背市场规律,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重工业突飞猛进,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 的轻工业、农业发展缓慢甚至下降,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权力机制领域是“斯大林模式”体制僵化的最严重的弊端,反映在斯大林晚年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权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教师顺势导入:随着斯大林晚年身体的逐渐衰弱和思维方式的日趋偏执,他的决策对苏联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加深。“斯大林模式”这个僵化的体制已成为苏联社会继续发展的障碍。斯大林逝世后,人心思变,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改革。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有什么后果?

2、赫鲁晓夫之后,苏联又经过哪两个领导人的改革?最后是怎样解体的?

3、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

4、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哪些经验教训?

5、中国和苏联所进行的改革导致了不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课件演示相关图片,辅导学生观察思考,教师解释事件原因,分层解析,学生“动脑筋”)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有什么后果?

A、做法:错误地全盘否定斯大林,仅仅把弊端的根源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而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所以,他虽然从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小修小补。

B、后果:不但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反而因为改革激化了各种矛盾,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2、赫鲁晓夫之后,苏联又经过哪两个领导人的改革?最后是怎样解体的?

A、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但是仍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B、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二、苏联的解体

1、苏联是怎样解体的?

A、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仓促转向政治改革,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增强。

B、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试图通过政变来摆脱危机,结果失败。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者的威望和权力。

C、同年底,叶利钦等人策划成立“独联体”,苏联解体

2、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组织学生“动脑筋”)

A、男生: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也许还会存在下去。

B、女生: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

C、想一想,他们谁说的有道理?为什么?

女生说的有道理。“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直接导致苏联解体,但它只是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因为苏联的最终解体是种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乘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西方势力的影响;等等。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1964年被迫下台的苏联领导人是( B )

A、勃列日涅夫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2、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哪些经验教训?

改革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要从体制上克服僵化的弊端,但必须避免主观主义和急躁冒进,尤其是政治体制的改革必须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稳妥地推进,确保国内安定团结等等。

3、中国和苏联所进行的改革导致了不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① 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② 我们在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具有明确坚定的指导思想;

③ 我们在改革中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有效地发挥了国家职能; ④ 我们在改革中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采取了正确的对策,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团结等等。)

4、完成《填图册》第15页各题;并根据《新学案》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5、提醒学生预习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教案篇八: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表格式教案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教案篇九:历史人教九年级下册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1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掌握苏联改革及其解体过程。

2、通过学习,初步锻炼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 重点:赫鲁晓夫改革

难点:苏联解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日世界,已经没有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力挽狂澜以及在战争后与唯一一个资本主义世界强国──美国相抗衡的号称“北极熊”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即通常所说的苏联。现在,俄罗斯联邦可以说已经成为苏联庞大遗产的最大的继承者。那么,苏联是如何从国际舞台上消失的?是如何解体的?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对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呢?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斯大林逝世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脑溢血而逝世。1953年9月,赫鲁晓夫正式就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巩固了他在苏联党政的领导人地位,这也为他开始实施改革措施创造了条件。

2、改革经过及其内容

苏联模式,或称“斯大林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存在着许多非常严重的问题。但也正是通过它在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并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打败了德国法西斯。这两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功绩,使得苏联模式的创造者再也看不到它的弊端了,战后的苏联在斯大林模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而也就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了。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为在理论上打破禁区、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改革提供了机遇。赫鲁晓夫当政期间,担当起冲破“斯大林模式”的重任。那么,赫鲁晓夫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哪些方面的修整?

经济、政治领域:

首先,赫鲁晓夫的改革在政治体制领域首先是平反冤案和加强法制。总之,赫鲁晓夫在政治体制领域推行的改革措施主要是纠正一些“斯大林模式”最突出的弊端,使集权体制恢复到比较正常的运行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民主气氛有所增强,政治环境趋于宽松。

其次,经济体制领域的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鉴于以往国家对农民的强制征粮机制严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苏联农业的长期不振,赫鲁晓夫在减轻农民负担、振兴农业方面采取了一些比较重大的措施。

第三,工业管理体制方面,赫鲁晓夫也作过改革的尝试。其中最大的动作是将原来由中央部门直接管理的企业改为由经济行政区管理。这些措施实际上又使工业管理体制回到了原来的轨道。

3、改革的效果

赫鲁晓夫的改革有没有取得成效呢?可是,就在赫鲁晓夫1971年逝世时,苏共的讣告中说:“苏联领取特别养老金者尼•谢•赫鲁晓夫逝世。”为什么不加上什么“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革命家、政治家”之类的修饰呢?

从总体上看,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是浅层次的,形式的变化远大于内容,它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改革理论,政策的调整和改革措施的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赫鲁晓夫的个人意志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在赫鲁晓夫执政的后期,随着他本人政策举措的失误、权力集中程度的提高,苏联体制模式所固有的弊端再度凸现,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又朝着危机的方向发展。1

4、勃列日涅夫改革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苏联历史进入了勃列日涅夫领导的时期(1964~1982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采取了“稳定局势”的方针,进行了一系列政策调整,把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工业方面。

二、苏联的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

第一,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就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随即在苏联展开了大规模的改革。在改革初期,戈尔巴乔夫确立了把国内和对外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发展经济上来的方针,但由于对原有经济体制触动不大,经济改革推进不下去,戈尔巴乔夫认为主要是政治阻力太大,于是他转向政治改革,以求扫清障碍。

2、“八•一九”事件

3、苏联的解体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冲击了高度集权的旧体制,却没有建立起能够实现平稳过渡的替代机制,因此,苏共的领导地位和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弱化,随之而起的就是地方势力的扩大,而在苏联的国家结构中,地方势力大多与民族主义势力结合在一起,成为瓦解联盟国家体制的基本因素

苏共的解体是苏联解体的前奏。由于失去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核心,残存的中央政府已没有力量阻止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继立陶宛和格鲁吉亚在“八•一九”前宣告独立后,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在8月21日和22日也宣告独立。尤其是8月24日乌克兰宣告独立引起了其他共和国的连锁反应,短短一个月内,又有7个共和国(白俄罗斯、摩尔多瓦、阿塞拜疆、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亚美尼亚)相继宣告独立(土库曼和哈萨克分别于10月和12月宣告独立)

12月7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叶利钦、克拉夫丘克和舒什克维奇在明斯克会晤,叶利钦提出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构想,得到另两位领导人的赞同。12月25日晚,戈尔巴乔夫最后一次以苏**统身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自己辞去苏**统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职务,并把“核匣子”转交给叶利钦。7时32分,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69年的苏联国旗在寒风中降下;7时45分,俄罗斯联邦的国旗升起,克里姆林宫换了主人,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讨论:也有人认为,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也许还会存在下去。但也有人说: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想一想,他们谁说的有道理?为什么?

后者的观点说的有道理。“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直接导致苏联解体,但其只是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因为苏联的最终解体是种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乘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西方势力的影响;等等。

苏联解体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结束了曾对20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曾在战后45年间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其多方面的意义为走向新世纪的人们留下了一份内涵丰富的历史遗产。

小结: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中、苏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请谈谈你的想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改革,在改革中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苏联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开始改革,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的垮台。出现不同的结果可从这几个方面分析:①改革中是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②是否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③是否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④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等是否采取了正确的对策。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教案篇十: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16篇
  • 关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