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第六单元表内乘法法教案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2    阅读: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第六单元表内乘法法教案篇一:2013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教案.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p72-87)

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务必熟练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以及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由具体情景引出乘法问题,结合连加结果编出乘法口诀。在具体内容的编排上逐步提高要求:7的乘法口诀由实物图引导学生操作,得出连加结果,并用列表的方式呈现;8的乘法口诀由学生熟悉的军乐队列队图,通过引导观察得出连加结果,并用数轴的形式呈现;9的乘法口诀以赛龙舟的示意图,通过观察与推想得出连加结果,并用数轴的形式呈现。总体看,逐步提高抽象程度。(2)解决问题的编排也是逐步加深的。7的乘法口诀之后,学习8的口诀,然后又安排了去商店购物这样一个实际解决问题例题,让学生对乘法的意义有更进一步的认识。9的乘法口诀之后有编排了两个例题,一个乘法算式可以也可以写成竖式。以及例6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设计上,逐步增加思维的抽象性和独立性。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7—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应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5、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教学难点: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困难的。。

课时安排:

7的乘法口诀„„„„„„„„„„„„„„„„„„„„„2课时

8的乘法口诀„„„„„„„„„„„„„„„„„„„„„2课时

解决问题„„„„„„„„„„„„„„„„„„„„„.1课时

9的乘法口诀„„„„„„„„„„„„„„„„„„„„3课时

解决问题„„„„„„„„„„„„„„„„„„„„„„.1课时

整理复习„„„„„„„„„„„„„„„„„„„„„„1课时

实践活动„„„„„„„„„„„„„„„„„„„„„„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7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

算7的乘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

初步的推理能力。

3、在学生自编乘法口诀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

教学难点:

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记住并运用7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又是一个星期。同学们,谁能告诉我一个星期有几天?两个星期有几天?三个星期有几天?四个星期有几天?五个六个七个星期呢?(板书:7) 如果我们熟练了7的乘法口诀相信小朋友们一定算得很快。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7的乘法口诀。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编口诀

(图片出示一朵七色花)

(1)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朵七色花有几个花瓣?

(2)教师出示表格:

教师:1朵七色花有7个花瓣,那么2朵一共有几个花瓣呢?3朵呢?4朵、5朵、6朵、7朵呢?我们一起来完成这张表格。(教师随机出示七色花)

(3)每位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巡视。

(4) 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完成板书,并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指导学生观察表格:看了这张表格里,你能马上说出2朵七色花有多少个花瓣吗?也就是说2个7是多少?你能照样子说一说3个7是多少吗?接着往下说,你还会说吗?

(5) 教师谈话,形成问题情境:刚才我们用每次加7的方法得到了七色花花瓣的个数,还知道了几个7是多少。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我们再碰到这种类型的题目,做的时候也这样一次次地加,你觉得怎么样?(太麻烦)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问题呢?(编7的乘法口诀)对呀,我们以前已经学过了1~6的乘法口诀,知道用乘法口诀计算非常方便,而且速度很快。那么7的乘法口诀是怎样的呢?看着这张表格你能把他们编出来吗?

(6) 小组合作编制7的乘法口诀,由组长负责填写。

(7) 指名若干小组展示编制的乘法口诀,教师指名说说是怎样编的(1~2条)。教师相机完成7的乘法口诀的板书。

2、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师:为了迅速计算乘法,我们编出了口诀。我们一起来读一遍。你发现“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呢?(有7句,后一句的得数比前一句多7。)

师: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中哪几句容易记?哪几句难记?请你谈一谈。(师生互相交流)

师:那三七二十一这句话谁有好办法能记住呢?(生答)

师:其实口诀中的三七二十一这句话在生活中非常熟悉,请看屏幕,这是谁?他在干嘛呀?(孙悟空在炼丹炉中七七四十九天,炼成了火眼金睛,取经的路上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师:这句话中有几句口诀呢?(2句)我们来读一遍。师:对,不管三七二十一,我们都得要把这几句口诀记住,你们说,我们需要七七四十九天吗?

3、记忆“7的乘法口诀”。

过渡:小朋友只用了短短的几分钟就轻轻松松地编出了7的乘法口诀,真了不起!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红红的苹果,想要吗?(出示课件)

师:下面我们来玩个对口令的游戏。请做好准备。师生对口令。

师:那同桌之间会不会对口令呢?两人面对面地对口令吧!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数星期的天数。

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让我们再回头数一数。一个星期7天,二个星期?三个星

期?„„

2、欣赏七言诗。

师:同学们,七是一个很奇特的数字,古代有很多问题都与7有关,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七言诗。《回乡偶书》(课件播放)

在这首诗一其有多少个字呀?你用了哪句口诀?

3、七巧板。

师:七巧板是风靡全世界的拼图游戏,那一幅七巧板里有几块板子呢?请看狐狸和羊这幅图,这幅七巧板图里一共有几块板子呢?用了哪句口诀呢?

4、师生交流。

师:在实际生活中,你发现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7的乘法口诀来计算的呢?(生说)

师:那我也来问几道。

医生说:人每天要喝6杯水,那么一个星期要喝多少杯水?

一只七星瓢虫背上有7个黑点,那2只瓢虫背上有多少个黑点?用了哪句口诀?六只瓢虫呢?七只瓢虫呢?

5、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编儿歌吧!请看屏幕。

这是谁?(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第六单元表内乘法法教案篇二: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整理复习教案

表内乘法(二)整理复习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对所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的过程,系统认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复习巩固1~9的乘法口诀以及倍数关系的有关问题,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的能力。

2、能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感受与他人合作的乐趣与重要性。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

重点难点

熟记口诀是重点,运用口诀解决问实际题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整理和复习乘法,通过今天的复习,你们定能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还能根据乘法的含义和乘法口诀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明确学习任务。

二、整理归纳,形成知识网络

1、复习乘法口诀

师:咱们来个小比赛,看谁能又对又快用算式表示出所有乘法口诀?

生:在空白的“九九乘法表”,写出45道乘法算式(不写口诀,只写算式)。 师:展示评价学生的作业。

[设计意图]通过填写“九九乘法表”,使每一学生再次系统的整理复习乘法口诀表,达到熟记口诀的要求。

生:了解“九九歌”知识

2、整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师:生活中有很多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例如:课本90页第2题。下面大家独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并思考自己是如何分析,怎样选择计算方法的。 生:(1)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2) 同桌讨论为什么选择用乘法计算,说明算理。

(3) 小组交流回忆总结这类题的计算方法。

师: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可以转化为求几个几是多少的问题,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解决。

[设计意图]结合实例回忆总结倍数关系的有关问题,通过交流,学生学会正确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基本练习

(1)、完成91页第一题。(完成后,同桌开火车对答案)

(2)分蛋糕。(91页第二题),做完后举手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综合练习

(1)观察水上巴蕾舞,课本91页第三题,看问题,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2)展示时说解题思路。

(3)独立分析完成第四题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总结。

说说学习这一章的收获,你表现得怎样?

[设计意图]整理复习课以整合、梳理已学的知识、技能为主要任务,不仅促进学生知识系统化,还要对知识有新的认识和感悟。本环节让学生在脑海里再次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六、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A:

一、口算:

2×7= 6×8= 8×5= 8×7= 9×9= 2×9=

9×0= 9+9= 6×7= 9×7= 8×4= 2×6=

二、列式计算:

(1)9个5相加是多少? (2)9的8倍是多少?

(3)比9多5的数是多少? (4)两个因数都是5,积是多少?

三、学校评选优秀绘画作品,一年级评选出4份,二年级评选出的是一年级的2倍,三年级评选出9份,四年级评选出的比三年级多6份,五年级评选出的是二年级的4倍,

(1)五年级评选出多少份?(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课堂检测B:

一、填空:

1、9的3倍是( ) , 4的6倍是( )。

2、( )的5倍是35, 6的( )是18。

3、填上“+,-,×”

9○0=0 9○8=1 8○3=24 2○2= 4 6○7=42

二、画一画 :第二行比第一行多7个,第三行是第一行的三倍

第一行:△△△△

第二行:

第三行:

三、解决问题

1、填上条件,并解决问题

一个小皮球的价钱是9元,___________,一共用了多少钱?

2、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同学们做了红花7朵,做的黄花是红花的3倍,同学们一共做了多少朵?

六、布置作业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第六单元表内乘法法教案篇三: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教案表内乘法(二)-解决问题(二)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第六单元表内乘法法教案篇四: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教案

第六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务必熟练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以及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3、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2、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困难的。

单元课时安排:大约13课时

7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 „„„„„„„„„„„„„„„„„„4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1

2

3

4

5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第六单元表内乘法法教案篇五: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教案表内乘法(二)-乘法口诀表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第六单元表内乘法法教案篇六: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教案表内乘法(二)-整理与复习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第六单元表内乘法法教案篇七: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教案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务必熟练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以及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1、理解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口诀、能用口诀简单计算。

2、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熟记口诀,主动探究口诀的规律。

4、培养学生用类推方法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善于发现某事物的规律。

单元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2、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困难的。

单元课时安排:大约11课时

7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 „„„„„„„„„„„„„„„„„„„„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量一量 比一比„„„„„„„„„„„„„„„„„„„„„1课时

第1课时 七的乘法口决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2页<<7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情感和态度,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

难点: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

教法: “读思练”课堂主体导学模式.

学法:小组探究,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课件,小卡片,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曲。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看过这部动画片?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是啊,孙悟空的本领可大了。(出示课件片)大家看:孙悟空在炼丹炉中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炼成了火眼金晴。在取经的路上只要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红颜色的字:七七四十九、三七二十一。其实这是两句乘法口诀,你知道是几的乘法口诀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书:7的乘法口诀)

二、发现问题,明确目标:小组合作探究乘法规律。

1、(出示课件:七巧板)你们认识它吗?这是古时候的人发明的一种智力玩具,叫七巧板。你知道每一副七巧板由几块组成的吗?我们可以用这七块板拼出许多美丽的图案。大家有没有玩过呀?我们来一起摆一摆,玩一玩,好吗?(大屏幕演示)

2、怎么样?好看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摆了几个?

刚才老师摆一个图案用了几块七巧板?

我们知道,摆一个七巧板要用七片图形,摆2个图案呢,要用多少片?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用加法和以前学过的乘法知识列乘法算式.) 那摆3个、4个、5个、6个、7个图案又分别用了几块七巧板,你会算吗?小组

思考讨论,把答案填在老师发的表格里。(生填)

3、(出示)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填的?(指名一生答)

生:2个图案用了14块七巧板„„

4、我们在算的时候,每次都是加几?我们知道1个7是7。再加1个7就是几个7,2个7相加和是多少?3个7相加呢?那28是几个7相加?35是几个7相加?42里面有几个7?49里面有几个7?我们一起看着大屏幕来说一说:1个7是7,2个7是14„„(齐说)

三、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编制口诀。

1、小组根据以前学习乘法口诀的经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适时指导,编出7的乘法口诀。

抽生回答编制口诀情况。师根据回答板书(板书:一七得七)师生一起说 “一七”表示什么意思?“得七”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主编制

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获得成功的体验。) 7的乘法口诀,进一步掌

2、学生回答每句口诀的意思。

3、思考交流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

咱们一起来轻轻地读一读,边读边思考, 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

四、探究分析,感悟口诀,发现规律,深化记忆。

1、发现规律了吗?小组先互相说说看。

前面一个得数比后面一个得数要少7。后面一个得数比前面一个得数要多7。再看看前半部分:第一个字分别是“一、二、三、„„”,第二个字都是“七”

2、读口诀,尝试背诵,讨论交流记忆方法。

在刚才记的过程中,你们感觉哪几句口诀特别好记?为什么? 哪一句或者哪几句口诀不太好记呢?谁有办法来记住这句口诀?

3、试背口诀。

老师说前半句,你们说后半句行吗?(师生对口令)我说后半句,你们说前半句。

4、利用乘法口诀,我们可以用它来进行计算。根据一七得七这句口诀,我们可以算哪两道乘法算式呢?那根据其他几句口诀,又能

算出哪些乘法算式的积呢?

老师在同学们的课桌上放了一些算式卡片,请把这些算式和相对应的口诀放在一起。

在算7×3的时候我们想哪句口诀?算5×7呢?7×2?7×7?7×7?7×3?6×7?

五、解释应用,拓展提高。

1、想想看生活中有哪些实际问题可以用7的乘法口诀来解决呢?(学生举例)

2、一个星期有几天啊?那两个星期有多少天呢?你能列出算式吗?3个星期呢?你是怎么算的?,用了哪句口诀?4个星期呢? 6个星期呢,用了哪句口诀?7个星期呢,用了哪句口诀?

3、一只七星瓢虫的背上有几个黑点?(出示七星瓢虫课件)5只七星瓢虫的背上一共有几个黑点呢?怎样列式?用哪一句口诀算?2只七星瓢虫的背上一共有几个黑点呢?怎样列式?用哪一句口诀算?

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了7的乘法口诀以后,我们再到生活中去看事物的时候,说不定会有一些有关7的一些新发现。希望同学们多找些与7相关的新发现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有层次,从易到难,形式多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帮助学生记忆7的乘法口诀。)

三、巩固练习,实际应用

1、完成练习十七第2题。

2、完成练习十七第4题,看图写算式。

四、课堂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第六单元表内乘法法教案篇八: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教案-表内乘法(二)8的乘法口诀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第六单元表内乘法法教案篇九: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 整理和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P9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复习巩固1~9的乘法口诀以及 倍数关系的有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2、对所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系统认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学重点、难点:

熟记口诀是重点,运用口诀解决问实际题是难点。

教学准备:

口诀卡片、空白的“九九乘法口诀表”

教学过程:

一、归纳整理、互相交流

1、师:提问

请同学们想一想咱们一起学习了第六单元,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 生:举手说自己学会了什么。

2、整理乘法口诀表

(1)集体回忆整理乘法口诀表。

生:独立用算式表示出所有乘法口诀 。

(2)展示评价学生的作业

3、介绍“九九歌”

(1)自己从课本90页中找到答案。

4、整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1)回忆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2)小组合作:提出一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结合学生举的实例来回忆总结这类题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对所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系统认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的能力。复习巩固1~9的乘法口诀以及 倍数关系的有关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二、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基本练习

(1)、完成91页第一题。(完成后,同桌开火车对答案)

(2)分蛋糕。(91页第二题),做完后举手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综合练习

(1)观察水上巴蕾舞,课本91页第三题,看问题,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2)展示时说解题思路。

(3)独立分析完成四题

3、创新练习

自己编出自己心中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表现得怎样?

四、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第六单元表内乘法法教案篇十: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7~9的乘法口诀,完成乘法口诀表,进一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并熟练掌握口诀。在解决问题时,学会解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单元学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掌握了编口诀的方法,能找出口诀之间的规律,理解口诀表示的意义。本单元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利用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自编口诀。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思考方法和学习经验来学习新知,尽量增加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扩大学生思维的空间,在互相交流各自想法的基础上,自主归纳和总结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学习口诀、记忆口诀。在解决问题时,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来问题的含义,并利用学具进行操作,为有条理的思考提供感性材料的支持。

单元目标导向

知识技能目标: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明白7~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数学思考目标:

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问题解决目标:

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的敏捷性。

单元课时划分

7的乘法口诀·································2课时

8的乘法口诀·································3课时

9的乘法口诀·································3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7的乘法口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7的连加过程,得出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

2、 以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编写口诀培养 学生探索精神。

3、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渗透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合 作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记忆、巩固运用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运用口诀计算乘法算式,并能运用口诀解决相关问题。

突破方法: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让学生自编乘法口诀,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教法和学法

教法:采用实践探索法,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交流总结时采用演绎概括发,引导学生总结出口诀特点。

学法: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方式来学习,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教具学具:七巧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2—6的乘法,也会用口诀解决相应的问题了,你们愿意学习更多的乘法口诀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7的乘法口诀

二、 操作探究、编制口诀

(一) 操作探究

1、 师课件出示一张鱼形七巧板图案。

师:同学们,快看看,老师给你们带了什么图画?

2、 师介绍七巧板

师:这是一副由七巧板拼成的图画。七巧板是由7个小图形组成的,只要你开动脑筋拼一拼,这7个小图形就会变出许多美丽的图案。

3、 动手操作,拼一拼 师:孩子们,你们愿意拼一拼吗?那就赶快拼一拼吧!

4、 学生展示作品 师:孩子们真了不起,拼出了这么多的漂亮图案,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

(二) 编制口诀

师:孩子们,老师也拼出了几个图案,你们愿意看吗?

1、 提问:1个图案用了几个七巧板?2个图案用了几个七巧板? 老师这几个图案一共用了多少个七巧板,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解决呢?

2、 学生汇报方法。

3、 填写表格。

师:你们的方法真多,那你能根据你的想法填完这个表格吗? 师出示表格 图案个数依次为 1 、2、 3、 4、 5、 6 、7 。

4、 观察表格,说发现。

5、 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1个7相加是7,2个7相加是14„„

6、 小组合作,编口诀。

师:孩子们,现在你能运用你的知识和经验,也来编编7的乘法口诀 吗?那就赶快动手吧!(播放轻音乐)

7、 全班交流,学生展示汇报。

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

8、 读口诀。

师:经过大家的努力,咱们编出了7的全部乘法口诀,那就赶快读一读吧。

9、 观察口诀,谈发现。

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七七四十九只有一个乘法算式呢?怎样才能又快又好的记牢口诀呢?

10、熟记口诀。

师: 孩子们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比一比,看谁口诀记得牢吗?

(1)、自由记口诀。

(2)、对口诀。(师生,生生)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练习十七第三题。

要求看算式,说得数,想口诀。

2、练习十七第一题。

一个星期有7天,2个星期有几天?3个星期呢?4个?5个?6个?7个?

3、出示古诗《望庐山瀑布》。这首诗里一共有几个字?怎样快速地计算出来的呢?

四、回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

7的乘法口诀

1×7=7 一七得七 7×1=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

教学反思: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 四七二十八 五七三十五 六七四十二 七七四十九

7×2=14 7×3=21 7×4=28 7×5=35 7×6=42

7的乘法口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乘法算式的意义,巩固对7的乘法口诀的记忆,能够熟练背诵7的乘法口诀。

2、通过各种情景的练习,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比赛的形式,体验比赛的快乐和团队之间互帮互助的团结精神。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7的乘法口诀。

教学重点: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有关问题。

突破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分层练习,让学生自主练习交流讨论,突破重难点。 教学准备:学生分队、起队名和口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题

师: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二五班同学将在这里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数学比赛,很高兴作为本次比赛的主持,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今天参加比赛的两支各具特色的队伍。(梦想队和飞虎队的代表介绍本队)觉究竟哪一支队伍更优秀,让我们在今天的比赛中拭目以待,最后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观看比赛的老师,同时也为自己鼓鼓劲。

今天我们的比赛主题是:7的乘法口诀(板书题目)

(二)比赛环节

第一关:我会背

师:7的乘法口诀是目前我们学过的口诀中句数最多的,但是聪明的学生已经总结出有4句都是很好记得,今天就让我们来比一比,首先进入第一关:我会背 ① 两队分别正着背7的乘法口诀

② 两队轮着倒背7的乘法口诀

③ 老师挑背

④ 评比结果

第二关:我会算

师:背口诀的目的就是用口诀做题,同学们做题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二关:我会算

规则:每队出一列同学进行开火车比赛,先算出口诀,再说出用的是那一句口诀。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教案16篇
  • 关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及...